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多功能瓶教学设计
《巧记多功能瓶》教学设计
【微课设计简介】
因为中考经常会考察多功能瓶的使用,由于多功能瓶的用途很多,所以很
多同学会记不住或者记混。笔者针对这一情况,创作了这个微课,用以帮助学生记忆多功能瓶的使用。在这个微课中,笔者用“上轻下重,长进短出”这八个字就囊括了多功能瓶的使用方法。
【教学目标】
1、认识多功能瓶作为集气瓶的使用方法 2、认识多功能瓶作为洗气瓶的使用方法
3、认识多功能瓶作为量气瓶和医院给病人输氧气的使用方法
【教学策略】
1.先用传统的方法讲解多功能瓶作为集气瓶和洗气瓶的使用方法; 2. 分析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气体的统一 ,找到规律;
3. 把多功能瓶的使用分为储存气体和导出气体两大类,并找出各自的技巧; 4. 拓展多功能瓶的使用方法,作为量气瓶和医院给病人输氧气用瓶:
【教学过程】 课题引入:
中考经常会考察多功能瓶的使用,如何快速有效地记忆多功能瓶的使用。
一. 多功能瓶的用途的分析: 1. 排空气法收集气体
当集气瓶正放时:
对于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比如H2),从短管进,空气由长管排出。 对于密度大于空气的气体(比如O2),从长管进,空气由短管排出。 当集气瓶倒放时:
对于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比如H2),从长管进,空气由短管排出。 对于密度大于空气的气体(比如O2),从短管进,空气由长管排出。
2. 排水法收集气体
适用于不溶或难溶于水,且不和水反应的气体
气体从短管进,水由长管排出。
3. 干燥气体或除杂
气体从长管进去,从短管排出
二. 巧用多功能瓶(找规律)
多功能瓶的用途大致分为两类:收集气体(储气); 干燥气体和除杂(导出气体) 1.收集气体(储气)分为排空气法和排水法: (1). 排空气法收集气体
当集气瓶正放时:根据刚才的分析,对于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比如H2),从短管进,导
管口恰好位于上方,我们可以记忆为“上轻”; 对于密度大于空气的气体(比如O2),从长管进,导管口恰好位于下方,我们可以记忆为“下重”;
当集气瓶倒放时:根据刚才的分析,对于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比如H2),从长管进,导
管口恰好位于上方,我们可以记忆为“上轻”;对于密度大于空气的气体(比如O2),从短管进,导管口恰好位于下方,我们可以记忆为“下重”;
(2). 排水法
根据刚才讲解,气体从短管进,水由长管排出。任何气体都比水要轻,短管关口恰好在上方,我们可以记忆为“上轻”;
总结: 刚才比较复杂难记的知识就被我们用“上轻下重”总结好了。 2.干燥气体和除杂(导出气体)
根据刚才讲解,气体从长管进去,从短管排出,我们可以记忆为“长进短出”;
【总结】:当多功能瓶用于储存气体时,适用于“上轻下重”,当多功能瓶用于
导出气体时,适用于“长进短出”;
三.多功能瓶用途的延伸 1.排水量气体体积(储气)
适用于“上轻下重”;
a管进气体,水从b管流入量筒内;量筒内水的体积就是进入集气瓶中气体的体积
a b
2. 给病人输氧气(导出气体)
适用于“长进短出”; 运用本装置可以
a接氧气瓶 b接病人的鼻孔 ①观察有无氧气输出
②观察输出氧气的速率
③增大氧气的湿度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