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导学案 1课时
高二语文《唐诗宋词选读》导学案
第八单元第一课
《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导学案
制作人岳建华 审核人高二语文组 使用时间 2016年 12月1 日
【学习目标】
1.初步了解北宋前期词以婉约风格为主流、以闲情和离愁别恨为主旨的艺术风格。 2.能够对词作中佳妙的炼字进行鉴赏。
3.把握婉约词的特点。
【预习导航】
1、关于婉约派:
婉约,是婉转含蓄之意。婉约派是宋词风格流派之一,这一类词修辞婉转、表现细腻。在取材上,多写儿女之情、离别之绪;在表现手法上,多用含蓄蕴藉的方法表现情绪。婉约词是指自花间词以下,以温庭筠,柳永,李清照,周邦彦等词人为代表的词派,他们的词表情达意一般崇尚含蓄婉转,充分发挥了词\专主情致\的特点。修辞委婉、表情柔腻的词作。婉约词出现较早,从唐五代以温庭筠(花间鼻祖)为代表的“花间派”开始,继有宋初的欧阳修、晏殊、晏几道,与欧、晏同时的柳永,虽在词的表现方法上大有改进,但仍未脱离婉约风格。之后,又有秦观、贺铸,李清照继起。 ◆婉约派四大旗帜之一,四旗中号“闺语”:李清照 ◆婉约派四大旗帜之一,四旗中号“别恨”:晏殊 ◆婉约派四大旗帜之一,四旗中号“情长”:柳永 ◆婉约派四大旗帜之一,四旗中号“愁宗”:李煜 2、太平宰相富贵词:
晏殊(991~1055),字同叔,江西临川人。十三岁巧对宰相张知白,“神童”之名不胫而走;十四岁参加殿试,被宋真宗点为进士;十五岁被宋真宗任命为中书;三十岁成为宰相。少年时的晏殊凭借诚实、坦率的性格和雄厚的知识、敏捷的才思名动天下;长大后青云直上、一帆风顺,是历史上少数几位少年得志的宰相。谥号为“元献”。他所经历的真宗、仁宗两朝正是“百年无事”的承平盛世,优待官吏的制度让朝臣们在歌舞升平中过着一种娱宾遣兴的安逸生活。晏殊身居要职,颇受宠信,自然不例外。他的《珠玉词》大部分都是在富贵悠游中流连诗酒,歌舞升平几乎成了这些词的共同内容;也有一部分抒发离愁别恨,也都是有闲阶级的轻愁,这些词句韵味深醇,抒春残花谢、良时易逝之感;发离愁别恨、欢事无多之慨。但幽幽的情思透射却又是温婉娴雅的“富贵闲愁”。他极其善用景物的暗示能力去委婉表现作品的主题;也善用最精炼的语言捕捉一刹那的意境,将意境写得深细异常。
3、按照所标出的节拍、韵脚字诵读该词,感知内容。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
【问题探究】
1、上片选取了哪些意象?有什么特点?组成了一幅什么样的图画? 2、“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两句有什么作用?
1 / 2
高二语文《唐诗宋词选读》导学案
3、“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从哪些角度描写了春天的景色?
4、池中碧苔只有三四点、叶底黄鹂的叫声只有一两声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5、写飘来飘去的柳絮是用了什么手法?有怎样的作用?
6、此词是从那些角度来描写春天的景色的?
7、下片塑造了怎样的闺阁少女形象?
8、这首词的下片从哪几个方面刻画东邻女子的?
9、作者有意回避了对于斗草场面的正面描写,而只是写了人物在斗草前后的活动和心理。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10、开头两句词人抓住了哪些代表性的事物描写春天的不同时令的?
11、下片在塑造少女形象时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总结概括】
总结这首词内容
【课后作业】 1、背诵这首词。 2、完成练习册作业。 3预习《踏莎行》。
2 / 2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