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城市设计概论考试重点 - 图文

城市设计概论考试重点 - 图文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4 2:19:46

1. 并非从城市道路网设计开始,而是先确定了华盛顿中心区主要建筑物和广场的设计。 2. 除主轴线外,从城市中心有若干条放射型大道斜穿过整齐的方格网状城市街区,与散布

于城市其他各处的纪念性地标相连,使巴洛克式的放射型大道和整齐的城市格网叠加在一起,进一步强化华盛顿城市秩序感与逻辑性。

3. 认真借鉴欧洲其他城市规划建设经验,合理利用华盛顿地区特定的地形,地貌,河流,

方位和朝向。

4. 在城市设计中充分考虑自然生态要素的运用。

5. 总体来说,成功运用巴洛克城市的设计思想与手法设计出了一个堪称伟大的首都,使其

具有宏伟壮丽的巴洛克规划的一切特点但又进行了创造性的改进,当然也不可避免地造成城市用地的浪费。

堪培拉规划有以下几个特点:

1. 将宏伟壮观的巴洛克式轴线系统与基地周围的山峦和水面巧妙的结合。

2. 城市空间骨架是依据国会山,安斯利山和黑山几个山峦之间景观轴线确定的。形成以自然山峦和水体为主角的、开阔的城市空间结构,城市各功能区和主要交通干线掩映于山水绿化之中。“将首都尊严和花园城市生活结合在一起”

3. 其轴线体系中,空间的主角不是宏伟的建筑而是自然山峦和水体,因此,尽管轴线体系和路网有些呆板和图案化,但由于自然山水穿插平添了灵气,增加了生动感,使它仍为实际的城市建设留下了成功创造城市景观的灵活空间。 4.开创了一个生态式巴洛克先例,将城市空间主角让位于自然山水,用山轴水轴来构建城市空间体系,这种先进的城市设计思想对后世城市建设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试述下列人物生平,主要理论及代表作品(著作) (一)I.霍华德

在19世纪末英国社会活动家霍华德,E.提出的关于城市规划的设想,20世纪初以来对世界许多国家的城市规划有很大影响。 埃比尼泽·霍华德(Ebenezer Howard)是20世纪城市规划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历史性人物。他了解、同情贫苦市民的生活状况,针对当时大批农民流入城市,造成城市膨胀和生活条件恶化,于1898年出版《明天——一条通向真正变革的和平之路》(1902年改名为《明日的田园城市》)。

他提出建设一种新型的“田园城市”,把农村和城市的优点结合起来,并用这一系列田园城市来形成反吸引体系,把人口从大城市吸引出来,从而解决大城市中的种种问题。田园城市实质上是城和乡的结合体。其含义:田园城市是为健康﹑生活以及产业而设计的城市,它的规模能足以提供丰富的社会生活,但不应超过这一程度;四周要有永久性农业地带围绕,城市的土地归公众所有,由一委员会受托掌管。

霍华德对田园城市的规模、布局、空间结构、公共设施等等都做了详细的规定。总的来说,他是用“疏散”的方法以求达到“公平”的目标,使得“城乡协调 、均衡发展”,并通过“人类向自然的回归”,最终建立新型的、良好的社会经济关系。霍华德提出“田园城市”设想,并身体力行,亲自实践。霍华德於1899年组织田园城市协会,宣传他的主张。并在伦敦郊区建设了两座型城镇——1902年的莱切沃斯和1919年的韦林。 田园城市的设想

霍华德设想的田园城市包括城市和乡村两个部分。城市四周为农业用地所围绕;城市居民经常就近得到新鲜农产品的供应;农产品有最近的市场,但市场不只限於当地。田园城市的居民生活于此,工作于此。所有的土地归全体居民集体所有,使用土地必须缴付租金。城市的

收入全部来自租金;在土地上进行建设﹑聚居而获得的增值仍归集体所有。城市的规模必须加以限制,使每户居民都能极为方便地接近乡村自然空间。

霍华德还设想,若干个田园城市围绕中心城市,构成城市组群﹐他称之为“无贫民窟无烟尘的城市群”。中心城市的规模略大些,建议人口为58000人,面积也相应增大。城市之间用铁路联系。 田园城市的影响

