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精品】新疆事业单位考试真题.doc
D.奖金
7.下列亲友关系中,国家公务员任职或从事公务应当回避的是: AC A.小姨子 B.同学 C.老丈人 D.干兄弟
8.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是: ABCD A.长期共存 B.互相监督 C.肝胆相照 D.荣辱与其
9.按照制定和实施法律的主体不同,法可划分为国际法和国内法。下列属于国际法的是: AD A.《中华人民共和国引渡法》 B.《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公约》 C.《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人出境管理法》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都有权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BCD A.起诉 B.申诉 C.控告 D.检举
9
11.国务院常务会议的组成人员有:ABC A.正副总理 B.国务委员 C.秘书长 D.各部部长
12.以下精神产品,是经济基础最直接的反映的是:BD A.《西游记》 B.《知识产权法》 C.《中国哲学简史》 D.《社会契约论》
13.中国有句古话,“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意思是说,橘这种水果适于在淮南一带种植,如果将它移植到淮北去,情况就会大不相同,柑橘会变成一种又小又苦的枳子。
这句古话蕴涵的哲理是: AC
A.事物的存在和发展,同一定的条件相关,因而,办事情、想问题,必须顾及这些条件,从实际出发
B.外在环境和条件直接影响着事物的存在与发展,因而,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
C.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但外因也是事物变化不可缺少的条件
D.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14.社会主义的本质是:ACD 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B.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10
C.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D.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15.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是: ABCD A.时代主题从战争与革命转变到了和平与发展 B.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胜利与挫折的历史经验 C.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
D.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经验
三、判断题
1.专用公文指外事部门使用的外事文书、司法部门使用的法律文书、技术部门使用的技术文书。 (× )
2.公文的定稿和正本具有同等的法定效用。 (√ )
3.省人大常委会有权任命副省长,有权接受省长辞职和从副省长中决定省长。 (√)
4.转任是因工作需要或者其他正当理由,在规定的编制限额和职数内,公务员在不同职位(包括跨地区、跨部门)之间的平级调动。 (√ )
5.最典型的事中监督是听政会制度。 (×) 6.只要行为对社会具有危害性,实施该行为的人就构成违法。 (× )
7.因为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所以它不是我国法的组成部分。 (× )
8.监督行政法律关系是不受行政法律规范调整的。 (× ) 9.哲学基本问题的意义仅在于为人们提供一个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标准。 (× )
10.2006年4月21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布公告,自2006年5月1日起,允许产自台湾地区进入大陆的水果种类从18
11
种增加到28种。(×)
四、简答题
1.如何理解政府职能的涵义。
第一,政府职能的实施主体是政府机构。政府职能实际上是通过各级政府中的国家公务员的工作来实现的,但国家公务员本身不是政府职能的实施主体。
第二,政府职能的主要内容是管理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 第三,政府职能的实施手段主要是依法行政,政府必须依照宪法和有关法律行使行政权力。
第四,政府职能是完整统一的体系。每个政府机构都有自己所承担的职能范围,它们所承担的职能都是政府总体职能的一部分,是政府总体职能的分解和细化,它们共同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2.什么是行政强制?它与行政诉讼强制措施的区别是什么?
.行政强制是指行政主体为了保障行政管理的顺利进行,通过依法采取强制手段迫使拒不履行行政义务的相对方履行义务或达到与履行义务相同的状态;或者出于维护社会秩序或保护公民人身健康、安全的需要,对相对方的人身或财产采取紧急性、即时性强制措施的具体行政行为的总称。 行政强制与行政诉讼中的强制措施的区别主要有:
(1)适用的主体不同;(2)适用的目的不同;(3)所依据的法律规范不同;(4)适用的法律 后果不同。
3.简述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
12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