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新思维理论与方法(公共关系本科)
(5)推出进一步的结论 (6)验证这些结论 (7)应用这一假说理论 第七章 发散性思维 一、名词解释
Y1、发散性思维:是在思维过程中,充分发挥想象力,由一点向四面八方展开,通过对思维对象的属性、关系、结构等重新组合获得新观念和新知识,或者寻找出新的可能属性、关系、结构的创新思维方法。P233 Y2、收敛性思维:是从众多的备选方案中搜索寻求其中优化方案的思维方式。P233
3、提问法:是使用一个条件疑问句,或是使用大量的条件句来进行提问,即用“如果……,那么……”句式来进行提问,以激发大量的设想和主意的方法。P246
Y4、语词运算法:是对表述问题的语词进行组合运算,求得问题解决的思维方法。P248
Y5、相关联想法:把问题解决的思路扩散到和问题相关的领域,给出解决问题的多样化设想的思维方法。P249 二、选择题
1、发散性思维是创新思维的核心。P232
2、发散性思维的特点:思维的流畅性、思维的灵活性、思维的精细敏感性、思维的独创性。P239
3、发散性思维的类型:过程发散和结果发散、理论发散和操作发散、个体发散和群体发散、理性发散和灵感发散、线性发散和立体发散、其他分类(收敛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交替进行)。P242 4、头脑风暴法是发散性思维技能的一个典范。P244 5、提问法的变式是列举法。P247
6、关键词选择是一种语词运算法的基本方式。P248 7、我们所设想的主意的数量在提升,质量也在提升。P257 三、简答题
Y1、怎样理解发散性思维?P233
发散性思维:是在思维过程中,充分发挥想象力,由一点向四面八方展开,通过对思维对象的属性、关系、结构等重新组合获得新观念和新知识,或者寻找出新的可能属性、关系、结构的创新思维方法。
(1)发散性思维体现了思维的超越 (2)发散性思维和收敛性思维互为补充 Y2、发散性思维与逻辑性思维的联系与区别?P234
联系:归纳方法和类比方法,类似于心理学中的发散性思维,提出假说、推测或方案 演绎方法类似于收敛性思维,给出假说或猜测来进行分析和推断
区别:使用归纳方法和类比方法:同样的已知条件推出的是一个假说,不是多个假说,使用发散性思维,同样的已知条件获得的是多个假说,不是一个假说。
使用演绎方法:前提到结论的思维过程虽然是封闭性的,用已知条件获得的结论,而收敛性思维所体现的封闭性,则是在众多的假说和猜测之中,选择其中优化的假说和猜测,从多个方案中,选定其中的一个或几个方案 Y3、人的思维为什么能发散?P235
(1)人的大脑机制具有发散功能(2)我们面对着一个无限可能性的世界(3)问题解决方案的可能性是无限的
Y4、发散性思维的特点是什么?P239(1)思维的流畅性 (2)思维的灵活性 (3)思维的精细敏感性 (4)思维的独创性 5、发散性思维有哪些类型?P242
(1)过程发散和结果发散 (2)理论发散和操作发散(3)个体发散和群体发散 (4)理性发散和灵感发散 (5)线性发散和立体发散 (6)其他分类(收敛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交替进行) Y6、发散性思维的方法有哪些?P246(1)提问法(2)语词运算法(3)相关联想法 Y7、相关联想法的步骤?P251 (1)第一步。确定问题中的关键词项(2)将关键词项列表
(3)将所有联想到的内容表述成相应标准,这些联想到的内容为我们寻找确定方案准备了范围广泛的标准 Y8、怎样理解发散性思维的智力结构基础图式?P253
见书,吉尔福特认为没有两类能力和创新密切相关,第一类是发散性思维的“切片”,它包含了于发散性思维有关的所有智力成分。第二类则是转换能力,从一种体验产生另一种新的形式的能力,这包括对问题的敏感性,也包括评价在产生和评价创新能力方面的重要性。 把发散性思维看成是智力的一部分,看作是创新思维的核心。 9、发散性思维的实施技术有哪些?P256