霍华德针对现代社会出现的城市问题,提出带有先驱性的规划思想;城市规模﹑布局结构﹑人口密度﹑绿带等城市规划问题,提出一系列独创性的见解,是一个比较完整的城市规划思想体系。田园城市理论对现代城市规划思想起了重要的启蒙作用,对後来出现的一些城市规划理论,如“有机疏散”论﹑卫星城镇的理论颇有影响。40年代以後,在一些重要的城市规划方案和城市规划法规中也反映了霍华德的思想。 (二)L.芒福德

刘易斯·芒福德(Lewis Murnford) ——美国著名的城市理论家、社会哲学家。(人本主义城市规划理论家)1895年出生于美国纽约长岛符拉兴镇。1914年开始接受著名生物学家、教育家、城市与区域规划科学的先驱之一帕特里克·格迪斯的启蒙影响。1938年发表《城市文化》一书,从此享誉世界。这是芒福德关于城市问题的一本重要理论著作,书中全面论述了城市发展和文化发展互为因果的关系,被西方誉为城市区域规划的圣经。他在其中写道:“城市是文化的容器,专门用来储存并流传人类文明的成果。储存文化、流传文化和创造文化,这大约就是城市的三个基本使命。”他强调城市规划的主导思想应重视各种人文因素,从而促使欧洲的城市设计重新确定方向。

刘易斯·芒福德Lewis Mumford的巨著《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着重从人文科学的角度系统地阐述了城市的起源和发展,并展望了远景。不仅详尽叙述了城市在各个历史时代的形式和功能,尤其可贵的是,它大胆而生动地从生物学、社会学、宗教学、政治学、经济学和文化方面描述和分析人类自身因依托了城市的进化而实现自身进化的共同成长过程。

1、城市观:

芒福德认为,城市,无论在物质上还是在精神上都是人类文化的沉积。因而,他始终倾注全力于研究文化和城市的相互作用。他的两部力作《城市文化》和《城市发展史》都集中反映了这一思想。他认为:城市是大地的产物。乡村生活的每一个方面都影响着城市。牧人、樵夫、采矿者的知识通过城市精化为人类历史中的持久要素:纺织品、奶油、护城河、堤坝、管乐器、车床、金属、珠宝??最终都成为城市生活的内容。

城市是时间的产物。在城市中,时间变成可见的东西。时间结构上的多样性使城市部分避免了当前的单一刻板管理以及仅仅重复过去的一种韵律而导致的未来的单调.通过时间和空间的复杂融合,城市生活就像劳动分工一样具有了交响曲的特征:各色各样的人才,各色各样的乐器,形成了宏伟的效果,无论在音量上还是音色上都是任何单一乐器无法实现的。城市起因于人类的社会需要,并使这些需要的表达方式和方法变得更强烈。在城市中,外来的力量和影响相互交融,它们的冲突和协调对于推进城市的发展都一样重要。根据他对西方城市的考察、研究,他把城市的发展概括为6个阶段:原始城市、城邦村庄、中心城市、巨型城市、专制城市、死城。

他认为,如果说今天的社会已经瘫痪,这不是因为没有改变的手段,而是因为没有明确盯目标。没有目标,就没有方向,没有一致,也就没有有效的实际行动。要重构大城市仅靠制定当地的交通规划或建筑法规等等是不够的,必须改变大城市的基本经济模式:必须制止人口增长,制止建成区的不断蔓延,制止难以控制的巨大和不合理的“宏伟”。城市最好的经济模式是关心人和陶冶人。显然,他把不同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的城市交错编纂成一个统一的城

市发展阶段系统,有脖于历史现实。但是,芒福德对城市的许多论述还是相当精辟的,使我们深受教益。 2、区域观

芒福德认为,人类社会和自然界有机体一样,必须和周围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在供求上积极地相互平衡,才能持续发展。芒福德通常把城市社区赖以生存的环境称为区域。他认为,所谓区域,作为一个独立的地理单元是既定的;而作为一个独立的文化单元则部分是人类深思熟虑的愿望和意图的体现。因而,这里所说的区域也可称为人文区域(humanregion),它是地理要素、经济要素和文化要素的综合体。城市是区域个性的集中体现。 区域之间的边界是渐变的,人类相互交往的现实会摧毁自然实体界限,减少甚至完全克服物质障碍。芒福德指出,要划分这种区域,不能仅着眼于寻求它的周边范围,而是要研究它的中心。人类的文化表明,城市的引力范围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地理因素。城市的活动有赖于区域的支持,区域的发展取决于城市的推动。

