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材料及成形技术整理答案
产物为(上贝氏体组织)和 (下贝氏体组织)。
25. 钢淬火后,低温回火所得到的组织称 回火马氏体 ;中温回火所得到的组织称 回火屈氏体 。
26.化学热处理都是通过活性原子的产生 、活性原子的吸收 和 活性原子的扩散 三个基本过程完成的。
27.选材的一般原则是在满足 使用性能足够的原则 的前提下,再应考虑工艺性能良好的原则 、
经济性合理的原则
等
28.铸件常见的缺陷有 缩孔和缩松、铸造应力、 铸件应力 等。
29.金属材料冷热加工的区别是加热温度是否高于(再结晶温度); 钨在1 1 0 0 ℃加工属于 冷 加工。( 其中钨的熔点是3 4 1 0 ℃) 。 30、共析钢的含碳量为(0.77% ),共析反应产物称为(球光体 )。 31. 结晶范围大的合金,其铸造流动性(差 ),容易形成缩松缺陷。为了防止铸件形成缩孔缺陷,可采用( 顺序凝固)原则。
32.工业用钢按用途分为 结构 、工具钢 、特殊 钢 33、机器用钢是指(调质钢)、( 渗碳钢 )、(弹簧钢 )和(轴承钢) 、。 34、T8钢的平均含碳量为(0.8 )%,在平衡状态下室温组织是(珠光体)、加热到500℃时的组织是(珠光体 )。
35. 马氏体的性能主要取决于马氏体中的 碳含量 。 36.结晶时,细化晶粒的途径有增加过冷度 、 变质处理 , 机械搅拌 。
37.固溶体根据溶质原子在晶格中位置的不同可分为间隙固溶体和 (置换固溶体)两类。
38.冷变形后的金属被加热,当温度不太高时,金属内部的晶格畸变程度减轻 ,内应力 下降 ,这个阶段称为 回复 ;当加热到较高温度,不但晶格畸变 减少 ,金属的位错密度 显著减少 ,使变形的晶粒逐步变成等轴晶粒,这一过程为 再结晶 。
39. 铸铁中碳的存在形式有渗碳体 和 石墨 两种形式 。
40.含碳量小于 2.11 %的铁碳合金称为钢,根据钢的组织不同将钢分为 (亚共析)钢、(共析钢)、(过共析)钢,其相应的组织为(铁素体 + 珠光体)、(珠光体)、(珠光体 +二次渗碳体)。 41.合金的相结构通常可分为 率 。
43.金属的晶体缺陷主要有 点缺陷 、 线缺陷 和 面缺陷
5 第 页 共 页
固溶体 和化合物。
42.金属结晶后的晶粒大小主要取决于结晶时的 形核率 和 晶体长大速
44、铸造工艺参数包括:(加工余量)、(起模斜度)、(铸造圆角)和(铸造收缩率)。 45 单晶体的塑性变形主要以滑移 的方式进行,它是在 切应力作用下,使晶体的一部分沿一定的 晶面和晶向 相对于另一部分发生滑动.
46.碳在奥氏体中的溶解度随温度而变化,在1148℃时溶解度为 2,11 %,在727℃时达 0.77 %。
47、钢的共析反应是由( 奥氏体 )同时析出(珠光体和渗碳体)的过程。 48填写下列组织的符号:奥氏体 A或 γ 、铁素体 F 或 α 、渗碳体 Fe3C 、珠光体 P 、高温莱氏体 L d 、低温莱氏体 Ld ˊ. 。 49 T10钢加热到900℃时为 A 组织;加热到780℃时为 A + 二次Fe3C 组织;室温下为 P +二次Fe3C 组织.。
50.过冷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仅仅是晶格 改变,而无 成分 的改变,所以马氏体是碳在 α - 铁中的 过饱和固溶体 51 . 钢中常存杂质元素中,有益元素是 锰和硅 ;有害元素是硫和磷 52、钢按冶金质量可分为:( 普通钢 )、( 优质钢 )、(高级优质钢 )、( 特级优质钢 )。 53 、45调质钢要求有较高的综合机械性能,所以这种钢常采用(淬火+高温回火 )的热处理工艺方法进行热处理,使用状态下的组织为( 回火索氏体 )。 54自由锻造的基本工序主要有 镦粗 、 拔长、 弯曲 等 。 55. 焊接接头包括焊缝区和热影响区。热影响区又分为融合区、过热区、正火区和部分相变区;其中融合区的性能最差。 5 6.合金的铸造性能指
流动性 、 收缩性能
57、板料冲压的基本工序分为( 分离工序 )和(变形工序)两大类。
58、焊接变形的基本形式有:( 收缩变形)、(角变形 )、(弯曲变形)、(扭曲变形)、(波浪变形)。
59、结晶范围大的合金,其铸造流动性(小 ),容易形成缩( 松 ) 60常用的硬度测试方法有 (布氏)硬度测试法、(洛氏)硬度测试法及(维氏)硬度测试法等。
