当前位置:首页 > 雨污水泵站运行管理办法(2011修订版)
? ?
在正常冷却条件下,变压器温度不正常,并不断上升。 套管有严重的破损和放电现象。
4.3. 高压断路器运行管理
4.3.1. 高压断路器的操作电源电压、液压机构的压力,应符合有关规定。
4.3.2. 高压断路器当其液压机构正在打压时,或储能机构正在储能时,不应进行操作。 4.3.3. 分、合高压断路器应用控制开关进行操作,长期停运的高压断路器在正式执行操作前
应通过控制开关进行试操作2~3次。
4.3.4. 正常禁止手动操作分、合高压断路器,在控制开关失灵的紧急情况下可在操作机构箱
处进行手动操作。
4.3.5. 高压断路器运行中严禁进行慢合或慢分操作。 4.3.6. 拒分的开关未经处理恢复正常,不得投入运行。
4.3.7. 运行中发现液压机构油泵启动频繁、压力异常应及时处理。当压力下降至闭锁信号值
以下时,应先采取机械防慢分措施,再行处理,短期不能恢复则应停电检修。 4.3.8. 当发现油断路器严重漏油,油位计已无指示;SF6断路器SF6气体严重泄漏,压力降至
闭锁压力;真空断路器出现真空损坏等现象时,应即断开操作电源,悬挂警告牌,采取减负荷或上一级断开负荷后再退出故障断路器。
4.3.9. 高压断路器事故跳闸后,应检查无异味、异物、放电痕迹,机械分合指示应正确。油
断路器还应检查油位、油色应正常,无喷油现象。油断路器每发生一次短路跳闸后,应作一次内部检查,并更换绝缘油。
4.3.10. SF6断路器发生意外爆炸或严重漏气等事故时,值班人员接近设备应谨慎,尽量从上
风接近设备,必要时要戴防毒面具、穿防护服。
4.3.11. 隔离开关触头接触应紧密,无变形、过热及烧损现象;瓷瓶应完好,传动机构应正常。 4.4. 电容器的运行管理
4.4.1. 电容器应在额定电压下运行,不应超过额定电压的5%,在超过额定电压10%的情况
下可运行4小时,超过此值应退出运行;
4.4.2. 电容器运行电流不应超过额定电流30%,超过此值应退出运行。三相电流应平衡,各
相相差应不大于10%;三相电容值的误差不应超过一相总电容值的5%;
4.4.3. 电容器组的操作,正常停运时,应先切出电容器组,再切出其它负载,投入时与上述
相反;
4.4.4. 电容器组重新投入运行,应在其退出5分钟后进行; 4.4.5. 电容器组跳闸切出后,未查明原因不得强行试送;
4.4.6. 电容器应保持通风良好,环境温度不应超过40℃,外壳最高温度不超过55℃; 4.4.7. 电容器运行应无放电声、鼓胀及严重渗油现象;套管应清洁,无裂纹、破损;外壳接
地良好。
4.5. 电力电缆及其他电气设备运行管理
- - 8
4.5.1. 通过电缆的实际负荷电流不应超过设计允许的最大负荷电流。电缆线路应定期进行巡
视检查,并做好记录。
4.5.2. 母线瓷瓶应清洁、完整、无裂纹、无放电痕迹,并定期进行绝缘检查和清扫。母线及
其联接点在通过其允许的电流时,温度不应超过70℃。
4.5.3. 运行中,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不能任意投入、退出和变更定值,需投入、退出或变更
定值时,应在接到有关上级的通知或命令后执行。凡带有电压的电气设备,不允许处于无保护的状态下运行。对继电保护动作时的掉牌信号、灯光信号,运行人员应记录清楚。
4.5.4. 检查运行中的低压开关柜盘面指示、分路空气开关指示应正确,柜内母线及设备应无
异常声响,各接线桩头应无过热现象。
4.5.5. 直流系统发生接地时,应立即查明故障原因予以消除。 4.6. 避雷装置的运行管理
4.6.1. 每年5月底前(即雷雨季节前)应对避雷装置进行一次试验,符合规定要求,确保避
雷装置完好。
4.6.2. 避雷器瓷套应清洁、无裂纹及放电痕迹。
4.6.3. 在拆装记录器时,应首先用足够截面的导线将避雷器直接接地,然后再拆下记录器,
检修完毕后,再拆去临时接地线。
4.6.4. 雷雨后应检查记录避雷器的动作情况。氧化锌避雷器在运行中应定期检查记录泄漏电
