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口腔医学简答题
(1)牙体病。由龋病造成的牙体广泛缺损、残根、残冠,不能再经牙髓治疗修复牙冠缺损者,是牙拔除的主要原因。如牙周病及根周情况良好可考虑保留牙根,作根管治疗。(2)根尖病。包括不能用根管治疗、根尖切除或牙再植术等保留的根尖病。(3)晚期牙周病。(4)外伤。外伤导致根折或冠根斜折而不能用桩冠修复者,应予拔除;前牙外伤而牙根折断部位在牙颈部以下过多或冠根斜折及骨折线上无法保留的牙。(5)错位牙和移位牙。影响功能或引起创伤及疾病的移位错位牙。(6)阻生牙。反复引起冠周炎或引起邻牙龋坏的阻生牙。(7)多生牙。影响美观,位置不正或引起创伤及疾病的多生牙。(8)治疗需要。因正畸需要或义齿修复需要拔除的牙;位于肿瘤放射区为预防发生并发症而需要拔除的牙。(9)乳牙。影响恒牙正常替换的滞留乳牙。(10)病灶牙。当患牙为局部疾患,如间隙感染、骨髓炎、颌骨囊肿等的致病原因时;或疑为某些全身疾患,如风湿病、肾炎、眼病等的致病原因时,可予以拔除。。
1.试述腭裂修复时机的选择。(5分)
答:腭裂修复的最佳年龄,至今尚有争论(0.5)。应结合患儿的全身发育(0.5),麻醉条件(0.5),语音恢复(0.5)和上颌骨发育(0.5)等因素。
小年龄手术语音恢复好,但对颌骨发育影响大,麻醉风险相对较高;大年龄手术,对颌骨发育影响小,但术后语音恢复难度大(展开:1分)。
大多数学者认为,在18个月(或2岁)左右较为合适,这主要是因为(展开:1.5分):
(1)2岁患儿开始学说话,此前完成腭裂修复,重建其正常的发音器官,有利于建立正常的发音习惯,在自然,正常条件下自然发音(0.5);
(2)发音也可促进重建的软腭肌群,腭咽肌环有较好的发育,利于获得良好的腭咽闭合功能(0.5)。 (3)早期手术对上颌骨的创伤、粘骨膜瓣的剥离可能干扰上颌骨生长发育,术后裸露骨面以及术后的瘢痕加重上颌骨生长的抑制。继发的上颌骨生长发育畸形,可通过正颌外科等手段予以矫正(0.5)。
2.请简述游离皮片的分类和特点。(6分)
游离皮片的类型与特点
皮片厚度 (各0.5分) 0.2-0.25mm
皮片组成 (各0.5分)
包括表皮层和真皮最上层的乳突层
特点 (各1分) 抗感染能力强,色素沉着重,收缩大,质脆,不耐磨
皮肤全层
包括表皮全层及真皮全层,不包括皮下脂肪
抗感染能力差,收缩小,色素浅,耐磨性好 抗感染能力、收缩性、色素沉着和耐磨性介于上两者间
皮片类型
表层皮片 全厚皮片 中厚皮片
0.35-0.8mm
包括表皮及一部分真皮层,相当于皮肤全厚的1/3-3/4。
6.请简述正颌外科的治疗原则。(5分)
为实现矫治牙颌面畸形的特殊目的和需要,正颌外科手术除应遵循一般外科手术的原则和操作外,尚需按照下列基本原则和要求,方能保证治疗的成功。 (1)形态与功能并举(1分) (2)严格而正确的治疗程序(1分)
(3)准确的测量分析,手术模拟设计及预测(1分) (4)遵循颌骨生物学基础的手术设计与操作(1分) (5)严格掌握适应证,生理与心理治疗兼顾(1分)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