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南林城市生态环境学考试重点 - 图文

南林城市生态环境学考试重点 - 图文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6 5:58:10

五大自然圈是指( acd )

A.大气圈、水圈 B. 大气层

C.岩石圈、土壤圈 D. 生态圈 E. 生物圈

某地的果用银杏园最近出现了树木生长放慢、代谢率降低、产量下降等现象,多意味着有新的( )的出现。

A 限制因子 B 生活因子 C 生态因子 D 环境因子 菠萝等水果仅能生长在热带,其温度适应范围较狭窄,可见生物的( )对其分布具有重要的影响。

A 生活因子 B 生态幅 C 生态因子 D 生态环境 __________定律是德国化学家利比希提出的,是指植物的生长往往取决于那些处于最少量状态的营养元素。

地衣是藻类与真菌的复合体,二者的关系是( A) A 互利共生 B 偏利共生 C 寄生 D 半寄生

( )是生产系统中可缺少的非基本成分。 A. 生产者 B. 消费者 C. 分解者 D. 非生物环境

根据林德曼效率,能量在生态系统营养级之间的传递,大约有( D )以多种形式消耗掉,剩下的部分能量传递给下一营养级 A. 90% B. 60% C. 27% D. 10%

下列属于正反馈的是( )

A 湖泊污染__鱼死__再污染

B 动物增加__植物减少__动物减少 C 兔子多__草少__兔子少

D 田鼠增加__粮食减少__虫子减少

1、下列动物中属于食物链或食物网顶端的动物是( D ) A. 蛇 B. 狼 C. 鹿 D. 山狮

2、下列动物中属于杂食性动物的是( D ) A. 虎 B. 象 C. 鲤鱼 D. 狼 3、“温室效应”主要是由( B )引起的。

A. SO2 B. CO2 C. CO D. O3 4、下列各项特征不属于热带雨林典型特征的是( ) A. 有机质分解快,生物循环强烈 B. 具有板状根 C. 具有老茎生花现象 D. 群落层次结构分明

5、环境要素是构成环境整体的各自独立、性质不同但又服从总体演化规律的基

1

本物质组分,下列四个选项中,( D )不是环境要素

A. 水 B. 生物 C. 土壤 D. 生境

1 为什么植物在夏天比在冬天长得快? 2 冬天 气温低,植物细胞新陈代谢缓慢,细胞内参与合成生长素的酶的活性也低,使植物生长素分泌少,最终使植物生长缓慢 3

2 为什么北方水果特别甜?大米特别香?

有A、B、C三群落,各有相同物种4个,每种植物的个体数量分别为: 物种个体数 甲 乙 丙 丁 A群落 30 70 80 20 B群落 50 40 60 50 C群落 10 20 120 50 请计算辛普森多样性指数并排序。 答案:

? DA=0.685 ? DB=0.745 ? DC=0.565

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 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有以下六点:

(1) 有时空概念的复杂的大系统 (2) 有一定的负荷力 (3)有明确的功能

(4)有自我维持、自我调控功能 (6) 有健康、可持续发展特性 城市气候特征有哪些

2

热岛效应是城市温度高于郊区或乡村的一种城市气候特征,是城市气候最显著的特点之一。 还包括降水量,气温,湿度,太阳辐射,昼夜温差,以及灾害性天气:台风,热带风暴,伏旱,暴雨,冰雹,沙尘暴

由于城市里空气中的粉尘多,水蒸汽容易形成水滴,所以城市里下雨比较多,同理湿度也较大 城市里,由于气体污染等,使O3减少,所以紫外线比较严重(就是太阳辐射比较厉害) 城市里车多,楼高,那就好比一个热炉,热量不能降下去,所以城市气温比较高 在中国北方 由于城市周围环境破坏严重,所以沙尘暴很厉害,好象北京就是好例子

城市附近没有植被的保护所以当灾难性天气来临时(例如台风)城市会被正面侵袭,受害也严重 城市的污染严重,好象污水,废气,固体废物等污染使得城市环境大受影响,造成了独特的环境

怎样提高植物的抗寒性

1 入冬前先给予一定的低温 锻炼! 2 入冬后要控制浇水 3 施氮磷肥

根吸收水分和养分的多少与什么因素有关

1、跟植物种类有关,大树的根比小草吸收水分和养分多。

2、跟空气湿度、温度有关,湿度小、温度高,植物的蒸腾作用强,吸收的水分和养分多。 3、跟土壤的含水量和养分浓度有关,在土壤水分含量充足、养分浓度适中时,吸收的水分和养分多,养分过少、过多都会减少根系对养分的吸收。

为什么城市树木长势不及森林树木? 总体来说一句话:环境影响

城市里树木随时受到汽车尾气的污染;其栽种的位置是人为的,生长密度和种类也许不适合其生长;另外,栽种的地方不是它最适合生长的气候,有些热带树种被种到了北方,当然长不好。

森林树木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树种会选择合适的地方,一片树林里合适的树种才能生存下来,竞争到阳光和土地。大家努力竞争,自然显现出来总体非常繁荣。

第一章

1、什么叫生态因子?可分为哪几类?相互作用规律?

