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民银行地市中支党委中心组学习发言提纲
认清形势 把握重点 全力助推**经济追赶超越
----***同志在2017年第一次党委中心组学习上的发言材料
(2017年3月24日)
尊敬的*行长,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好!首先,感谢**中支为我们搭建了这样一个很好的学习、交流平台。刚才,会议组织学习了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总、分行工作会议的主要精神,学习了今年“两会”公报、政府工作报告以及《中国共产党党委(中心组)学习规则》。按照会议安排,结合学习内容,简要谈一下自己的学习体会,同时,结合**实际,谈一些自己的思考与想法。
一、关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学习认识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面、客观地分析了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明确了2017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宏观政策取向和重点任务。我个人认为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要抓住以下五个关键点。一是要把握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大逻辑。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实现了经济年均增长近两位数的高速度。在新常态和国际国内复杂经济形势下,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从近两位数转为一位数既有必然性,也有合理性。中高速不仅是与经济潜在增长率相符合的合理增速,而且有利于我们加快调结构、转方式。结构变化和动力转换二者相辅相成。目前,我国的结构优化和动力
1
转换正处在关键阶段,需要把握大逻辑,采取大举措,推进大改革,按照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要求,调整经济政策框架和经济工作思路,推动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努力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大目标。二是要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是做好经济工作的重要遵循。创新理念居五大发展理念之首,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住了创新,就抓住了牵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牛鼻子”。三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也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方法论,今年贯彻好这个总基调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稳是主基调,稳是大局,在稳的前提下要在关键领域有所进取,在把握好度的前提下奋发有为。四是要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一方面,努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实实在在、没有水分的发展。另一方面,扩大高质量产品和服务的供给。从数量上看,我国绝大多数的农产品和工业产品的产量都是世界第一。比如,我们有220多种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世界第一,而且有的比重相当高,像钢铁、煤炭、水泥产量占世界的比重接近50%甚至60%,计算机、手机的产量也占了世界的一半甚至更多。产量虽然也是一国综合实力的体现,但目前我国经济大而不强的问题比较突出,产量高而质量不够高的现象相当明显。因此,要高度重视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五是要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十三五”时期经
2
济工作的主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终目的是满足需求,主攻方向是提高供给质量,根本途径是深化改革。今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要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振兴实体经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只有把握了以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核心,才能有助于我们准确把握当前经济金融发展的大局,更好地履行人民银行职责。
二、关于总分行工作会议的理解
总行工作会议围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结合人民银行工作实际,确定2017年人民银行工作的总体要求。可以说,总行工作会议为我们今年工作定了基调、明确了重点。作为基层人民银行学习总分行工作会议精神,关键是要把握会议精神的主旨和要义。不论是总行、分行工作报告,还是在今年的“两会”中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成为了热议的词语。因此,对我们基层央行来说,全面深刻的理解“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是我们依法履职的前提和基础。在此,我将最近看到的总行研究局局长徐忠对稳健中性货币政策的解读和大家共享。
(一)货币政策保持稳健中性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客观要求。稳健的货币政策自2011年实施以来已有六个年头,总体来看取得了显著效果。但同时应该清醒认识到,目前6.7%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主要依靠房地产和基建投资拉动,主要依靠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负债快速上升取得,不具可持续
3
性。从当前形势看,我国经济运行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虽然有周期性、总量性因素,但根源是重大结构性失衡,国内长期积累的部分结构性问题和深层次矛盾还有所固化,甚至恶化。这些经济运行中的结构性问题,部分是我国经济发展自身演进的结果,例如内需与外需、投资与消费、产业结构内部的失衡,都是我国经济转轨发展的必经阶段,在我国经济逐步进入新常态后,这些经济结构已不可持续,需要一定的时间调整转型。部分是体制机制障碍及相关政策导致的,需要通过改革消除障碍。从过去几年经验看,受经济下行压力较大、金融市场 出现较大波动等多种原因影响,部分时段的货币政策在实施上可能是稳健略偏宽松的。这种流动性状态不仅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结构性矛盾,而且货币信贷过快增长很可能是饮鸩止渴,进一步扭曲和固化结构性问题,导致产能过剩进一步加深、企业部门杠杆率的进一步高位攀升、房地产市场和金融资产进一步膨胀、金融风险进一步集聚,甚至导致出于稳定金融体系的需要,倒逼央行进一步注入流动性的恶性循环。总之,在结构性问题成为当前主要矛盾、总需求刺激政策的效果边际递减的情况下,不能重回总量宽松、粗放刺激的老路,必须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想办法,必须在结构调整、经济转型和改革上取得突破,努力实现供求关系新的动态均衡。在此过程中,货币政策总体保持审慎和稳健,突出中性态势,不松不紧,既保持合理经济增长必要的流动性供给,又能为新旧动能转换和结构转型升级创造必要的压力,是做好供给侧结构性改
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