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中考复习知识点大全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中考复习知识点大全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4 10:05:37

3、“导电”与“带电”的区别

导电过程是自由电荷定向移动的过程,导电体是导体;带电过程是电子得失的过程,能带电的物体可以是导体,也可以是绝缘体。

4、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

课本P52图4-12说明:在一定条件下,绝缘体也可变为导体。原因是:加热使绝缘体中的一些电子挣脱原子的束缚变为自由电荷。 定义:能够提供电流的装置,或把其他形 四、电路 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1、 组成: 作用:在电源的内部不断地聚集正电荷负

极聚集负电荷。以持续对外供电 ①电

干电化学电

蓄电

光电分

发 ②用电器:定义:用电来工作的设备。 工作时:将电能—→其他形式的能。 ③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 ④导线:输送电能

2、三种电路:①通路:接通的电路。

②开路:断开的电路。

③短路:定义:电源两端或用电器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起来。

特征:电源短路,电路中有很大的电流,可能烧坏电源或烧坏导线的绝缘

皮,很容易引起火灾。

3、电路图:用规定的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做电路图。

4、连接方式:

定义 特征 串联 把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 电路中只有一条电流路径,一处段开所有用电器都停止工作。 并联 把元件并列的连接起来的电路 电路中的电流路径至少有两条,各支路中的元件独立工作,互不影响。 干路中的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支路中的开关控制该支路。 开关 作用 电路图 控制整个电路 实例 装饰小彩灯、开关和用电器 家庭中各用电器、各路灯 5、识别电路串、并联的常用方法:(选择合适的方法熟练掌握)

①电流分析法:在识别电路时,电流:电源正极→各用电器→电源负极,若途中不分流用电器串联;若电流在某一处分流,每条支路只有一个用电器,这些用电器并联;若每条支路不只一个用电器,这时电路有串有并,叫混联电路

②断开法:去掉任意一个用电器,若另一个用电器也不工作,则这两个用电器串联;若另一个用电器不受影响仍然工作则这两个用电器为并联。

③节点法:在识别电路时,不论导线有多长,只要其间没有用电器或电源,则导线的两端点都可看成同一点,从而找出各用电器的共同点

④观察结构法:将用电器接线柱编号,电流流入端为“首”电流流出端为“尾”,观察各用电器,若“首→尾→首→尾”连接为串联;若“首、首”,“尾、尾”相连,为并联。

⑤经验法:对实际看不到连接的电路,如路灯、家庭电路,可根据他们的某些特征判断连接情况。

《电流》复习提纲

一、电流的三种效应。

1、电流的热效应。如白炽灯,电饭锅等。2、电流的磁效应,如电铃等。3、电流的化学效应,如电解、电镀等。

2、电流看不见、摸不着,我们可以通过各种电流的效应来判断它的存在这里体现了转换法的科学思想。

(物理学中,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或物理问题我们往往要抛开事物本身,通过观察和研究它们在自然界中表现出来的外显特性、现象或产生的效应等,去认识事物的方法,在物理学上称作这种方法叫转换法)

二、电流的概念:电流等于1s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积的电荷量。

说明:电流只与电荷量、通电时间有关,与导线的粗细,即横截面积的大小无关。 三、物理意义:电流表示电流的大小或强弱。

四、计算电流的公式:I=Q/t 其中I表示电流,单位是: A ; Q表示:电荷量,单位是: C ;t表示时间,单位是: s

五、单位:1、国际单位: A 2、常用单位:mA 、μA 3、换算关系:1A=1000mA 1mA=1000μA

某同学用台灯工作时电流约140 mA ,合0.14 A 它表示:1s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积的电荷量

0.14 C 。2s内通过导体某一横截面积电子数为:1.75×10个。 六、测量:1、仪器:电流表,符号:

2、方法:㈠读数时应做到“三看清”即 看清接线柱上标的量程,看清每大格电流值、看清每

小格电流值

㈡ 使用时规则:① 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② 电流从电流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否则指针反偏。

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最大测量值。

Ⅰ 危害:被测电流超过电流表的最大测量值时,不仅测不出电流值,电流表的指针还会被

打弯,甚至表被烧坏。

18

Ⅱ 选择量程:实验室用电流表有两个量程,0—0.6A 和0—3A。测量时,先选大量程,用开关试触,若被测电流在0.6A—3A可 测量 ,若被测电流小于0.6A则 换用小的量程,若被测电流大于3A则换用更大量程的电流表。

④ 绝对不允许不经用电器直接把电流表连到电源两极上,原因电流表相当于一根导线。

《电压》复习提纲

一、电压的作用

1、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压使电路中的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了电流。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2、电路中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①电路中有电源(或电路两端有电压)②电路是连通的。 注:说电压时,要说“xxx”两端的电压,说电流时,要说通过“xxx”的电流。

3、在理解电流、电压的概念时,通过观察水流、水压的模拟实验帮助我们认识问题,这里使用了科学研究方法“类比法”

(类比是指由一类事物所具有的属性,可以推出与其类似事物也具有这种属性的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方法)

二、电压的单位

1、国际单位: V 常用单位:kV mV 、μV

换算关系:1Kv=1000V 1V=1000 mV 1 mV=1000μV 2、记住一些电压值: 一节干电池1.5V 一节蓄电池 2V

家庭电压220V 安全电压不高于36V

三、电压测量:

1、仪器:电压表 ,符号: V 2、读数时,看清接线柱上标的量程,每大格、每小格电压值 3、使用规则:①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

②电流从电压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否则指针会反偏。 ③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最大量程。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3、“导电”与“带电”的区别 导电过程是自由电荷定向移动的过程,导电体是导体;带电过程是电子得失的过程,能带电的物体可以是导体,也可以是绝缘体。 4、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 课本P52图4-12说明:在一定条件下,绝缘体也可变为导体。原因是:加热使绝缘体中的一些电子挣脱原子的束缚变为自由电荷。 定义:能够提供电流的装置,或把其他形 四、电路 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1、 组成: 作用:在电源的内部不断地聚集正电荷负 极聚集负电荷。以持续对外供电 ①电 干电化学电 蓄电 光电分 发 ②用电器:定义:用电来工作的设备。 工作时:将电能—→其他形式的能。 ③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 ④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