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规范及要求
附件1
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 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规范化要求
论文不得有抄袭现象,一旦经学部审查发现,立即作废。而且根据相关程度作出处罚。
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作为一种学习、实践、探索和创新相结合的综合教学,是对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本专业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核,是学习深化和提高的重要过程;也是衡量学院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重要评价内容。
为了保证我院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特提出《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规范化要求》。
一、文档范围及归档要求
(一)文档材料范围 1.论文文稿。
包括:(1)封面,(2)论文目录,(3)中文摘要(含关键词),英文摘要(含关键词),(5)毕业设计(论文)正文,(6)注释与参考文献,(7)致谢,(8)附录,(9)其他辅助资料。
2.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书书。
3.毕业设计(论文)指导资料。包括进展情况记录、文献综述及外文参考文献翻译、设计(论文)成绩评定、设计(论文)答辩及评审等。
(二)归档要求
1.论文文稿(1)~(9)按顺序装订成1册;
2.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书书分别装订成册; 3.毕业设计(论文)指导资料装订为1册;设计图纸不要求装订。 以上材料统一归入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资料袋保存。
二、文档材料的写作规范
(一)设计(论文)文稿的规范要求
设计说明书(论文)应包括封面、目录、题目、中文摘要与关键词、英文题目、英文摘要与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附录和致谢等部分。
1.封面
采用学院规定的统一格式的封面,按要求填写论文题目、作者姓名、所在学部(系)、专业、指导教师等内容。
10
2.目录
目录独立成页,包括论文中全部章、节的标题,一般列到2-3级标题,文字表述与正文一致,并标明页码。
3.题目
论文题目要简明、具体、确切,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外文题目不超过15个实词),必要时可加副标题。题目中应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缩略语、字符、代号以及结构式和公式,中间不使用标点。
4.中文摘要(含关键词)
中文摘要应简捷明了,字数为300字左右。内容包含本项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目的、意义、研究方法、研究过程、研究成果及结论、关键词等。突出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中具有创造性成果和新见解部分。
关键词是供检索用的主题词条,应采用能覆盖论文主要内容的通用技术词条,一般是3~6个,关键词之间以分号分隔开。
5.外文摘要(含关键词)
外文应有论文题目、作者、指导教师,外文摘要、关键词内容应与中文一一对应,要求用词准确、语法规范、意思完整。
6. 毕业设计(论文)正文
毕业设计(论文)总字数要求不少于10000字(专科不少于8000字),理工及特殊专业为6000字以上,文科8000字以上,毕业设计总字数为10000字以上。专科学生可适当降低。
正文一般由标题、主体部分、表格、图和公式五个部分构成。 写作内容可因课题的性质不同而变化。一般可包括:
(1)前言(或取名引言、序等)。说明本设计(论文)课题的来源、目的、意义、应解决的主要问题及应达到的技术要求;简述本课题在国内外发展概况及存在的问题,属设计的还应说明设计的指导思想。
(2)方案(方法)论证。说明设计原理(方法思路)并进行方案(方法)选择,阐明为什么要选择这个设计方案(方法)(包括各种方案(方法)的分析、比较)以及所采用方案(方法)的特点。(3)过程(设计或实验)论述。指作者对自己的研究工作的详细表述。要求论理正确、论据确凿、逻辑性强、层次分明、表达确切。(4)结果分析。对研究过程中所获得的主要数据、现象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得出结论或推论。(5)结论或总结。对整个研究工作进行归纳和综合,阐述本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开展研究的见解和建议。
毕业设计(论文)的正文章节序号可选用以下三种形式:
第一种(文法经管类专业论文):一、二、三、…;(一)(二)(三)…;1. 2. 3.…;(1)(2)(3)…;① ② ③…。
第二种(理工类专业论文):第一级:1 、2、 3…;第二级:1.1、1.2、1.3、…;
11
第三级:1.1.1、1.1.2、1.1.3、…。
第三种(毕业设计使用):
毕业设计的正文内容较多,应按结构顺序编写,论文目录和内容书写按章、节、小节编排,具体格式可参照如下:
第一章 ××× 1.1 ××× 1.1.1 ××× 1.1.2 ××× (1) ××× (2) ××× 1.2 ××× 1.2.1 ××× 1.2.2 ××× ……
第二章 ××× 2.1 ××× 2.1.1 ××× 2.1.2 ××× ……. 7.设计图纸
图纸要求图面整洁,布局合理,线条粗细均匀,圆弧连接光滑,尺寸标注规范,文字注释必须使用工程字书写。原则上要求学生使用计算机绘图;曲线图表要求所有曲线、图表、线路图、流程图、程序框图、示意图等不准徒手画,必须按国家规定标准或工程要求采用计算机或手工绘制;图号按章序编号,如图3-2为第三章第二图。如果图中含有几个不同部分,应将分图号标注清楚,并在图题下列出各部分内容。
8.参考文献(采用文尾注)
正文中按引用顺序在参考文献出处的文字右角上用[ ]标明,正文中[]中序号(为阿拉伯数字),应与文尾注中序号一致。参考文献中应包含一定的外文文献,参考文献一般不少于15篇。
常用参考文献编写规定如下:
著作图书类文献——[序号]著者.书名[M].版次.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为阿拉伯数字)
翻译图书类文献——[序号]著者.书名[M].译者.版次.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学术期刊类文献——[序号]作者.题名[J].刊物名. 出版年,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12
学术会议类文献——[序号]作者.题名.编者名.会议名称,会议地址,年份。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学位论文类文献——[序号]作者.学位论文题目.学校及学位论文级别.答辩年份:起止页码
报纸文献——[序号]作者.文章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在线文献——[序号]作者.文章名[EB/OL].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
9.致谢
致谢应以简短的文字对在课题研究和论文撰写过程中曾直接给予帮助的人员(如指导教师、有关领导及其他人员或单位)表示自己的谢意,这不仅是一种礼貌,也是对他人劳动的尊重。
10.附录
主要列入正文过分冗长的公式推导;研究方法和技术更深入的叙述;以备查读方便所需的辅助性工具或表格;重复性图表;使用的主要符号的意义、单位、缩写、程序全文及说明等。附录可采用“附录1”、“附录2”或“附录一”、“附录二”等序号格式。
(二)其他技术规范 1.名词术语
科技名词术语及设备、元件的名称,应采用国家标准或部颁标准中规定的术语或名称。标准中未规定的术语要采用行业通用术语或名称。全文名词术语必须统一。一些特殊名词或新名词应在适当位臵加以说明或注解。
采用英语缩写词时,除本行业广泛应用的通用缩写词外,文中第一次出现的缩写词应该用括号注明英文全文。
2.物理量名称、符号与计量单位 (1)物理量的名称和符号
物理量的名称和符号应符合GB3100~3102-86的规定。论文中某一量的名称和符号应统一。
(2)物理量计量单位
物理量计量单位及符号应按国务院1984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及GB3100~3102-86执行,不得使用非法定计量单位及符号。计量单位符号,除用人名命名的单位第一个字母用大写之外,一律用小写字母。
非物理量单位(如件、台、人、元、次等)可以采用汉字与单位符号混写的方式,如“万t〃km”。
文稿叙述中不定数字之后允许用中文计量单位符号,如“几千克至1000kg”。 表达时刻时应采用中文计量单位,如“上午8点45分”,不能写成“8h45min”。 3.外文字母的正、斜体用法
13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