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内经讲义》背诵经文

《内经讲义》背诵经文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9 18:10:47

別論篇第十一》

920 沉濁為内,浮澤為外 。黃赤為風,青黑為痛,白為寒。黃而膏潤為膿,赤甚者為血,痛甚為攣,寒甚為皮不仁。五色各見其部,察其浮沉,以知淺深;察其澤夭,以觀成敗;察其散搏,以知遠近;視色上下,以知病處;積神於心,以知往今。《靈樞·五色第四十九》

第十章 治病求本

1001 病之始起也,可刺而已;其盛,可待衰而已。故因其輕而揚之,因其重而減之,因其衰而彰之。形不足者,温之以氣;精不足者,補之以味。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滿者,寫之於内;其有邪者,漬形以為汗;其在皮者,汗而發之;其慓悍者,按而收之;其實者,散而寫之。審其陰陽,以别柔剛。陽病治陰,陰病治陽。定其血氣,各守其鄕。血實宜決之,氣虛宜■引之。《素問·陰陽應象大論篇第五》

1002 謹察陰陽所在而調之,以平為期。正者正治,反者反治。

寒者熱之,熱者寒之,微者逆之,甚者從之,堅者削之,客者除之,勞者温之,結者散之,留者攻之,燥者濡之,急者緩之,散者收之,損者温之,逸者行之,驚者平之,上之下之,摩之浴之,薄之劫之,開之發之,適事為故。

帝曰:反治何謂?岐伯曰:熱因寒用,寒因熱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素問·至真要大論篇第七十四》

1003 帝曰:論言治寒以熱,治熱以寒,而方士不能廢繩墨而更其道也。有病熱者,寒之而熱;有病寒者,熱之而寒,二者皆在,新病復起,奈何治?岐伯曰:諸寒之而熱者取之陰,熱之而寒者取之陽,所謂求其屬也。《素問·至真要大論篇第七十四》

1004 用寒遠寒,用涼遠涼,用温遠温,用熱遠熱,食亦同法。有假者反常,反是者病,所謂時也。《素問·六元正紀大論篇第七十一》

1007 西北之氣散而寒之,東南之氣收而温之,所謂同病異治也。故曰:氣寒氣涼,治以寒涼,行水漬之。氣温氣熱,治以温熱,強其内守。必同其氣,可使平也,假者反之。《素問·五常政大論篇第七十》

1011 夫年長則求之於府,年少則求之於經,年壯則求之於藏。《素問·示從容論篇第七十六》

1019 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心苦緩,急食酸以收之。脾苦濕,急食苦以燥之。肺苦氣上逆,急食苦以泄之。腎苦燥,急食辛以潤之,開腠理,致津液,通氣也。《素問·藏氣法時論篇第二十二》

1023 故鍼有懸布天下者五,黔首共餘食,莫知之也。一曰治神,二曰知養身,三曰知毒藥爲真,四曰制砭石小大,五曰知府藏血氣之診。《素問·宝命全形论篇第二十五》(節選)

搜索更多关于: 《内经讲义》背诵经文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別論篇第十一》 920 沉濁為内,浮澤為外 。黃赤為風,青黑為痛,白為寒。黃而膏潤為膿,赤甚者為血,痛甚為攣,寒甚為皮不仁。五色各見其部,察其浮沉,以知淺深;察其澤夭,以觀成敗;察其散搏,以知遠近;視色上下,以知病處;積神於心,以知往今。《靈樞·五色第四十九》 第十章 治病求本 1001 病之始起也,可刺而已;其盛,可待衰而已。故因其輕而揚之,因其重而減之,因其衰而彰之。形不足者,温之以氣;精不足者,補之以味。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滿者,寫之於内;其有邪者,漬形以為汗;其在皮者,汗而發之;其慓悍者,按而收之;其實者,散而寫之。審其陰陽,以别柔剛。陽病治陰,陰病治陽。定其血氣,各守其鄕。血實宜決之,氣虛宜■引之。《素問·陰陽應象大論篇第五》 1002 謹察陰陽所在而調之,以平為期。正者正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