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 系解思考题答案(标准版).doc -

- 系解思考题答案(标准版).doc -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7 10:05:49

4. 内侧丘系、三叉丘系、脊髓丘系的性质、来源、功能各如何?

答:●内侧丘系为感觉性,由薄束核和楔束核发出的纤维交叉至对侧形成,传导躯干和四肢的深感觉

及精细触觉。●三叉丘系为感觉性,由三叉神经脑桥核和脊束核发出的纤维交叉至对侧形成,传导头面部的浅感觉。●脊髓丘系为感觉性,由脊髓丘脑侧束和脊髓丘脑前束行至脑干合并而成,传导躯干和四肢的浅感觉(除精细触觉)。

5. 皮质脊髓束、皮质核束的性质、功能各如何?

答:●皮质脊髓束为运动性,支配躯干和四肢骨骼肌的随意运动。

●皮质核束为运动性,支配头面部骨骼肌的随意运动。

6. 名词解释:

① 锥体交叉 Decussation of pyramid:皮质脊髓束行至延髓的锥体下端,大部分纤维交叉到对侧,

此交叉称锥体交叉。 ② 菱形窝 Rhomboid fossa:位于延髓和脑桥背面,呈菱形,由延髓和脑桥内的中央管敞开而成,

构成第四脑室底。内有面神经丘、舌下神经三角、迷走神经三角、前庭区、听结节等结构。 ③ 内侧丘系交叉 Decussation of medial lemniscus:薄束核和楔束核发出的纤维在延髓交叉至对

侧,此交叉称内侧丘系交叉。 ④ 斜方体 Trapezoid body:蜗神经核发出的纤维横行越边到对侧,此处纤维称斜方体。 ⑤ 锥体束 Pyramidal tract:由大脑皮质中央前回及中央旁小叶前部细胞发出的轴突组成,包括皮

质脊髓束和皮质核束,支配全身骨骼肌运动。 ⑥ 脑干网状结构Reticular formation of brain stem:脑干内胞体散在、纤维交错、分布宽广、功能

复杂的区域。具有调节躯体运动、调节内脏活动、影响大脑皮质等功能。

小脑和间脑

1. 小脑外形怎样?如何分叶与分区?

答:●小脑外形:上面平坦,下面中部凹陷,中间部称小脑蚓,两侧称小脑半球,下面中线两侧隆起

称小脑扁桃体。分叶:前叶、后叶、绒球小结叶。分区:前庭小脑(原小脑)、脊髓小脑(旧小脑)、大脑小脑(新小脑)。

2. 小脑通过什么结构与脑干相连?小脑机能如何?

答:●小脑通过小脑上脚、小脑中脚、小脑下脚与脑干相连。

●机能:维持身体平衡、调节肌肉张力、协调肌肉运动。

3. 丘脑腹后内、外侧核各接受什么纤维?发出纤维至何处?功能如何?

答:●腹后内侧核接受三叉丘系和味觉纤维,发出纤维组成丘脑中央辐射,投射到中央后回下部。传

导头面部浅感觉及味觉。●腹后外侧核接受内侧丘系和脊髓丘系纤维,发出纤维组成丘脑中央辐射,投射到中央后回中上部和中央旁小叶后部。传导躯干和四肢的深浅感觉

4. 下丘脑外形怎样?内部主要核团有哪些?功能如何?