(1)自由发挥 (2)追求数量 (3)思维形象化 (4)暂缓评价 (5)吸收异议 (6)搭便车 (7)持续努力 (8)暂时搁置 (9)适时停止 Y10、怎样应用“吸收异议”的方法?P260
(1)吸收异议就是尊重其他人的主意,一个人的主意再多,也很难超过其他人对某个问题提出的主意总和
17 第 17 页 共 20 页
(2)吸收异议就是有宽广的胸怀
(3)吸收异议就是要我们尊重哪些看起来荒诞无稽的设想,因为很可能再这样的设想中蕴藏着新东西 (4)吸收异议既是发散性思维的一个技巧,也是一种常规心态的超越 Y11、怎样应用“追求数量”的方法?P261
(1)一种意识是概率的问题 (2)一种意识是任何一个观念和材料都布会是毫无价值的,尽管布是每一个设想都会被采用的 (3)一种意识是你最初的想法总不会是最好的。 12、怎样应用“搭便车”的方法?P261
(1)搭便车的方法是吸收异议方法的一个延伸,宽容和尊重别人的意见,哪怕是荒诞无稽的主意,一个实用而又世故的理由是:这些主要也许只要稍做加工,就可以是非常有价值的主意
(2)把搭便车看成是发散性思维的一种技能,这使我们可以换一个角度来看创新。发散性思维中所包含的创新它不仅是一种智慧的超越,还是一种智慧的合成、智慧的积累。
(3)搭便车是意图创新者的一种豁达和从容,是创新者面对实在世界的一种自信和干练,是意图创新者对人类智慧由衷的尊重和推崇 13、怎样应用“持续努力”的方法?P263
(1)持续是发挥发散性思维获取成效的另一种要诀,持续的努力才可能产生突破性的主意
(2)从问题解决的实践跨度考虑,创新的之一不会一蹴而就,我们需要时间来增加主意的数量,和我们对问题的模糊认识逐渐走向清晰。 (3)持续努力是我们对这些常规的趋势和倾向的一个超越,正是这样一种超越,我们就可能获得突破性的新主意 第八章 直觉、灵感和想象 一、名词解释
Y1、直觉:是指思维主体不受某种固定的思维规则制约,直接地领悟客观事物本质及其关系的思维方法。P269 Y2、灵感:在思维的过程中,新思路。新假设和新形象突然间产生出来,这种带有突发性的创新思维,即灵感。P280 Y3、想象:是一种心理过程,它是头脑中已有表象经过结合和改造产生新表象的心理活动。P292 二、选择题
1、直觉的基本特征:超逻辑性、不确定性、经验性、快速性、积累性。P274 2、直觉在创新思维中的作用:预见功能、选择功能、发现功能。P277 3、灵感的另一种描述方式是顿悟。P280
4、灵感的特征:突发性、突逝性、终端性、积累性。P283
5、高峰体验就是人们在追求过程中的灵感状态,人处在灵感状态,他就是在体验个人生活价值的追求,这种灵感状态就是他追求的成果。
6、想象的特征:形象性、超现实性、自由灵活性、想象的多元性、现实转换的可能性。P296 三、简答题
Y1、直觉的要点有哪些?P269
(1)直觉省略了思维的中间过程(2)直觉的产生往往依赖于感观(3)直觉是一种自明性能力 2、直觉的基本特征?P274(1)超逻辑性(2)不确定性(3)经验性(4)快速性(5)积累性 Y3、直觉在创新思维中有哪些作用?P277(1)预见功能(2)选择功能(3)发现功能 4、灵感的基本特征??P283(1)突发性(2)突逝性(3)终端性(4)积累性 Y5、直觉与灵感的关系、区别?P286
联系:(1)直觉与灵感在创新思维中的作用是类似的(2)直觉与灵感都需要知识和经验的积累
(3)直觉与灵感都是超越逻辑的思维方法
区别:(1)直觉是思维的直接活动,灵感是一种神秘的意识状态(2)直觉的出现表现为快速,灵感的出现则主要表现为突然和意外
(3)直觉往往出现在最初的猜想之中,灵感则往往是问题解决终端将要出现的征兆
Y6、灵感激发的机理与方式有哪些?P289
灵感激发的机理: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高峰体验更能体现灵感的激发机理 灵感激发的方式:(1)外部激发(2)内部激发(3)情境激发
Y7、想象的基本特征?P296(1)形象性(2)超现实性(3)自由灵活性(4)想象的多元性(5)现实转换的可能性 Y8、想象的作用有哪些?P298
(1)想象是创新的翅膀 (2)想象是获得新概念、新理论、新发现的源泉(3)想象是直觉和灵感产生的心理条件 9、想象与直觉、灵感的关系?P299