流。
4.6.5. 避雷装置的接地引下线应可靠、无断落和锈蚀现象,并定期测量其接地电阻值。 4.7. 格栅除污机的运行管理
4.7.1. 齿耙、传动机构、皮带输送机等运动部件应运转灵活、平稳,无卡滞、碰撞、异常声
响等。
4.7.2. 电机、减速箱等无过热、异常声响、振动等,整机运行平稳、可靠。 4.7.3. 电气控制装置运行正常。
4.7.4. 机架无变形,安全保护装置工作正常。
4.7.5. 清污机、拦污栅的污物应及时清除,并按环保的要求进行处理。 4.8. 阀类运行管理
4.8.1. 应经常清除阀门壳体上的垃圾及油污,并应加符合要求的润滑脂(油),保持其起闭
灵活。
4.8.2. 阀门的全开、全闭、转向、转数等标记应清晰完整。 4.8.3. 暗杆式闸阀,应及时更换橡胶密封圈和填料。 4.8.4. 电动闸阀,应经常检查电报装置和机械传动部件。
4.8.5. 阀门起闭出现卡住、突跳等现象时,应立即停止操作并检查原因。 4.8.6. 应定期检查阀门零部件的完整性,发现缺损应立即按要求修复。 4.8.7. 对于不常开的阀门应定期起闭,以保持起闭灵活。 4.9. 泵站出水管(流)道出口拍门的运行管理
- -
9
4.9.1. 拍门附近的淤积杂物应及时清除。
4.9.2. 铰轴、铰座配合良好,转动灵活,无严重锈蚀。
4.9.3. 关闭时应通过调整控制机构,使拍门以较低的速度接近门座。 4.9.4. 采取措施减小作用在拍门上的冲击力,限制对拍门的扭振惯性力。
- - 10
5. 设备的清扫检查管理
5.1. 泵站清扫检查的意义及安全措施
5.1.1. 清扫检查的意义:为了确保机电设备安全运行,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及时发现设备缺
陷,降低事故隐患,保障电气设备安全、可靠、经济运行,为生态城雨污水排放提供保障。
5.1.2. 清扫检查前安全措施:在每次清扫检查前应按规定认真填写工作票,并对清扫检查的
设备进行停电、验电、封挂接地线、悬挂标示牌或设置遮拦,清扫检查工作人员穿绝缘鞋,带线手套、套袖,并根据清扫检查负责人的安排对设备进行清扫检查。 5.1.3. 清扫检查后安全措施:清扫检查后工作人员应认真进行核查,如工具等不能有遗漏,
清扫检查负责人与管理负责人共同检查设备情况检查后的状况,无误后拆除遮拦、标示牌、接地线并复工作票。 5.2. 清扫检查的一般规定
5.2.1. 污水泵站10KV、低压及辅机设备每季度清扫检查1次。 5.2.2. 雨水泵站10KV、低压及辅机设备上汛前及下旬后各清扫1次。
5.2.3. 设备清扫检查应分别进行,在清扫检查时对10KV设备应将开关后盖、母排箱全部打
开,对瓷瓶、隔板、电流互感器、母排接头等隐藏设备重点清扫和检查,低压及辅机设备应逐个元器件进行清扫检查,同时检查接线牢固性。 5.3. 重点设备清扫检查内容 5.3.1. 电压互感器清扫检查内容
? 清扫检查PT外观清洁、完整、无损坏及裂纹、无放电痕迹及电晕。
? 清扫检查高压侧导线接头有无过热现象,低压电路的导线电缆有无松动及破损。 ? 清扫检查保险的完整性,位置是否合理。
? 清扫检查电压表的完整性及外观清洁,接线有无松动。 ? 清扫检查柜的外观、柜内清洁及有无遗漏工具。 5.3.2. 电流互感器清扫检查内容
? 清扫检查CT外观清洁、完整、无损坏及裂纹、无放电痕迹及电晕。 ? 清扫检查CT原、副边接线是否牢固、外壳及二次回路的一点接地是否良好。 ? 清扫检查保险的完整性,位置是否合理。
? 清扫检查电流表的完整性及外观清洁,接线有无松动。 ? 清扫检查柜的外观、柜内清洁及有无遗漏工具。 5.3.3. 变压器清扫检查内容
? 清扫检查油枕、油位是否正常。 ? 清扫检查防爆管的防爆膜是否完好。
? 清扫检查油枕与瓦斯继电器间的连通阀门是否打开,有无渗漏油,呼吸器的吸潮剂是否失效。
- - 11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