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讲义: 专题十五 熟练地理基本技能——区域定位与核心图表判读讲义 新人教版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讲义: 专题十五 熟练地理基本技能——区域定位与核心图表判读讲义 新人教版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4 12:38:45

下图表示中国、印度、日本、英国四国的土地资源构成,根据四个国家的国情,判断A为英国,B为中国,C为日本,D为印度。

(3)矩形结构图

下图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某地理事物的结构组成,从图中可以看出各部分所占比例互为消长的动态变化。

3.地理表格的判读

(1)认清表名及不同表格项目所表示的要素和内容。

(2)抓主要因素,综合分析地理规律。表格中虽然展示了多项地理要素,但有主次、轻重之分,主要因素往往体现了命题意图,是多种地理要素中的主要因素。

(3)对地理统计数据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解读表格题重在认识表格统计中反映出的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是从理性上作定性认识。大多数表格题可以直接观察分析到地理事象的强弱、大小和多少等规律变化。若题目要求做定量计算,就必须要整理数据、计算数据,作出信息的数量或等级的定量认识,并进一步完成定性分析。解读表格题,是作定性、定量分析,还是仅作定性分析,因题而异,解题时要灵活掌握。

(4)注意对表格中地理事物进行横向类比分析。类比分析地理事物的相同、相异、相反和相似点,可以更清楚地认识地理事物的共性,更深刻地认识地理事物的特点。

(2016·浙江文综)人均GDP和人均GDP增长率分别是衡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的重要指标。下图为近年来五省市人均GDP和人均GDP增长率与全国平均值之比的统计图,图中X轴表示人均GDP增长率与全国平均值之比,Y轴表示人均GDP与全国平均值之比。各省市括号中的数值为其万元产值能耗,全国平均值为0.74(单位:吨标准煤/万元)。完成

(1)~(2)题。

(1)关于五省市经济发展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山西经济发展水平高于湖北 B.上海经济发展速度低于江苏 C.湖北经济发展水平高于江苏 D.广西经济发展速度低于全国 (2)从万元产值能耗看( )

A.山西最高,应优化工业结构以降低能耗 B.广西较低,应承接东部地区高耗能工业 C.上海和江苏较低,应大力发展重型工业 D.湖北较高,应发展资源密集型工业以降低能耗 答案 (1)B (2)A

第一步:读图文信息,获答题依据

信息①:人均GDP和人均GDP增长率分别是衡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的重要指标。 信息②:图中X轴表示人均GDP增长率与全国平均值之比,Y轴表示人均GDP与全国平均值之比。

信息③:各省市括号中的数值为其万元产值能耗,全国平均值为0.74(单位:吨标准煤/万元)。

第二步:明设问指向,抓答题关键

(1)设问中“五省市经济发展状况”为关键词。根据图示,从Y轴看,山西低于湖北,说明山西经济发展水平低于湖北;从X轴看,上海低于江苏,说明上海经济发展速度低于江苏;从Y轴看,湖北低于江苏,说明湖北经济发展水平低于江苏;从X轴看,广西高于全国,说明广西经济发展速度高于全国。

(2)设问中“万元产值能耗”为关键词。根据图中各省市括号中的数值为其万元产值能耗知山西(1.76)最高,所以应优化工业结构以降低能耗;广西(0.80)较低,能否承接高耗能产业取决于广西的经济发展方向;上海(0.62)和江苏(0.60)最低,但该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高,适

于发展技术导向型产业,而不应该发展重型工业;湖北(0.91)较高,应提高科学技术水平以降低能耗。 [题后反思] 地理图表的判读是学习地理的最基本能力要求。地理统计图型多样。在复习过程中应注重图表判读方法,提升判读技能,切实落实好基础知识。

命题点一 结合河流径流量与输沙量考查统计图的判读(题型预测:选择题或综合题) 1.(2017·九江市高三“十校”第一次联考)下图为“1950~2007年黄河入海口附近的利津水文站径流量与输沙量变化图”,若不考虑海浪的侵蚀作用,据图推断黄河三角洲面积的变化为( )

A.面积增大,增长的速度加快 B.面积减小,减小的速度加快 C.面积增大,增长的速度减慢 D.面积减小,减小的速度减慢 答案 C

解析 黄河三角洲是由于黄河携带泥沙在入海口堆积而形成。结合图示1950~2007年黄河输沙量逐渐减少可知,河口三角洲增长速度减慢,但仍不断增加。

命题点二 结合世界部分国家创新指数与人均GDP图,考查统计图的判读(题型预测:选择题)

(2017·江西赣州上学期期末)国家创新指数由创新资源、知识创造、企业创新、创新绩效、创新环境5项一级指标构成。下图为“某年世界部分国家创新指数与人均GDP图”。据此完成2~3题。

2.图中A、B、C、D代表的国家分别为( ) A.中国、美国、澳大利亚、印度 B.澳大利亚、美国、印度、中国 C.美国、中国、澳大利亚、印度 D.澳大利亚、印度、美国、中国

3.为提高我国的国家创新指数,应当( )

①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②开展产学研合作 ③提高综合能耗产出率 ④加大大众创业力度 ⑤提升高技术产业产出规模 A.①②③ C.③④⑤ 答案 2.C 3.D

解析 第2题,发达国家社会经济发达,科技先进,创新指数和人均GDP均高,发展中国家较低。结合选择项四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即可得出结论。第3题,结合创新指数的影响因素可知,我国需要开展产学研合作,提高创新能力;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综合能耗产出率和高技术产业产出规模。

B.②③④ D.②③⑤

核心点三 地理过程和原理示意图的判读

常考的地理过程和原理示意图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地理过程示意图、地理原理示意图、地理事物分布模式示意图、地理关联示意图、剖面示意图等。在复习过程中,应注意读图名、图例和注记,挖掘图中信息之间的关联、图中地理事物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内在关系等信息,达到一图多用。

1.地理原理示意图的判读

地理原理示意图指反映地理事物的成因、原理和规律的图形。常见的有地球公转示意图、太阳光照示意图、大气环流示意图、气旋与反气旋形成示意图、季风成因示意图、台风示意图、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下图表示中国、印度、日本、英国四国的土地资源构成,根据四个国家的国情,判断A为英国,B为中国,C为日本,D为印度。 (3)矩形结构图 下图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某地理事物的结构组成,从图中可以看出各部分所占比例互为消长的动态变化。 3.地理表格的判读 (1)认清表名及不同表格项目所表示的要素和内容。 (2)抓主要因素,综合分析地理规律。表格中虽然展示了多项地理要素,但有主次、轻重之分,主要因素往往体现了命题意图,是多种地理要素中的主要因素。 (3)对地理统计数据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解读表格题重在认识表格统计中反映出的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是从理性上作定性认识。大多数表格题可以直接观察分析到地理事象的强弱、大小和多少等规律变化。若题目要求做定量计算,就必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