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一政治教案-政治必修二第一单元复习 - 公民的政治生活 精品
政政治治必必修修二二第第一一单单元元复复习习------公公民民的的政政治治生生活活
一、课标知识要求:
1.了解国家的含义和我国的国家性质。(识记)
2.懂得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理解我国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识记) 3.理解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性。(理解)
4.了解我国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以及必须履行的政治性义务。(识记并理解) 5.理解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识记并理解) 6.了解当代中国人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识记)
7.明确有序参与政治生活的要求,学会积极参与政治生活。(理解)
8.了解直接选举、间接选举、差额选举、等额选举等民主选举方式及各自的优点和局限性。(识记)
9.懂得选举方式受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选举方式的选择必须体现国家性质,并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识记)
10.理解公民正确行使选举权的意义,懂得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理解) 11.理解公民参与决策的民主方式及重大意义。(理解)
12.了解公民在村民委员会或居民委员会中参与管理的途径和方式。(识记) 13.了解宪法和法律赋予公民的民主监督权。(识记) 14.了解公民由行使民主监督权的渠道。(识记) 15.理解公民行使监督权的意义。(理解) 16.学会正确行使公民监督权。(理解)
二、主干知识体系:
第一课 生活在人们当家作主的国家
Ⅰ、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们当家作主 1.广泛、真实的民主 (1)国家
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国家表现为军队、法庭、监狱等暴力机关。 (2)我国的国家性质 ①国家性质的定义:
国家性质也就是国体。国家性质是由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性质所决定的。
类型有:奴隶主占统治地位的奴隶制国家,地主阶级占统治地位的封建制国家。资产阶级占统治地位的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主义国家。 ②我国的国家性质:
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注:工人阶级通过共产党领导。 (3)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
对占全国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 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实行专政。因此,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①我国民主的特点:新型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 a.人民民主的广泛性,不仅表现在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而且表现在民主主体的广泛性。(权利和主体两广泛)
民主主体——人民的广泛性: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和农民,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根本力量。新出现的个体户,私营业主等社会阶层也是中国社会主义的建设者。
b.人民民主的真实性,表现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人民能够自己管理国家,也表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 ②我国专政的特点:新型的专政。(多对少) ③民主与专政的关系:辩证统一的关系。
对立:民主适用于人民。专政适用于敌对势力。
统一:相辅相成,互为前提。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 2.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性
(1)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立国之本。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我国的立国之本。(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其中,坚持人民民主专政被写入宪法。 (2)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
人民民主专政包括对人民的民主和对敌人的专政。从这两方面论述: ①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可以充分发扬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保障人民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
②坚持专政职能才能打击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维护国家长治久安。 (3)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的时代新内容: ①服务职能: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
②创造良好环境:为改革开放创造良好的国际国内环境。 ③重视法制建设:依照宪法和法律治理国 ④加强民主制度建设。发展人民民主。 结论: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正义事情。
Ⅱ、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
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权利来源于人民。国家同样赋予公民广泛的权利和自由。
1.神圣的权利 庄严的义务
(1)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公民依法处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表达意愿的权利和自由。 公民的政治权利: 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十八周岁的公民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公民依法享有选举国家权力代表的权利是选举权。公民被选为国家权力机关的权利是被选举权。(注意把握条件、地位) ②政治自由。公民享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人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注意把握有几种,地位)
③监督权。公民有监督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权利。 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其违法失职行为有向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检举的权利。(注意把握对象、权利有哪些?) (2)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义务
政治义务是指公民应对国家和社会承担的责任。 ①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②公民遵守宪法和法律的义务。
③公民有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 ④公民有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的义务。 2.参与政治生活,把握基本原则
(1)坚持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表明公民平等的享受权利。(理解有哪些平等?其中,立法不平等)
(2)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都是实现人民利益的手段和途径。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主体也是义务主体。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利实现。(这是重点知识,应注意从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关系以及怎么处理两个角度把握)
我们这样树立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要树立权利意识,珍惜公民权利。同时,要树立义务意识,自觉履行公民义务。
(3)坚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在我国国家、集体和公民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要正确处理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在行使公民权利和义务时,把他们结合起来。
我们要积极履行公民义务,以维护国家利益。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矛盾时,公民的个人利益必须服从国家利益。
Ⅲ、崇尚民主与法制
社会生活包括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政治生活是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政治生活的主题是崇尚民主与法制。 1.当代中国人的政治生活 当代中国人的政治生活内容:
(1)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
宪法赋予公民广泛参与政治权利和自由,同时也规定了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性义务。 (2)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
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积极参与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活动,是我们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 (3)参加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实现这一目标就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这也是区别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资本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特征。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标志之一,是政府的廉洁。只有人民参与,才能监督干部达到廉洁的水平。标志之二是人民享有充分的民主。 (4)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认识世界才能更好地认识中国。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国际竞争与合作对每个国家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当代国际竞争中我国既面临机遇,又面临挑战。关心中国命运,维护国家利益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地位和作用,维护世界和平的发展,是我们政治生活中的部分。
认识世界的格局。认识中国在国际中的地位,认识国际竞争中的机遇和挑战。是政治生活的部分。
2.我们总要参与,我们总会参与(一般性了解即可) (1)参与政治生活,必须明确政治生活的作用
政治生活与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存在着相辅相成的作用。政治生活更多地涉及社会公共管理和公共利益问题。影响人民民主的实现程度,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
政治生活涉及到国家的经济政策,涉及到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与我们息息相关。如就业问题,人民币的稳定问题,收入增加问题,学校选拔人才的方式和方法。 (2)参与政治生活,学习政治知识是非常必要的
学习政治知识,有助于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提高明辨是非能力。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有助于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和面向未来。有助于树立“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国家观念,有助于树立民主和法制观念,有助于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
政治体制,政治政策、政治机关、宪法、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对我们参与政治生活十分重要。
(3)参与政治生活,贵在实践
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方式是多样的。如参与选举,民主监督,管理,决策,社团活动等。
对于中学生来说。参加学校的时事政治学习,养成读报看电视新闻的习惯,养成关心国家大事的习惯,参加共青团活动等。重要的是实践。
参与政治实践活动的意义:激发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提高参与政治生活的素养,培养遵纪守法的习惯,增强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加深对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点的理解,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
第二课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Ⅰ、民主选举:投出理性的一票 1.选举方式的选择
(1)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的优点及局限性。 (2)选择选举方式的主要依据
选举方式的选择必须体现国家性质,并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必须采用符合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选举方式。
建国初期,我国经济文化落后,交通不便,人民群众的素养不高,这一国情决定了我国在乡、镇一级实行人民代表的直接选举。 (3)我国采用的选举方式适合我国国情
我国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实行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相结合的方式。这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我国是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口众多、幅员辽阔,发展很不平衡,这一国情决定了我国的选举方式。
Ⅱ、民主决策:作出最佳的选择
政府的决策涉及社会各阶层利益,关系千家万户的生活,因此,决策是否科学很重要。 通过民主选举,选举出代表人民意志的人进入决策机关,参与、审议、监督、制定决策,是决策能反映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保证。 1.参与民主决策的多种方式
(1)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可以使决策更好地反映社情民意。 (2)专家咨询制度。——有利于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3)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有利于提高决策的透明度和公民的参与度。 (4)社会听证制度。——听证于民,有利于决策利民。 2.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 (1)有利于决策的科学化。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