(1)直觉和灵感离不开想象,直觉和灵感的产生,一般都以想象作为重要的心理条件。在想象中蕴涵着直觉和灵感的因素 (2)想象为人类提供极其丰富多彩的可能世界,直觉和灵感则为我们选择者学可能世界准备了条件 第九章 头脑风暴法
18 第 18 页 共 20 页
一、名词解释
Y1、头脑风暴法:一组人员运用开会的方式来集中起来讨论问题,在一定的时间内提出大量解决特定问题的主意,以谋求问题解决最合适方案的创新技法。P301
Y2、奥斯本检表法:就是根据需要解决的问题,或者需要策划创造的对象,列出有关问题,然后从不同角度一个个地审核、讨论和研究,从而促进产生新的决策方案、产品或发明的一种创造技法。P309
3、开放性问题:是指那些没有固定地答案空间地问题,对这个问题地答案数量一般是无限地,没有现成地标准答案。P311 4、封闭性问题:有现成的、固定的、标准答案的问题。P311 Y5、戈登法:以抽象主体寻求卓越设想。P321
6、635笔写法:每次会议由6个人参加,每5分钟轮流一次,每人在5分钟内提3戈设想。P324 7、图画刺激法:图片刺激想象力。P329
8、超级主人公法:通过发现不同的主人公,也就是不同的超级角色所具有的特点,来启发人们看问题的多种角度。P331 二、选择题
1、头脑风暴法的创始人为美国企业家A.F.奥斯本。P301 2、奥斯本特别强调第一原则延迟评判的重要性。P305 3、20世纪50年代,奥斯本的头脑风暴法问世。P318
4、1964年,美国阿沙.德.里特尔公司员工戈登创造了戈登法。P320
5、西德人鲁尔巴赫根据德意志民族习惯于沉思的性格,创造了笔写式头脑风暴法。P324 6、川喜田法的创造人是东京工业大学教授川喜田二郎。P325 7、特性列举法是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教授克劳福德创立的。P328 8、七乘七法是由美国人卡尔.古来格来发的。P333 三、简答题
Y1、头脑风暴法的效能背景是什么?P303(1)群体动力学基础 (2)竞争促经想象力 (3)激励作用 Y2、头脑风暴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P303(1)延迟评判 (2)自由联盟 (3)数量产生质量 (4)搭便车 Y3、头脑风暴法的实施要点是什么?P306(1)会议规模(5-12人) (2)主持人(1名及1-2名记录员)
(3)会议时间(不超过1小时) (4)通知(提前发出)
Y4、开好头脑风暴会的要点有哪些?P307(1)议题具体明确 (2)交叉进行 (3)顺序发言
(4)只听不议 (5)代表性 (6)气氛宽松 (7)激发思考 (8)主编编号 (9)另行评价
Y5、奥斯本检表法的使用步骤和主要内容有哪些?P309
步骤:(1)首先,从对方面进行提问(2)其次,产生出一系列的新设想(3)第三,分析研究,趋其精华
内容:(1)移用法(2)移植法(3)修改法(4)放大法(5)缩小法(6)替换法(7)从新安排法(8)颠倒法(9)组合法 6、头脑风暴法适用的范围是什么?P311
适用于开放性问题:(1)产品的新观念,销售的新方法 (2)排忧解难和计划 (3)管理的问题 (4)程序改造的问题
(5)改变加工品性能,排除已有设施运行的障碍 (6)社会问题
7、头脑风暴法不适用的范围是什么?P313
不适用于封闭性问题:(1)只有唯一的答案或者有确定的答案的问题 (2)看起来只有一个类别的答案
(3)极端分歧和复杂的问题 (4)主意很容易被决策者否决(5)高科技的问题须考有类似经验的一组专家或直接指派某人解决 (6)操作不可能,人员很难确定,开会形成的方法也难执行 Y8、头脑风暴法的作用和局限性有哪些?P318
作用:首先由工商界和教育界应用于实际的工商活动和教育训练(首推美国工商界——然后美国教育界——再是美国军界——现在世界各地都普遍受到重视)
局限:在工商界适用的头脑风暴法诸原则在其他领域不一定有效(头脑风暴法的会议人数在学校的教育中就不一定合适),在分析不同的头脑风暴法群体时对于一部分群体是合适的,但另一部分是不合适的,数量提升到质量的原则。在不同的头脑风暴法场合中,也会有不同的结果。
9、头脑风暴法的变式特征?P320注意书上的表格
