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古代文学史简答论述整理

古代文学史简答论述整理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3 5:34:39

“ 四大奇书 ” 在所属的各类题材的小说中独占鳌头:《三国演义》是小说史上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也是历史小说的典范;《水浒传》既是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的作品,也是一部英雄传奇的典范;《西游记》(吴承恩)既是第一部长篇神魔小说,也是一部神魔小说的典范;《金瓶梅》既是第一部写世情的小说,也是第一部由文人独力创作的小说。

为什么《金瓶梅》是我国长篇小说的里程碑?主要从成书模式、题材开拓、

创作主旨、形象塑造、网状结构、俚俗语言六个方面去阐述]

作为一部具有近代意味的现实主义文学巨著,《金瓶梅》是中国古代小说发展的里程碑。它突破了中国长篇小说的传统模式,在艺术上较之此前的长篇小说有了多方面的开拓和创新,为中国古代小说的演进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第一,《金瓶梅》是与过去的“世代累积型”不同的第一部“个人独创型”长篇小说。它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第二、在创作题材上,从描述英雄豪杰、神仙妖魔转向家庭生活、平凡人物。它是第一部以家庭生活和世态人情为题材的长篇小说,主要通过普通人物的人生际遇来表现社会的变迁,具有强烈的现实性、明确的时代性,这标志着我国古代小说艺术的渐趋成熟和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重大发展,为此后的世情小说开辟了广阔的题材世界,并使之成为此后小说的主流。第三、在创作主旨上,从立意歌颂理想变为着重暴露黑暗,从表现美转为表现丑。《金瓶梅》之前的长篇小说,在批评社会黑暗的同时,更多的是着力讴歌美好的理想,表现出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而《金瓶梅》则实现了中国古代小说审美观念的大转变,极写世情之恶、生活之丑,是一部彻底的暴露文学。它在表现丑的时候,常常用白描手法,揭示人物言行之间的矛盾,达到强烈的讽刺效果,这种写法对此后的讽刺文学有极大的影响。第四、在人物塑造上,从单色调变为多色调,从平面化转向立体化。《金瓶梅》的叙事重心从以往的以组织安排故事为主转向以描写人物为主(小说叙事的重心由情节转到了人物形象),并且克服了先前小说中人物性格单一化、凝固化的倾向,注重多方面、多层次地刻划人物性格,能细致如微地揭示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在一些人物形象中出现了美丑并举的矛盾组合,写出了人物性格的丰富性、流动性。第五、在叙事结构上,从线性发展转向网状交织。此前的长篇小说基本上是由一个个故事联结而成,采用的是线性发展的结构形式,而《金瓶梅》则从生活的复杂性出发,发展为网状结构。全书围绕西门庆一家的盛衰史而开展,并以之为中心辐射到整个社会,使全书组成一个意脉相连、情节相通的生活之网,既千头万绪,又浑然一体。第六、在语言艺术上,从说书体语言发展为市井口语。此前长篇小说的语言深受“说话”伎艺影响,《三国志演义》属于半文半白的演义语体,至《水浒传》、《西游记》白话语言日渐成熟,同时也向着规范化和雅驯化的方向发展,而《金瓶梅》却代表了小说语言发展的另一方面,即遵循口语化、俚俗化的方向发展。它运用鲜活生动的市民口语,充满着浓郁淋漓的市井气息,尤其擅长用个性化的语言来刻划人物,神情口吻无不毕肖。

元杂剧的体制特点:熟戏剧形式。 主要特点:

1. 由“四折一楔子”构成;

元杂剧有称北杂剧,是在诸宫调和金院本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成2. 一折里用同一宫调的一套曲子;

3. 楔子的篇幅叫段,一般放在第一折前交代剧情,起“序幕”的作用;

