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7课 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教师用
政治史 第二单元教师用 第7课 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
1.下列选项中属于古罗马《十二铜表法》形成的背景是
A.罗马统治下不同民族之间矛盾突出 B.罗马垄断了地中海区域的商业贸易 C.罗马境内奴隶进行激烈的反抗斗争 D.罗马贵族和平民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D【解析】本题考查古罗马国家的发展和推动《十二铜表法》形成的具体因素。中等题。公元前5世纪中期,在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中,古罗马制定了《十二铜表法》,因此选D。也可从其内容分析:《十二铜表法》由习惯法走向成文法,限制了贵族随意解释法律的现象,对平民是一种保护,又被称为公民法。法律制定仅限于早期的古罗马国家,民族矛盾不明显,A错误;B是罗马帝国扩张后的现象;罗马法适用范围主要限于罗马公民,不涉及奴隶问题,C错误。
2.恩格斯指出:“罗马法??包含着资本主义时期的大多数法律关系”,是“商品生产者社会第一个世界性法律”。材料所要表明的观点是 ( )
A罗马法是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法典 B罗马法是罗马帝国统治的有力支柱 C罗马法提倡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 D罗马法是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基础
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罗马法对近代欧美国家的法律制度建立的影响,属容易题,解题关键是要理解材料。罗马法是古罗马的法律制度,因为不可能是资产阶级的成文法典,A项表述错误;B项是罗马法对古罗马统治的影响;C项没有体现题意,可排除。D项体现了罗马法与近代欧美国家的法律制度之间的联系,故正确答案为D。
3.公元前452—450年间,罗马先后铸造十二块铜牌,详细列出民法、刑法、诉讼程序等许多方面的内容,公布于罗马广场,史称“十二铜表法”。此举的历史意义在于 A在平民要求下设立,彰显民主政治的性质B保障平民利益,适应罗马帝国统治的需要 C.有章可循,限制贵族对法律知识的垄断 D.作为罗马的基本法,标志罗马法的成熟 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事物的特征的能力。《十二铜表法》的颁布,使量刑有了法律依据,贵族不能随意解释法律。 4.右图是为纪念在塞浦路斯举行的国际会议而 发行的梭伦纪念邮票。邮票上印刷着梭伦的 名言“避免极端”。梭伦改革的措施中最能
体现他这一名言的是
A.确立财产等级制度 B.恢复公民大会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C.建立公民陪审法庭 D.禁止粮食出口 【解析】C “避免极端”意味互相牵制。
5.罗马法不仅是罗马统治的有力支柱,而且影响深远,包括
①它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重要影响②它是现代资本主义法制的先声③它直接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④它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A[解析]③错在“直接”,④错在“提供了法律保障”,罗马法不可能有这样的功能。
1
6.从《十二铜表法》开始,罗马制定了严格的债务法规,并在以后的司法实践中不断完善。这表明罗马统治者( )。
①注重保护私有财产②重视维护平民利益③被迫改善奴隶环境④力图缓和贵族与平民之间的矛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C[解析]罗马法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确保罗马公民或自由民的权益,而奴隶不是自由民,不受法律保护,排除含有③的选项即可。
7.秦简的发掘,使我们看到了中国的成文法律。但是,世界上最早的法律罗马法要比秦简早两个多世纪。罗马法被尊称为近现代法律的先驱。其主要原因是( )。 A.保留了古老习俗 B.维护了平民的利益
C.蕴涵了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 D.对人的行为做出详细的法律规范
C[解析]罗马法中所包含的平等和公正等法律观念为资产 阶级战胜封建势力完成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武器,也奠定了近代欧洲法律体系的基础,可以说是近代各国立法所遵循的范本。
8.(2010福建文综,19)从适用范围看,《十二铜表法》是罗马国家制定的 ( ) A.适用于所有罗马人的法律 B.调整国内民族关系的法律
C.调整公民内部关系的法律 D.调整罗马人与外来人关系的法律 [解析] C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正确理解《十二铜表法》作用的能力。《十二铜表法》是罗马的公民法,调整罗马公民内部的关系,C项正确,D项错误;奴隶不适用《十二铜表法》,A项错误;“调整国内民族关系的法律”是万民法,B项错误。
[易错分析] 本题易错选A。罗马法主要用于调整公民内部关系。
9.公元183年,雅典商人普拉希特斯在埃及的亚历山大城与当地的皮匠西努耶发生了经济纠纷,上诉至法庭。法官对他们两人的裁决将根据 ( )
A.雅典习惯法 B.罗马万民法 C.雅典自然法 D.罗马公民法
[解析] B本题容易错选D,主要是没有区分好公民法与万民法两个概念的性质、适用范围的区别。解答此题要注意理解公民法、万民法、自然法等法律概念的内涵。公民法适用于罗马公民;万民法是适用于帝国境内的一切自由民的法律,因而法官裁决的依据是罗马万民法。
10.(2009·辽宁文综)罗马法规定:当事人若不向法庭提起诉讼,法庭即不予受理;一个人除非被判有罪,否则即是无罪之人;一个被控有罪的人,可在宣判前为自己辩护;法官审判应重证据等。这些规定后来成为现代法治的重要原则。下列各项中,符合上述规定的是
A.法庭立案与否皆取决于案情 B.被告在法庭审理过程中无罪 C.被告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辩护 D.证据是法官判案的唯一依据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罗马法的内容。仔细阅读材料,“当事人若不向法庭起诉,法庭即不予受理”与A项不符;“可在宣判前卫自己辩护”与C项不符;法官审判应重证据,但并不是判案的唯一依据,D项错误。故本题正确答案是B。