62. 根据石墨的形态又分为灰铸铁、球墨铸铁 、 蠕墨铸铁 和 可锻铸铁 。 63. 过冷奥氏体的转变方式有 连续冷却 和
等温冷却 两种方式
64金属的结晶过程是由 近程有序状态 转变为 长程有序状态 的过程,也是由原子的 晶态或非晶态 逐步过渡到原子的过程
65. 淬透性 是指钢在淬火时所能得到的淬硬层 (马氏体组织占50%处)
6 第 页 共 页
的深度分布特性。
66、过共析钢进行球化退火处理的两个主要目的是:通过进行( 球化退火 )处理,消除网状(二次渗碳体)组织,以改善切削加工性和为(最终热处理 )作组织准备。
67. 晶格结构中的点缺陷主要是间隙原子、空位原子 和 置换原子。
三填空题
1、用20钢制造在工作中受冲击载荷和表面耐磨的齿轮零件,应采用(B )。 A、调质加表面淬火处理;B、渗碳处理加淬火加低温回火;C、调质处
理;D、正火处理。 2.铁素体是(C )。
A、碳在γ-Fe的间隙固溶体; B、碳在α-Fe中的过饱和间隙固溶体;C、碳在α-Fe中的间隙固溶体,D、碳在γ-Fe中的过饱和间隙固溶体。 3.为使高碳钢便于切削加工和为最终热处理作组准备,常预先进行(C )。
A、淬火;B、完全退火;C、球化退火;D、回火
4、下列材料中,( A )的铸造性能最好。
A、普通灰铸铁;B、45钢;C、T12;D、铸造铜合金。
5、亚共析钢进行淬火处理,其加热温度应在(A )以上30~50℃。 A、Ac3;B、Ac1;C、Accm;D、A2。
6、要消除焊件的焊接应力,应采用( C )处理
A、完全退火;B、正火; C、去应力退火;D、高温回火。 7、过冷奥氏体是指冷却到 C 温度下,尚未转变的奥氏体。
A、 Mf B、 Ms C、 A1 D 、A3
8.下列材料中,(A )锻造性能最好。
A、30钢;B、50钢;C、HT200、D、T12A。 9.下列材料中,()的焊接性能最差。
A、T8;B、20钢;C、45钢;D、HT250。 10.以下三类钢中,(D )的淬透性最好。
A、亚共析钢 B、共析钢 C、过共析钢
11. 共析钢加热奥氏体化后,冷却速度很快,获得的室温组织为(A )。 A、马氏体;B、贝氏体;C、珠光体、 D、托氏体。
12.根据铁-碳合金相图,过共析钢室温组织由(B )组成。 A、铁素体+珠光体; B、珠光体+二次渗碳体; C、珠光体+莱氏体,D、铁素体+二次渗碳体。 13.消除金属的加工硬化,可用( A )
A、再结晶退火;B、回复;C、球化退火;D、回火。
7 第 页 共 页
14. ( )珠光体转变是在 A 以下进行的。
A A1 B Ms C Mf D A3
15、为使低碳钢便于切削加工,可预先进行(B )处理。 A、完全退火;B、正火;C、球化退火;D、回火。 16、45钢要得到回火索氏体,应进行(B )
A、淬火+中温回火;B、淬火+高温回火;C、等温淬火;D、淬火+低温回火。
17、划分金属的冷热加工的界限是(B )。
A、回复温度;B、再结晶温度;C、相变温度;D、重结晶温度。
18、用调质钢制造在工作中受较大冲击载荷和表面有一定耐磨性的零件,应
采用(D )
A、表面淬火+高温回火处理; B、渗碳处理+淬火+低温回火;C、渗
碳处理+淬火+中温回火; D、调质+表面淬火+低温回火处理。 19(B )在晶体的缺陷中,按几何形状,螺型位错属于 。 A 点缺陷 B 线缺陷 C 面缺陷 D 体缺陷
20、低碳钢焊接热影响区中性能最差的是(A )。
A、熔合区;B、过热区;C、正火区;D、部分重结晶区。 21、下列合金中,铸造性能最好的是(A )。
A、灰口铸铁; B、铸钢;C、铸造铝合金;D、白口铸铁。 22. (D)薄壁套管类中空铸件适于采用 铸造工艺。
A 砂型 B 熔模 C 金属型 D 离心
23. (C)确定分型面时,尽量使铸件全部或大部分放在同一砂箱中,其主要目的是
A. 利于金属液充填型腔 B. 利于补缩铸件 C. 防止错箱 D. 操作方便 24、下列材料中,锻造性能最好的材料是(A )。
A、低碳钢;B、高碳钢; C、灰口铸铁;D、可锻铸铁。 25、下列材料中,焊接性能最好的是( C )。
A、 45钢;B、50钢;C、20钢 D、20Cr。 26 、某一低碳钢毛坯因其太软和太韧,为便于切削加工,可预先进行( B )处理。
A、完全退火;B、正火;C、球化退火;D、回火。 27. (B )HRC是 硬度。
8 第 页 共 页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