答:●外形可见:视交叉、视束、灰结节、漏斗、垂体、乳头体。

●主要核团:视上核、室旁核、漏斗核、乳头体核。

●功能:参与调节体温、内分泌、水盐平衡、摄食活动、生殖活动、情绪活动、昼夜节律等。

- 17 -

5. 名词解释:

① 小脑扁桃体 Tonsil of cerebellum:位于小脑下面,靠近枕骨大孔,颅内压增高时,小脑扁桃体

可嵌入枕骨大孔,形成小脑扁桃体疝,压迫延髓,危及生命。

② 第三脑室 Thiord ventricle:位于丘脑和下丘脑间,为矢状位狭窄间隙。内含脑脊液。与侧脑室

和第四脑室相通。

③ 第四脑室 Fourth ventricle:位于延髓、脑桥和小脑之间,呈四棱锥体形。内含脑脊液。与第三

脑室、蛛网膜下隙及脊髓中央管相通。

④ 内侧膝状体 Medial geniculate body:位于丘脑后方,接受下丘臂的纤维,传导听觉。 ⑤ 外侧膝状体 Lateral geniculate body:位于丘脑后方,接受视束的纤维,传导视觉。

端 脑

1. 基底核包括哪些?何谓纹状体?有何功能?

答:●基底核包括:豆状核、尾状核、屏状核和杏仁体。

●豆状核和尾状核合称纹状体。纹状体分新纹体(尾状核+壳)和旧纹状体(苍白球)。 ●功能:调节肌肉张力,调整运动姿势,参与学习记忆。

2. 端脑分几叶?侧脑室的位置、分部及交通如何?

答:●端脑分五叶:额叶、顶叶、枕叶、颞叶、岛叶。

●侧脑室位于大脑半球内。分四部:中央部、前角、后角、下角。交通:借室间孔通第三脑室。

3. 第一躯体运动区、第一躯体感觉区、视觉区、听觉区各位于何处?有何特点?

答:●第Ⅰ躯体运动区(4、6区):中央前回和中央旁小叶前部。

第Ⅰ躯体感觉区(3、1、2区):中央后回和中央旁小叶后部。 特点:左右交叉管理;投影上下颠倒(头正);功能决定面积。 ●视觉区(17区):距状沟周围皮质。特点:接受双眼同侧半视网膜冲动。 ●听觉区(41, 42区):颞横回。 特点:接受双耳的冲动。

4. 语言中枢包括哪些?各位于何处?

答:●运动性语言中枢(说话中枢,Broca区):额下回后部(44, 45区)。

●听觉性语言中枢(听话中枢):颞上回后部(22区)。 ●视觉性语言中枢(阅读中枢):角回(39区)。 ●书写中枢:额中回后部(8区)。

5. 内囊位于何处?分部及主要结构如何?一侧内囊损伤有何表现?

答:●位置:丘脑、豆状核、尾状核之间。

●分部和结构:● 内囊前肢: 丘脑前辐射+额桥束。● 内囊膝: 皮质核束。

● 内囊后肢: 皮质脊髓束,丘脑中央辐射,视辐射,听辐射,顶枕颞桥束。

●一侧内囊损伤→ “三偏征” :对侧偏瘫(锥体束受损);对侧偏感(丘脑中央辐射受损);

对侧偏盲(视辐射受损)。

6. 名词解释:

① 胼胝体 Corpus callosum:连合左、右大脑半球新皮质的纤维,广泛联系额叶、顶叶、枕叶和

颞叶。分为胼胝体嘴、膝、干和压部。

② 边缘叶 Limbic lobe:由扣带回、海马旁回、海马、齿状回、隔区等组成。是内脏活动中枢。

- 18 -

③ 边缘系统 Limbic system:由边缘叶加杏仁体、下丘脑、背侧丘脑等共同组成。与内脏调节、

情绪反应、性活动、学习记忆等密切相关。

④ 海马结构 Hippocampal formation:由海马和齿状回构成。与内脏活动功能有关。

脊神经

1. 脊神经的组成、性质、成分、分布各如何?

答:●组成:由前根和后根汇合而成。性质:混合性。

●成分及分布:躯体感觉纤维,传导躯干和四肢的深浅感觉;内脏感觉纤维,传导内脏、心血管和腺体的感觉;躯体运动纤维,支配躯干和四肢骨骼肌运动;内脏运动纤维,支配心肌、平滑肌运动,控制腺体分泌。,

2. 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各分布于何处?损伤后有何表现?