11.罗马法规定:“一切债务,以应给付的物清偿,或经债权人同意以他物代为清偿···债务由债务人清偿或由第三人(担保人)代为清偿···”这一规定体现的主要原则是
2
A.罗马法保护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B.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效益优先原则 D.罗马法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答案】A
12.《世界文明史》说:“后来,(罗马)立法机关所通过的法律、法官们所指定的法律、皇帝所颁布的法律如此之多,以致最有学问的法律家也常常被难住了。”出现这种状况是因为
A.统治范围扩大,罗马法不断充实 B.为维系帝国统治,颁布万民法 C.贵族与平民矛盾尖锐,法律不断制定 D.帝国建立,开始以法治国 【答案】A
13.在公元116年的一天,定居小亚细亚(属罗马帝国)的商人艾哈迈德遭到当地一群无赖的哄抢。艾哈迈德立即投诉法庭,法庭很快开庭审理了此案,无赖们受到惩罚。这表明当时罗马法律
①承认自由民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②注重维护帝国的社会稳定 ③提倡自由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④通行于帝国范围内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答案】C
14.古罗马《民法大全》中规定:“没有东西比皇帝陛下更高贵和更神圣。皇帝的敕令具有法律的效力。”这说明
A.罗马法在实际生活中形同虚设 B.皇帝的敕令是法律的组成部分 C.除皇帝外,所有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D.所谓法律,就是皇帝颁布的法令 【答案】B
15.罗马帝国极盛时,有这么一件事,一个自由的男子娶一女奴为妻后又后悔,将妻子“休”回“娘家”。该女子决定到法庭起诉前夫。那么法庭将
A.进行调解 B.宣布“休妻”无效 C.要求男子赔偿 D.干脆不与理睬
【答案】D
16.“罗马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是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征服。”(德国著名法学家耶林格)对上述耶林格的话理解正确的是
A.罗马法对罗马持久统治的维系起到了积极作用
B.罗马人不仅能武力打天下,更懂得以法律统治世界 C.表明罗马法律体系的高度成熟
D.罗马法在世界史特别是世界法律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答案】D
17.公民法是早期罗马法的主要内容,万民法是罗马帝国境内的“国际法”。下列相关评述正确的是 ( )
A.万民法是对公民法的否定 B.都维系了罗马帝国的稳定
C.根本上维护了平民的利益 D.蕴涵了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 答案:D
3
18.《十二铜表法》规定:“出卖的物品纵使交付,非在买受人付清价款或提供担保以满足出卖人的要求后,其所有权并不转移。”该规定反映了权并不转移。”该规定反映了 A.罗马法对贵族利益的维护 B.罗马法对私有财产的保护
C.古罗马商品经济的高度发达 D.古罗马对商品交换活动的严格限制 答案:B解析:材料信息表明,《十二铜表法》禁止拖欠货款,这体现了对私有财产的保护。
19.公元前一世纪末,屋大维建立罗马帝国时,罗马已占领了整个地中海世界,拥有三十多个行省。面对如此巨大的版图,屋大维的顾问和官员们叫苦不迭:“麻烦在于人口众多,事务繁杂。所以统治起来困难至极。”下列的措施中,有助于解决这一困难的是 A.将习惯法发展为成文法 B.万民法取代了公民法
C.开始实施公民法 D.自然法取代公民法
答案:B万民法是帝国时期,地域辽阔;公民法是共和国时期,调节贵族和平民的矛盾。
二、材料解析:
1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历史上的人类童年时代,有粗野的儿童,有早熟的儿童。古代民族中有许多是属于这一类的。希腊人是正常的儿童,古希腊是人类最美好的童年。 ——马克思 材料二 罗马以前,整个古代世界都有一个视觉盲区,不知道“私人”的存在。即使希腊人的公民资格,也只是从城邦分享什么,而不是在城邦之外拥有什么。后来罗马人由于面对商品经济中私人交往的过于活跃,不得已,第一次将整个法律体系区别为“公法”与“私法”。这却开启了古代世界最有价值的一场革命,当时谁也没有在意??到了1649年英国革命,两次内战确实乏善可陈,最有意思的章节是在1688年,赶走了一个国王,却迎回了这个国王的女儿、女婿??开创了权力不流血更迭的惯例??而美国人自己却认为??1775年至1785年动枪动炮是革命,但是1787年宪法制定以及伴随宪法在全民投票中发生的政治辩论,则更是革命,而且是更重要的革命。
——朱学勤《这一千年的革命》
材料三 在最近一千年里,以法语和汉语呼喊的革命最为频繁。法国是革命的地震多发地带,时不时山呼海啸??我曾经给这个热爱革命的文学帝国偷偷算过一笔:1789年以来,平均每一代人不是搞一场宪法危机,就是亲历一场起义。
——朱学勤《这一千年的革命》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人类最美好的童年”的含义是什么?
(2)古希腊时期果真是“人类最美好”的时代吗?请以雅典为例加以说明。
(3)根据材料二,概括作者表达的主要思想。为什么说罗马法“开启了古代世界最有价值的一场革命”?
(4)材料三所言近代法国和中国是“革命的地震多发地带”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19.答案:(1)以雅典为代表的古希腊进入“民主时代”,同时还迎来了古希腊经济、思想文化的黄金时代
(2)不是。古希腊的民主仅限于男性公民,妇女、奴隶和外邦人没有公民权;泛滥的民
4
主存在弊端,导致城邦的衰落。
(3)主要思想:静悄悄的社会变革有时比轰轰烈烈的革命更能推动历史进步。原因:罗马法的划分有利于完善法律体系,化解社会矛盾,并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影响。
(4)政治上:封建传统深厚,社会矛盾激化;政治派别林立,政局动荡;外国势力的干涉。经纪商:资本主义经济的持续发展。思想上:民主、自由思想的启发。
5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