4. 在表演上由一人主唱,如以正旦为主的戏里,只由正旦一人独唱到底,其他角色都不唱,只用旁白。

在金、元之交,北杂剧的创作就已达到相当高的艺术水平,著名的杂剧作家有:白朴、马致远、关汉卿等,多为金入元的文人。

元杂剧,也叫北曲杂剧,是为了与南曲戏文相区别而称。元杂剧每本四折演唱四套宫调不同的曲子,每折用同一宫调的若千曲牌组成套曲,必要时另加\楔子\。所谓楔子,即填补的意思,在第一折之前的楔子,用来交代人物和故事的前因,以引出正戏,相当于开场戏;在折与折之间的楔子,则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相当于过场戏。楔子与折的区别,楔子只用一两支曲调,不必如折那样,必用一套曲调。这种分宫联套体制,既符合事物从发生、发展到转变、结束四个阶段的顺序,同时可以按剧申人物矛盾的开端、发展、高潮、结束来安排情节和场面。有的杂剧作家突破了一本四折的限制。一本杂剧只限一个脚色唱,或正旦,或正末,由正旦主唱的称为“旦本”,由末旦主唱的叫“末本”。其他脚色只能念白。动作和效果称为“科”,凡需演员表演某一动作,剧本上都标明“××科”。元剧使用的曲调全为北曲,比南曲高亢激越。元杂剧的脚色大致可以分为末、旦、净、杂四类。

关汉卿杂剧的剧场性和舞台性:关汉卿杂剧创作的剧场性特征论述:所谓剧场性,是

指戏曲创作符合舞台演出的需要和规律,能取得较好的舞台演出效果,它和主要供文人案头欣赏的案头之戏有本质的区别。关汉卿是中国最早最伟大的戏曲家,因他具有“躬践排场,面敷粉墨,以为我家生活,偶倡优而不辞”的实际演出经验,因而他的戏曲创作呈现出鲜明的剧场性特征,历来为后人所激赏。具体说来,关汉卿杂剧的剧场性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关汉卿在创作杂剧剧本时,注意尽快“如戏”。他一般以洗练的笔触交代戏剧情境与人物关系,把观众的目光聚焦在主要的戏剧矛盾上,从而迅速引起观众看戏的兴趣;像《窦娥冤》,写了窦娥既短促又漫长的20年的人生历程,其前19年风雨和波折,仅在楔子与第一折中几笔带过。当窦娥在第一折刚出场时,蔡婆婆被赛卢医谋杀、又为张氏父子所救的事件已然发生;张氏父子强行入赘蔡家,还要分别娶蔡家婆媳为妻。这一来,窦娥一登场,便面临异常严峻的戏剧情境。守寡的小媳妇如何应付?命运如何?一下子就成为观众极其关注的问题,全剧的主要矛盾也由此逐步展开。(二)、关汉卿在杂剧创作中很注意处理戏剧冲突的节奏,注意场面的冷热调剂,张弛交替;像《蝴蝶梦》第一折写凶顽的蒙古贵族葛彪,三拳两脚打死了王老汉,王氏三兄弟拿住凶徒,却不小心把他把他打死。在元代,法律规定“蒙古人殴打汉儿人,不得还报”;闯下大祸的王氏兄弟命运如何,他们的母亲该让哪一个儿子给葛彪抵命?一下子便成了观众瞩目的事件。当公人押送王氏兄弟到了开封府,戏剧冲突进入炽热阶段时,关汉卿却让审案的包待制假寐做梦,梦见一只大蝴蝶救出了一只陷入蜘蛛网里的小蝴蝶,而对另一只同样坠入网中的小蝴蝶置于不顾;此时包拯顿起恻隐之心,说“你不救,等我救”,并把它救了出来。这一个细节的插入,使紧张的情节稍稍松弛,它展示了包待制心灵的一角,让观众饶有兴味地静观他在得到梦境的启示后臬处理上述棘手的案件。显然冷热场面的交替使剧情的推进显得跌宕多姿,产生深深吸引观众的情节张力。(三)、关汉卿在杂剧创作中,善于设置悬念,从而使他的剧作具有引人入胜的魅力;像《望江亭》