(1)戈登法 (2)635笔写法 (3)川喜田法 (4)特性列举法 (5)图画刺激法 (6)逆头脑风暴法(7)超级主人公法 (8)三菱式头脑风暴法 (9)七乘七法 (10)片方法 Y10、戈登法的实施步骤有哪些?P321(1)会前准备(2)决定主题(3)召开会议
11、什么是笔写式头脑风暴法?P324每次会议由6个人参加,每5分钟轮流一次,每人在5分钟内提3戈设想
19 第 19 页 共 20 页
12、什么是川喜田法?P325以卡片方式获得创意方案综合 第十章 创造能力测试和训练 一、名词解释
1、智商:智商【IQ】=【心理年龄(MA)/实足年龄(CA)】*100。P336
2、实足年龄:依据被试者的实际出生日,依据被试者接受测试的时间,按照规定的计算步骤,所获得的被试者年龄的数据。P338 3、心理年龄:是在智力测试中,根据被试者的测试中的回答结果,在确定基底年龄的基础上,按照规定的计算步骤所获得的数据。P339 Y4、智商临界说:一个人的智商和他的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分为两种情形,在一定的智商等级中,智商和他的创新能力是有正相关的,但就各个等级的智商总体来看智商和创造力的关系,则没有这种正相关。P343 二、选择题
1、“斯坦福——比奈量表”首次使用了智商概念(IQ),智力量表的这一突破性进展,使得思维能力测量,变成一门重要的测试技术,并被广泛地应用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P336
2、智商测试项目分言语性测试和动作性测试两大类。P339
3、依据斯腾博格的观点,传统的智商测试只是测试人的分析性智能,而人的智能除了分析性之外,还有创造性和实践性智能。P343 4、斯腾博格把人在思维过程中产生的灵感分为三类:选择性的编码产生的灵感、选择性的组合产生的灵感、选择性的比较中产生的灵感,正是这样的灵感产生创新。
5、吉尔福特在发散性思维基础上构建的测试方法最为流行。P345
6、托伦斯测试的评分标准根据吉尔福特发散性思维策四个特征流畅性、灵活性、精细敏感性、独创性来评分。P352 7、评价创新的三个维度:新颖、解决问题、精细化和综合。P354 8、PMI方式中:P是优点,M是缺点,I是兴趣点。P357 三、简答题
1、智商是如何计算的?P336智商【IQ】=【心理年龄(MA)/实足年龄(CA)】*100。 2、人本主义及其发展的理论?P344理论家:马斯洛、罗杰斯、高文和维果斯基
创造力是健康发展的自然中的一部分,或者是呈现可预见的阶段性发展
3、简述系统观创新能力的理论?P344理论家:西蒙顿、费尔德曼、斯腾博格、鲁伯特、格鲁伯、加德纳
创造是各种因素间复杂的相互作用,这些因素可能包括认知过程、人格特质、环境、领域和背景
4、简述水平思维的创新能力的理论?P344理论家:德.波诺 绿帽思维显示一种创新的态度,他改变过去经验累积的固定形态和组织 Y5、有哪些角度进行创新能力测试?P345
(1)从创新思维的结果出发来测试 (2)从创新思维的过程角度来测试
(3)从创新的主体角度来测试 (4)从思维的表现形式方面来测试(5)从创造力结果的影响力来对创新能力进行测试 Y6、创新能力测试的方法有哪些?P347-357
(1)吉尔福特测试法 (2)托伦斯创造性思维测试法(TTCT法)(3)梅德尼克遥远联系创造性测试(RAT法) (4)创新团体调查测试 (5)创新产品评价表 (6)重案组测试法 (7)PMI方法 7、如何理解创新能力测试的作用与限度?P357 作用:创新测试是社会的需要、创新测试方法一法二用
限度:(1)任何创新测试方法都是充满了挑战的,创新测试和创新一样充满了模糊和不确定性,不存在得到一致确认的创造力理论,也不存在所有人都满意的创新测试方法 (2)完美和终点是没有的,但我们还是必须探索,这本身就是一种超越 8、如何理解创新能力测试与创新能力的关系?P359
(1)从学习和实践中获得创新能力(2)创新测试会给逆启发
20 第 20 页 共 20 页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