答:●正中神经分布于:前臂前群肌(6块半),鱼际(除拇收肌),第1、2蚓状肌;手掌桡侧2/3

皮肤,桡侧3个半指掌面及中远节指背面皮肤。损伤后:前臂不能旋前,不能对掌,屈指屈腕能力下降,出现“猿手”,相应区域皮肤感觉障碍。

●尺神经分布于:尺侧腕屈肌,指深屈肌尺侧半,小鱼际,拇收肌,骨间肌,第3、4蚓状肌;手掌尺侧1/3皮肤,尺侧1个半指掌面皮肤,手背尺侧半及尺侧2个半指背面皮肤。损伤后:拇指不能内收,屈指屈腕能力下降,出现“爪形手”, 相应区域皮肤感觉障碍。

●桡神经分布于:臂、前臂后群肌,肱桡肌,臂、前臂后皮肤,手背桡侧半及桡侧2个半指背面皮肤。损伤后:不能伸肘,不能伸腕,不能伸指,前臂旋后能力下降,出现“垂腕症”,相应区域皮肤感觉障碍。

3. 膈神经、腋神经、肌皮神经的来源及分布各如何?

答:●膈神经发自颈丛,主要分布于膈、心包、胸膜、部分腹膜、肝、胆等。

●腋神经发自臂丛,主要分布于三角肌和小圆肌、肩部和臂外上部皮肤。 ●肌皮神经发自臂丛,主要分布于肱二头肌、肱肌、喙肱肌、前臂外侧皮肤。

4. 前臂旋前、旋后;手掌、手背皮肤各由何神经分布?

答:●前臂旋前功能由正中神经支配。旋后功能由桡神经和肌皮神经支配。

●手掌面皮肤由正中神经和尺神经分布。手背面皮肤由桡神经和尺神经分布。

5. 股神经、闭孔神经的来源及分布如何?

答:●股神经发自腰丛,主要分布于股四头肌和缝匠肌、大腿前面皮肤、小腿内侧面及足内侧缘皮肤。

●闭孔神经发自腰丛,主要分布于大腿内收肌群、大腿内侧面皮肤。

6. 坐骨神经、胫神经、腓总神经各分布于何处?损伤后有何表现?

答:●坐骨神经主干分布于股二头肌、半腱肌和半膜肌。损伤后:髋关节不能伸,屈膝能力减弱,小

腿及足瘫痪,相应区域皮肤感觉障碍。

●胫神经分布于小腿后群肌和足底肌、小腿后面及足底皮肤。损伤后:足不能跖屈,内翻减弱,出现“钩状足” ,相应区域皮肤感觉障碍。

●腓总神经分布于小腿前群肌和外侧群肌、足背肌、小腿外侧皮肤、足背和趾背皮肤。损伤后:足不能背屈,趾不能伸,出现“马蹄内翻足”和“跨越步态”,相应区域皮肤感觉障碍。

7. 足内翻、外翻功能各由何神经支配?

- 19 -

答:●足内翻功能由腓深神经和胫神经支配。足外翻功能由腓浅神经支配。

8. 股二头肌、股四头肌、小腿三头肌各由何神经支配?

答:●股二头肌由坐骨神经支配。股四头肌由股神经支配。小腿三头肌由胫神经支配。

9. 胸神经前支的分布有何特征?