刘易斯?芒福德说,真正有效的城市规划必定是区域规划,是将城乡作为一个整体统一考虑的规划。 3、规划观

芒福德认为,城市和区域构成一个完整的有机生态系统。因而,在进行城市规划和区域规划时,必须认真研究这一生态系统,作出科学的分析,提出实事求是的措施,切忌形式主义。基于这种认识,芒福德严厉批判了巴洛克城市规姗的错误。他指出,巴洛克城市,实际上是一具炫耀君主统治的表演场。芒福德认为,正确的规划首先要弄清现状,牢牢抓住所有能适应人类需要的地理、经济要素。 (三)P.格迪斯

帕特理克·格迪斯(1854~1932年):自1883年至1919年这位苏格兰的生物学家最早注意到工业革命、城市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进行了人类生态学的研究人与环境的关系,以及决定现代城市成长和变化的动力。他重视人们对城市的多样化要求,强调公众参与和必须把城市变成一个活的有机体。他还创造了“城市科学”这一术语,力求在实际的和可能的适用和美的意义上发挥每个地方的最大作用。格迪斯强调城市和区域之间不可分创的联系。把毕生的主要精力用于在世界各地举办城市展览会,以调动群众关心本地环境建设的积极性。 他把生物学、社会学、教育学和城市规划学融为一体,超越其时代,以一种崭新的视角来研究我们居住的城市。1912~1915年,格迪斯撰写了成名之作《演变中的城市》,他指出研究城市及其演变的目的,不仅在于追溯它的过去,更重要的是通过变幻不定的现象去预见它的未来。他告诫人们在研究城市是必须整体地、动态的去看问题。此书的贡献在于牢固地把规划建立在研究客观现实的基础之上,即周密分析地域环境的潜力和限度对于居住地的布局形式与地方经济体系的影响关系,强调把自然地区作为规划的基本构架,格迪斯的历史贡献是他首创了区域规划的综合研究,这是他成为西方城市科学走向综合的奠基人。他首次提出以人文地理学提供绘画的基础,他指出工业的集聚和经济规模的扩大,已经造成一些地区的城市发展显著地集中 ,这些地方,城郊的发展造成了一种趋势。使城镇结合成更巨大的城市集聚区或称组合城市。在这种条件下,城市规划即成为城市地区的规划,把城市和乡村的规划都纳入进来,即包括若干城镇和它们四周的影响范围。 (四)L.柯比西埃

柯布西耶一反自空想社会主义与霍华德以来的城市分散主义思想,承认和面对大城市的现实,并不反对大城市和现代化的技术力量,主张用全心的规划和建筑方式改造城市。他的关于城市规划的理论,被称为“城市集中主义”,其中心思想包含在两部重要著作中:1922年发表的《明日的城市》和1933年发表的《阳光城》。他假想了一个规划平面图,规划的中心思想是疏散城市中心、提高密度、改善交通、提供绿地、阳光、空间。1925年他还提出了

巴黎改建的新设想方案,即伏埃森规划,地面完全开敞,可自由布置高速道路、咖啡馆、商店等。

他于1922年巴黎秋季美术展做了一个理想城市方案,这个方案展示了它对现代城市的伟大设想。柯布西耶在这个规划中最全面的体现了其技术理性的思想:

(1)市中心24栋摩天大楼是城市的心脏,是办公地点,运用一切手段管理着整个城市和国家。(2)道路交通。柯布西耶认为,高效便捷的交通和通讯是现代城市的生命,城市的活力来自交换,交换思想、交换信息、交换知识和才智、交换工作。(3)绿化和城市空间艺术。考虑到居民闲暇时间需要很好的安排,市中心绿地中设计了很多文化服务设施,他试图将更个城市设计成一座大花园,有大片的公园绿地,所有建筑都坐落在绿树花丛之中。对于城市空间艺术,他反对传统式的街道和广场,而追求人工和自然的有机结合。他所设计的城市格局有严谨的城市格网和大片绿化组成,绿化空间中负有雕塑感的摩天楼群是几何形体之间些天与均衡的体现。这一切与他的立体主义和理性绘画作品一样,是一种纯粹的美,体现了空间与时间、空间与运动这样一种现代艺术观。