写谭记儿为了解救丈夫,只身奔赴险地。谁也想不到,她竟扮作渔妇,和杨衙内吃酒调笑,乘机赚取了势剑金牌。按说,杨衙内凶残狡诈,心存戒备,不可能轻易让势剑金牌落入他人之手。但他生性好色,看到谭记儿俊俏的模样,逐渐忘乎所以,被灌了几杯迷汤,便糊里糊涂中计,这完全合乎情理。在望江亭上,谭记儿与杨衙内的较量,没有刀光剑影,而于眼去眉来、应对戏耍之间处处暗伏机彀,外松而内紧;观众在看场上热闹的同时,又为女主人公捏一把汗,犹如身历其境一般。(四)关汉卿在杂剧创作中,不但能根据人物的身份、地位、生存环境等选择本色当行的语言,并且人物的语言蕴涵着鲜明的动作性,不但生动活波,并且切合特定的戏剧情境。(此外,在阐述以上各个观点时,应引用具体事例进行说明)

晚明小品文的特点:在晚明文学发展进程中,小品文的创作占据着一席重要的地位,

它代表了晚明散文所具有的时代特色。

(1).顾名思义,小品文体制较为短小精练,与“舂容大篇”相区别。体裁上则不拘一格,序、记、跋、传、铭、赞、尺牍等文体都可适用。(2)晚明小品文内容题材上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趋于生活化、个人化,不少作家喜欢在文章中反映自己日常生活状貌及趣味,渗透着晚明文人特有的生活情调。公安派袁氏三兄弟的作品在这方面具有代表性。如袁宏道的《晚游六桥待月记》,这是一篇赏玩杭州西湖六桥一带春景的游记,篇中不仅描绘了山水花草的美景,游春仕女的艳态,而且点出“花态柳情,山容水意”怡人心目的乐趣。作者将“山僧游客”看作是享受自然美景的对象,显示出清雅闲适的审美情调。 对个人游赏生活的投入和乐于在作品中给予表现,从另一个方面增强了晚明文人在生活中捕捉美、鉴赏美的能力,提高了游赏小品的艺术价值,特别是一些表现自然美景与赏玩情怀的作品在表现手法上更趋雅致、自然。如袁中道《游荷叶山记》写荷叶山晚景,作者抓住梅、竹、柏的色彩对比,渲染自然景致所散发的春天气息,给人以清新幽雅的美感。在表现生活化、个人化情调的游赏之作中,张岱(1597~1679)的作品尤显出色。他的《陶庵梦忆》、《西湖梦寻》。

生活化、个人化的特点,也使晚明小品文往往从平常与细琐处透露出作家体察生活涵义、领悟人生趣味的精旨妙意,情趣盎然。(3)晚明小品文的另一个特点是率真

直露,注重真情实感,不论是描写个人日常生活,表达审美感受,还是评议时政,抨击秽俗,时有胸臆直露之作。张岱《自为墓志铭》以坦露的笔法写出自己年轻时“极爱繁华”的生活经历,且不论这种生活态度的是与非,客观上他在作品中塑造出了一个真我的形象,不带虚浮习气。

晚明小品文创作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一直到本世纪二三十年代。当时周作人曾称赞张岱等人的小品“别有新气象,更是可喜”.

南戏的体制特点:南戏熔歌唱、舞蹈、念白、科范于一炉,表演一个完整的故事。由

于故事情节比较曲折,剧本一般都是长篇,数倍于杂剧。一本南戏长的可达五十多出,短的则为二三十出。如《永乐大典戏文三种》中,《张协状元》长达五十三出,《宦门子弟错立身》最短,只有十四出。一般在第一出前有四句“题目”,概括介绍剧情大意。 南戏运用南方曲调,韵律、宫调均无严格规定。乐器以鼓板为主。南曲柔媚婉转的特点

使南戏更适于演唱情意缠绵、脂粉气较重的故事。温州南戏形成后,在东南沿海各地传播,由于各地方俗唱的不同,又逐渐形成了不同的南曲声腔,如海盐腔、余姚腔、弋阳腔、??山腔。