答:●胸神经前支的皮支分布呈节段性:

第2胸N前支→胸骨角平面皮肤; 第4胸N前支→乳头平面皮肤; 第6胸N前支→剑突平面皮肤; 第8胸N前支→肋弓平面皮肤;

第10胸N前支→脐平面皮肤; 第12胸N前支→脐与耻骨联合间平面皮肤。

10. 名词解释:

① 神经节 Ganglion:神经元胞体在周围部的聚集处称神经节。 ② 前根 Anterior root:由脊髓中间外侧核和前角运动神经元发出的突起组成,属运动性。 ③ 后根 Posterior root:由连于脊髓后角和后束的纤维组成,属感觉性。 ④ 颈丛 Cervical plexus:由第1~4颈神经前支组成,位于胸锁乳突肌深面。 ⑤ 臂丛 Brachial plexus:由第5~8颈神经前支和第1胸神经前支组成,位于颈根部锁骨上窝内。 ⑥ 腰丛 Lumbar plexus:由第12胸神经前支和第1~4腰神经前支组成,位于腰大肌深面。 ⑦ 骶丛 Sacral plexus:由腰骶干和骶、尾神经前支组成,位于梨状肌前面。

脑神经

1.XII对脑神经名称、性质、连脑、出入颅部位怎样?

答:●Ⅰ嗅神经:感觉性,连于端脑,经筛孔入颅。

Ⅱ视神经:感觉性,连于间脑,经视神经管入颅。 Ⅲ动眼神经:运动性,连于中脑,经眶上裂出颅。 Ⅳ滑车神经:运动性,连于中脑,经眶上裂出颅。

Ⅴ三叉神经:混合性,连于脑桥,经眶上裂、圆孔、卵圆孔出入颅。 Ⅵ展神经:运动性,连于脑桥,经眶上裂出颅。 Ⅶ面神经:混合性,连于脑桥,经内耳门出入颅。 Ⅷ前庭蜗神经:感觉性,连于脑桥,经内耳门入颅。 Ⅸ舌咽神经:混合性,连于延髓,经颈静脉孔出入颅。 Ⅹ迷走神经:混合性,连于延髓,经颈静脉孔出入颅。 Ⅺ副神经:运动性,连于延髓,经颈静脉孔出颅。 Ⅻ舌下神经:运动性,连于延髓,经舌下神经管出颅。

2.三叉神经、面神经各含几种成分?主要分支及分布如何?

答:●三叉神经含两种成分:躯体运动和躯体感觉。主要分支及布:眼神经→眼裂以上皮肤;上颌神

经→眼裂与口裂间皮肤;下颌神经→口裂以下皮肤,舌前2/3粘膜,咀嚼肌。

●面神经含四种成分:躯体运动、内脏运动、躯体感觉、内脏感觉。主要分支及分布:鼓索→舌前2/3味蕾,舌下腺,下颌下腺。岩大神经→泪腺。颞支、颧支、颊支、下颌缘支、颈支→表情肌和颈阔肌。

3.迷走神经的性质、成分如何?分布概况?喉上神经、喉返神经分布至何处?

答:●迷走神经为混合性。含四种成分:躯体运动、内脏运动、躯体感觉、内脏感觉。

●分布于:喉、心、肺、肝、胆、胰、脾、肾、结肠左曲以上消化管。

- 20 -

搜索更多关于: - 系解思考题答案(标准版).doc -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4. 内侧丘系、三叉丘系、脊髓丘系的性质、来源、功能各如何? 答:●内侧丘系为感觉性,由薄束核和楔束核发出的纤维交叉至对侧形成,传导躯干和四肢的深感觉及精细触觉。●三叉丘系为感觉性,由三叉神经脑桥核和脊束核发出的纤维交叉至对侧形成,传导头面部的浅感觉。●脊髓丘系为感觉性,由脊髓丘脑侧束和脊髓丘脑前束行至脑干合并而成,传导躯干和四肢的浅感觉(除精细触觉)。 5. 皮质脊髓束、皮质核束的性质、功能各如何? 答:●皮质脊髓束为运动性,支配躯干和四肢骨骼肌的随意运动。 ●皮质核束为运动性,支配头面部骨骼肌的随意运动。 6. 名词解释: ① 锥体交叉 Decussation of pyramid:皮质脊髓束行至延髓的锥体下端,大部分纤维交叉到对侧,此交叉称锥体交叉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