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职学生学习外语兴趣研究
高职学生学习外语兴趣研究
摘 要:兴趣是语言学习的动力。针对关于高职学生学习外语动机的调查中所凸显的问题,关注学习兴趣成为外语教学成功的关键,而激发兴趣、维系兴趣、扩展兴趣,则是教者在教学中应不断探索的课题。
关键字:调查;激发;维系;扩展
非智力因素对外语学习很重要,相比毅力、耐力、责任感等,兴趣的作用更大。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针对高职非英语专业学生,对学习外语的无趣和无奈,提高和维系学生学习兴趣、消除学生枯燥感和厌烦感,成为外语教学中的凸显问题,也是搞好高职外语教学的关键。
是为躲避外语才来高职就读。先以易、再以简,暂避难点,因材施教,在肯定、鼓励和赞许中树立自信,才有望逐步跨越心理上的障碍;其次是对激发学习动机的科学设计。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备课中预先考虑好兴趣话题,才是进行良性教学的开端;最后是个人经验、技巧和魅力。实现精心设计的教学过程、适时抛出激发兴趣的要素,是展现教者教学艺术的舞台。拿教具为例,一块石头、一个苹果、某种工具等,都可能把课堂烘托得妙趣横生,兴致盎然。
1 学生兴趣近况分析
根据教育心理学家(Fisher,1990)的阐述,学生的学习动机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
① 学习者自身(natural)的爱好和兴趣。 ② 外部回报(extrinsic reward)。 ③ 两方面的结合(combining)。
由此,近三年来我对新生作了关于学习外语动机的抽样调查,如表:
学习 主要来源 主要来源 两者兼有 动机 于兴趣 于压力 2002级 男10%女11% 男51%女32% 男39%女57% 2003级 男4.7%女8.3% 男58%女29% 男37%女63% 2004级 男5.9%女6.9% 男59%女31% 男35%女62% 可见,非英语专业的学生中,对学习语言有爱好和兴趣感觉的为少数。主要是源于考试、就业等外部压力。从男女比例上看,这种现象在男生中更为明显。并且,这种现象没有逐年缓解的迹象。这样,激发学生学习外语兴趣就成了教者应给予更多关注的课题。
3 兴趣的维系靠教法变化
学生对学习的内在兴趣和愿望很可能是短暂的,有时很快就回到了常态。为了完成对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为了保持学生较高的兴趣,使教学过程高质量地持续下去,教学方式的选用和变化是关键。James Thomas教授是英国Faculty of Informatics, Masaryk University大学的语言教育家,我曾经听过他的讲学,他对教法的选用十分讲究,而更令人惊讶的是教法的多变。在他的课堂上,讲述、表演、讨论、游戏等,凡是能够想到的他好像都能用上,且一次课下来,往往采用好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如他们可以在课堂上拟开个法庭、办个拍卖会、弄个招聘现场等等,而忽然间角色又发生了转变或有个“节外生枝”。James教授说,求变才是教者的“武器”。相比之下,我们的“变数”就极为有限。对比我们的课堂,就不能全责怪学生的被动和压抑。
变化是教法使用的精髓。在课堂上,教学方法根据当时发生的情况随机应变,是教学中的和谐与 1
2 兴趣的激发靠教学艺术
在堂课上,把学生学习外语的兴趣激发出来,是靠教者的教学艺术。首先要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高职学生学习外语的能力并不很强,一些甚至
艺术,也是教者追求的一种美的境界。 评价一个教学过程时,把学生表现欲望及语言应用能力看得很重,认为是学生学习动机和潜力表象。而在我们的应试教育中,很难较全面的考查出这些语言能力来,更无从考查出学生的兴趣指数。
参考文献:
[1] Littlejohn Motivation[J] English Teaching
Professional, 2001 (19),1-5.
[2] Claire Kramsch. Contest and Culture in Language
Teaching.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3
4 兴趣的扩展靠能力发展
随着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提高,使学生产生新的学习动机成为可能。下图是Littlejohn教授关于动机和能力的示意图:
Motivation Ability (动机) (能力)
说明扩展和激发新的兴趣点,依赖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不断提升。关注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如表达能力、表演能力、应变能力,以及幽默感等,在我们的教学环节中是非常不够的。James教授在
单位:辽西技师学院
地址:辽宁省、阜新市、细河区 电工街23号 辽西技师学院 教务处 邮编:123000
邮箱:1428129894@qq.com
2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