南戏的脚色主要有生、旦、净、末、丑、外、贴等七种,演唱的方式比较自由,富于变化,各种上场的角色都可以唱,有独唱、对唱、轮唱、合唱等。这种演唱方式比杂剧一人主唱的形式要合理得多,更有利于表达复杂的故事内容和人物性格。

明代诗文流派:、1明代初年有成就的是经历元末社会动乱的作家,如宋濂、刘基、

高启等,他们的创作对纤丽的文风有所改变。

2、永乐以后,占统治地位的是“台阁体”。以“三杨”为代表,歌功颂德,粉饰太平。表面雍容典雅,实则空疏呆板,只有于谦诗歌例外。

3、明中叶以后,反对台阁体的是“前后七子”的文学复古运动。他们反对文章空洞无物是对的,但一味摹拟、复古,则走上了形式主义道路。

4、针对“前后七子”复古倒退的主张,崛起了“唐宋派”,他们也主张学古,但又主张要有时代性,“自为其言”,“直抒胸臆”,其中以归有光的创作最为突出。

5、向复古主义发起猛攻的是深受李贽影响的以“三袁”为代表的公安派。公安派反对摹拟,主张“独抒性灵”。他们的诗文,清新俊逸,语言“宁今宁俗”,尤其是传状、书简、游记、笔记,真情畅达,对晚明及以后的小品,取得了几乎支配性的影响。缺点的题材狭窄,有时失之浅薄俚率。

6、明末,出现了一些文社组织,“复社”、“几社”的活动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也有些作家兼擅众长,以张岱最为出色。

明代汤沈之争的主要问题:明万历朝,戏曲界同时出现了汤显祖和沈璟两位大家。

他们之间,在戏曲创作及其有关理论问题上,存在着尖锐的分歧,甚至达到针锋相对的地步。后人称之为“汤沈之争”。 代戏曲文学流派。其领袖人物是吴江(今江苏吴江)人沈璟。向来认为属于此派的曲家有顾大典、吕天成、卜世臣、王骥德、叶宪祖、冯梦龙、沈自晋、袁于令、范文若、汪廷讷、史□等。沈璟戏剧理论的主要内容是要求作曲“合律依腔”,语言“僻好本色”。他编纂《南九宫十三调曲谱》,厘定曲谱、规定句法,注明字句的音韵平仄,给曲家指出规范。沈□的理论和吴江派诸作家的实践,对于扭转明初骈俪派形成的脱离舞台实际、崇尚案头剧的不良风气,起了积极的作用。但沈璟过分强调音韵格律,主张宁肯“不工”,也要“协律”。他提倡戏曲语言要“本色”,原本意在反对明初的骈俪颓风,但由于他把“本色”狭窄地理解为只是采用“俗言俚语”、“摹勒家常语”,也产生了弊病。沈璟等人与汤显祖于万历年间曾经在创作方法上有过一场为时不短的激烈争论。由于吴江派的革新主张主要体现在形式上而不是在内容上,因此,这种革新的影响和意义就远逊于临川派,甚至为后人诟病。

搜索更多关于: 古代文学史简答论述整理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 四大奇书 ” 在所属的各类题材的小说中独占鳌头:《三国演义》是小说史上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也是历史小说的典范;《水浒传》既是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的作品,也是一部英雄传奇的典范;《西游记》(吴承恩)既是第一部长篇神魔小说,也是一部神魔小说的典范;《金瓶梅》既是第一部写世情的小说,也是第一部由文人独力创作的小说。 为什么《金瓶梅》是我国长篇小说的里程碑?主要从成书模式、题材开拓、创作主旨、形象塑造、网状结构、俚俗语言六个方面去阐述] 作为一部具有近代意味的现实主义文学巨著,《金瓶梅》是中国古代小说发展的里程碑。它突破了中国长篇小说的传统模式,在艺术上较之此前的长篇小说有了多方面的开拓和创新,为中国古代小说的演进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第一,《金瓶梅》是与过去的“世代累积型”不同的第一部“个人独创型”长篇小说。它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进入了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