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完整word版)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
中港英文学校 谭文珍 数学一年级下册
二、教学重点:
使学生能熟练地运用“想加算减”或“破十法”来计算十几减几。 三、教学难点:
能根据已知条件提出并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四、教学准备:
教具:练习四的练习情境图、投影仪。 学具:学具盒。 五、教学过程: (一)教学互动练习:
1、课本第18页练习四的第1题。
请学生观察图,并理解图的意思再列式计算。 2、课本第18页练习四的第2题。
组织学生先说出得数,再在练习本上写出算式。 3、课本第18页练习四的第3题。 请学生独立完成。
4、口算比赛。(课本练习四的第5题和第7题)。 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口算比赛。 5、课本第19页练习四的第6题。 学生独立连线,课堂评讲。
(二)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课本第18页练习四的第4题。
(1)要求学生仔细看图,说说自己看懂了什么?
中港英文学校 谭文珍 数学一年级下册
(2)师:怎样求还有几只? (3)让学生独立列式。
2、课本第19页练习四的第9题。
(1)提出要求:仔细看图,在小组内说图意。
(2)提问: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该怎样列算式。
(3)组织学生独立完成。 3、课本第19页练习四的第8题。
教师讲解,帮助学生理解题目的意思,再由学生自己完成。 4、课本第19页练习四的第10题。 (1)让学生说说“差是5”是什么意思。 (2)让学生独立连线,教师巡视。 (3)组织汇报连线的结果。 (三)课堂小结:
教师组织学生总结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
第七课时 解决问题
一、教学目标:
1、熟悉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能解决含有多余条件的“求另一个加数”的实际问题。
中港英文学校 谭文珍 数学一年级下册
2、经历画一画、说一说、算一算等活动,进一步熟悉画图的策略。 3、感受画图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作用,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二、教学重点:
解决有多余条件的“求另一个加数”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
根据问题选择相关的信息。 四、教学准备:
教具:教学情境图、多媒体课件。 学具:学具盒。 五、教学过程:
(一)回顾经验,明确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
教师:同学们在操场上做游戏。看下图,你知道了什么?问题是什么? 学生:一共有12只小鸡,我已捉住5只,还有几只? 教师:怎样计算还有几只小鸡?你会解答吗? 教师:你解答得正确吗?(板书课题:解决问题)
(二)全面收集信息,选择有效信息,解决含有多余条件的实际问题 1、明确条件和问题,理解题意 (1)收集信息。
教师出示第20页的情境图,提问:请你仔细观察,说说从图中看到了什么?
教师: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你是怎么知道的? 教师:问题是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中港英文学校 谭文珍 数学一年级下册
(2)利用多种方式,帮助学生选择有效信息。
想一想——让学生先想一想:题目呈现的信息中,哪两个信息有联系?要求“还有几人没来“需要哪两个条件?
摆一摆——教师将条件与问题制成活动的纸条。让学生把有联系的条件和问题摆放在一起,不用的条件放在一旁。
读一读——让学生将有联系的条件和问题完整地读一读。
教师小结:“我们队踢进了4个“这个条件在解决这个问题时没有用,是多余条件。
2、运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
(1)培养学生画图的意识,明确问题结构,帮助学生进行解答。 教师:你能把用文字表示的条件和问题,用画图的方式表示出来,而且让大家看得更清楚、更明白吗?说说你的想法。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呈现学生不同的画图策略,说明图中各部分表示的意义。
教师:观察同学们画的图,尽管大家所用的符号和画图的样式不完全相同,但都表示的是哪两个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关系呢? 教师:根据图,想想用什么方法解决呢? (2)列式计算,解决问题。
教师:你能不能用列算式的方法计算“还有几人没来?” 教师随学生回答板书“16-9=7(人)”
教师:谁来说一说算式中的16、9、7分别表示什么? 3、回顾反思,强化解决问题的步骤与策略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