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20届北京市东城区高三二模 生物(带答案)
北京市东城区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综合练习(二)
生 物 2020.6
本试卷共10页,共100分。考试时长9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30分)
本部分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现有甲、乙两种溶液,相关内容如表所示,据此分析不能得出的推论是 .
溶液 甲 乙 溶质的组成元素 C、H、O C、H、O、N等 检测试剂 ① 双缩脲试剂 颜色反应 砖红色 ② 溶质的基本组成单位 葡萄糖 ③ A. 甲液可能是麦芽糖溶液 B.①是斐林试剂,使用时需水浴加热 C.乙液可能是一种酶溶液 D.②是紫色,③是核苷酸 2.下列生理活动需膜蛋白直接参与完成的是
A. 合成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多肽链 B.叶肉细胞从细胞间隙处吸收CO2 C.胰岛素促进组织细胞摄取葡萄糖 D. [H]还原C3形成糖类化合物
3.植物的叶面积与产量关系密切,叶面积系数(单位土地面积上的叶面积总和)与植物群体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及干物质积累速率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分析可以得出
A.随叶面积系数增加群体光合速率和干物质积累速率的变化趋势一致 B.叶面积系数超过b时,群体干物质积累速率降低与群体呼吸速率增加有关
1
C.叶面积系数超过b时,限制群体光合速率增加的主要因素是叶面积系数 D.在进行农作物种植时应尽可能地提高植物的叶面积指数以提高作物产量
4.用不同浓度的药物X处理洋葱根尖一段时间后,分别制片观察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特点,并统计有丝分裂指数[有丝分裂指数(%)=分裂期细胞数/观察细胞数×100%],结果如图所示,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在制作装片过程中使用解离液的主要目的是固定细胞的形态 B.不用药物X处理的细胞有丝分裂中期与后期染色体数目相同 C.浓度为0时的结果出现的原因是多数细胞没有进入细胞周期 D.药物X能抑制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且随X浓度升高抑制程度增大
5.某研究小组进行“探究DNA复制方式”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其中培养大肠杆菌的唯一氮源是NH4Cl或NH4Cl,a、b、c表示离心管编号,条带表示大肠杆菌DNA离心后在离心管中的分布位置。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本实验所用的技术包括同位素示踪技术和密度梯度离心技术
B.大肠杆菌在NH4Cl培养液中培养多代后可得到a管所示结果
C.c管的结果表明该管中大肠杆菌的DNA包括N/N及N/N D.本实验结果可证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
6.流感病毒是一种负链RNA病毒,它侵染宿主细胞后的增殖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RNA
A.流感病毒的RNA中储存着遗传信息 B.病毒增殖时会发生A-T间的碱基互补配对 C.翻译过程是以+RNA作为模板进行的
2
14
15
15
15
15
14
15
-RNA +RNA -RNA 组装 蛋白质 D.病毒需利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合成自身蛋白质
7.在小鼠的一个自然种群中,体色有黄色(Y)和灰色(y),尾巴有短尾(D)和长尾(d),两对性状的遗传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任取一对黄色短尾个体经多次交配,F1的表现型为黄色短尾∶黄色长尾∶灰色短尾∶灰色长尾=4∶2∶2∶1。实验中发现有些基因型有致死现象(胚胎致死)。分析可知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黄色短尾亲本能产生4种正常配子 B.F1中致死个体的基因型共有4种
C.表现型为黄色短尾小鼠的基因型只有1种
D.若让F1中灰色短尾鼠交配,则后代中灰色短尾鼠占2/3
8.先天性肌强直由编码骨骼肌氯离子通道蛋白的CLCN1基因突变引起,依据遗传方式不同 分为Becker病(显性遗传病)和Thomsen病(隐性遗传病)。下图是某一先天性肌强直家系的系谱图,据此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Becker病和Thomsen病的致病基因互为等位基因 B.Becker病和Thomsen病的致病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 C.据图判断,该家族所患遗传病最可能是Becker病 D.Ⅲ-5与一父母表现均正常的患者婚配,后代一定患病
9.蝗虫分布于全世界的热带、温带草地和沙漠地区,其体色与不同地域生活环境的色彩大体一致,与种类无关,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叫作保护色。如生活在青草丛中的蝗虫体色多呈绿色,生活在枯草丛中的蝗虫体色多呈灰黄色。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蝗虫的体色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而与遗传物质无关 B. 蝗虫体色多样,不同体色的形成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3
C. 生活在不同地域的蝗虫属同一物种,不存在遗传多样性 D. 若某蝗虫种群没发生基因突变,说明此种群没有发生进化
10. 一种捕食鱼类的芋螺在猎物靠近时,可将装满芋螺毒液的齿舌射到猎物身上,再将毒液注入,减慢猎物的运动速度并将其捕获.芋螺毒液中除了神经毒素外,还发现大量特化型胰岛素,其结构类似鱼胰岛素。据此分析不合理的是 . A.芋螺毒液既影响鱼类的神经调节又影响鱼类的激素调节
B.芋螺的神经毒素可能影响Na、K等离子在神经细胞上的跨膜运输 C.芋螺神经毒素与鱼类细胞表面受体结合使胰岛素不能发挥功能 D.芋螺毒液作用可能使鱼出现低血糖导致鱼类运动能力降低而被捕食
11.果实成熟软化过程经历了细胞壁降解、内含物改变等一系列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果实成熟过程中能够产生乙烯,继而影响其代谢活动 B.果实成熟过程中纤维素酶的活性与果实硬度呈正相关 C.果实甜度增加可能是某些物质转化为可溶性糖的结果 D.软化的果实容易受到机械伤害和病菌侵染,不易贮藏
12.某湖泊食物网如下图所示,其中有甲、乙两种小型鱼种群。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乙两种鱼的食性虽有不同,但二者之间仍然存在竞争关系
B.该湖泊生物群落中的生物只包括浮游植物、浮游动物、甲种鱼和乙种鱼 C.若因地质变化使该湖泊全部干涸,则该区域可能会发生群落的初生演替 D.光的穿透性、温度和氧气垂直分布的变化,导致该湖泊只有垂直结构
13.如图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部分示意图(字母表示能量的多少),下列叙述不正确的...
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