在1930年布鲁塞尔国际现代建筑会议上,他又提出了“光明城”的规划,进一步表达他的城市设计思想。在光明城里,他延续了其前期城市设计思想,创造了一座以高层建筑为主的,包括一整套绿色空间和现代化交通系统的城市。建筑的底层架空,全部地面均由行人支配,建筑物顶设有花园,地下通地铁,居住建筑位置处理得当,形成宽敞、开阔的城市空间。 他的城市规划观点主要有四: (1)他认为传统的城市,由于规模的增长和市中心拥挤程度的家具已经出现功能性的老朽,需要通过技术改造以完善它的集聚功能。

(2)关于拥挤的问题可以用提高密度来解决。就局部而论,采取大量性的、高层建筑的形式能取得很高的密度,但同时在这些高层建筑周围又将会腾出很高比例的空地。他认为摩天大楼朝气蓬勃、坚固、雄伟和反映时代精神。

(3)主张调整城市内部的密度分布。降低市中心区的建筑密度与就业密度,以减弱中心商业区的压力和使人流合理地分布于整个城市。

(4)它论证了新的城市布局形式可以容纳一个新型的、高效率的城市交通系统。这个系统由铁路和人车完全分离的高架道路结合起来,布置在地面以上。 (五)I(伊利尔).沙里宁

沙里宁于1942年在《城市:它的发展、衰败与未来》一书中指出“城镇建筑——利用城市设计的过程,是要使城市社区得到有机的秩序,并且在这些社区发展时是有机秩序保持其生机,这种过程基本上同自然界任何活的有机体的生长过程相似。那么,我们完全可以依照对一般的有机生命体的原则警醒研究”。如果细胞之间表现和相互协调的能力足以维持有机秩序时,就会有生命和生命的发展;反之,衰退与死亡就将开始。按照这些基本原则,追溯一下过去城镇发展的过程,我们就知道这些发展之所以成功或失败的根本原因,那么我们也就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有机疏散理论:1918年芬兰建筑师(伊利尔).沙里宁为缓解由于城市机能过于集中产生的弊病,提出了有机疏散理论,这在当时是一种有关城市发展及其布局结构的新的理论。 他建议有必要为西方近代衰退的城市找出一种改造的方法,使城市逐步恢复合理的秩序,既符合人类工作与交往的要求,又不脱离自然,使人们居住在一个城市和乡村有优点兼备的环境中,他认为,城市作为一个机体,是和生命有机体的内部秩序一致的,不可能听其自然地凝成一大块,而要把城市的人口和工作岗位分散到可供合理发展的离开中心的地域上去。 他认为重工业不应该安排在中心城市的位置上,轻工业也应该疏散出去。这些腾出来的大面积用地应用以开辟绿地。个人日常的生活和工作,即“日常的活动”可作集中的布置,不经常的“偶然活动”则作分散的布置。

搜索更多关于: 城市设计概论考试重点 - 图文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1. 并非从城市道路网设计开始,而是先确定了华盛顿中心区主要建筑物和广场的设计。 2. 除主轴线外,从城市中心有若干条放射型大道斜穿过整齐的方格网状城市街区,与散布于城市其他各处的纪念性地标相连,使巴洛克式的放射型大道和整齐的城市格网叠加在一起,进一步强化华盛顿城市秩序感与逻辑性。 3. 认真借鉴欧洲其他城市规划建设经验,合理利用华盛顿地区特定的地形,地貌,河流,方位和朝向。 4. 在城市设计中充分考虑自然生态要素的运用。 5. 总体来说,成功运用巴洛克城市的设计思想与手法设计出了一个堪称伟大的首都,使其具有宏伟壮丽的巴洛克规划的一切特点但又进行了创造性的改进,当然也不可避免地造成城市用地的浪费。 堪培拉规划有以下几个特点: 1. 将宏伟壮观的巴洛克式轴线系统与基地周围的山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