生态学中一般将自然因素中对生物起作用的因素称为生态因子。 1.气候因子2.土壤因子3.生物因子4.地理因子5.人为因子

1.综合作用2不可代替性和可补偿性.3.阶段性规律4.限制作用5.最小量定律6.耐性定律

2、简述耐性定律。

环境中一个因子的量和质不足或过多超过该植物的忍耐限度则会影响该植物的生存,这一概念被称为“耐性定律

3、生物间的关系包括哪些方面?

1.竞争2.互惠共生及附生3.寄生4.食物网链

4、什么叫生态系统?它有哪些基本特征?

在一定空间中共同栖居着的所有生物(即生物群落)与其环境之间由于不断地进行物质循环和能

3

量流动过程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非生物环境, 生物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5、述生态系统的自我反馈调节能力。

生态系统是由多样性成分所构成,它们之间呈相互依存、相互制约、错综复杂的连锁关系,使它们具有一定的自我反馈调节的能力。 反馈分为正反馈与负反馈。 负反馈使系统保持稳定, 正反馈使偏离加剧。

例如,在生物生长过程中个体越来越大,在种群持续增长过程中,种群数量不断上升都属于正反馈;正反馈也是有机体生长和存活所必须的,但是正反馈不能维持稳态。要使系统维持稳态,只有通过负反馈控制。

6、概念:生物,环境,生态平衡,生物群落,竞争,互惠共生,附生,寄生,食物链。

生物:在自然界中由活质所构成的,具有生长、发育、繁殖能力的物质,并能通过自身的新陈代谢与外界发生能量与物质的交换。

环境:生态学所理解的环境是指围绕生物生存及活动空间所有自然因素的总和。

生态平衡:在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和环境之间,生物各个种群之间,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使它们相互之间达到高度适应,协调和统一的状态。

生物群落:各类生物虽然对环境的适应范围不等,但在一定的生境范围内却可能有多种生物适应并生存,加之生物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关系,因此在自然界中往往是多种生物聚集成群,形成与所在生境有联系的群落

竞争;为获取生存空间与活动空间,特别是为争夺营养物质而发生的生物之间相互抑制或争夺的现象。

互利共生:一种生物着生在另一种生物体上,共同生活,在摄取营养方面相互有利 附生:一种生物着生在另一种生物体上,共同生活,仅单方面有利,但另一方不受害 寄生:一种生物(寄生生物)在另一种生物(寄主)的体内或体表摄取营养 食物链:生物之间通过相互攫食而形成的链锁关系 7、简述信息有几种。

形式主要有四种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营养信息,行为信息. 8、为什么生态系统中通过各营养级的能量会逐渐减少? ①生产者对太阳能的利用率很低,只有0.14%;

②能量流动是单向不可逆的,其流动方向为太阳能——绿色植物——食草动物——食肉动物——微生物;

③流动中能量逐渐减少,每经过一个营养级都有能量以热的形式散发掉;

④各级消费者之间能量的利用率不高,在4.5%~17%之间,平均约10%。这即是著名的美国生态学家林德曼的十分之一定律(1942)。这一定律证明了由于生态系统的能量转化效率并非百分之百,因而食物链的营养级不能无限增加

第二章

1. 和自然生态系统相比,城市生态系统有何特点? 与自然生态系统相比,城市生态系统具有如下特点:

1.是人工生态系统。人是这个系统的核心和决定因素。人类是城市生态系统的生产者, 主要

4

搜索更多关于: 南林城市生态环境学考试重点 - 图文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五大自然圈是指( acd ) A.大气圈、水圈 B. 大气层 C.岩石圈、土壤圈 D. 生态圈 E. 生物圈 某地的果用银杏园最近出现了树木生长放慢、代谢率降低、产量下降等现象,多意味着有新的( )的出现。 A 限制因子 B 生活因子 C 生态因子 D 环境因子 菠萝等水果仅能生长在热带,其温度适应范围较狭窄,可见生物的( )对其分布具有重要的影响。 A 生活因子 B 生态幅 C 生态因子 D 生态环境 __________定律是德国化学家利比希提出的,是指植物的生长往往取决于那些处于最少量状态的营养元素。 地衣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