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锂电池极片压实工艺模型 考察活性物质和面密度对孔隙率的影响

锂电池极片压实工艺模型 考察活性物质和面密度对孔隙率的影响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7/14 15:41:52

锂电池极片压实工艺模型 考察活性物质和

面密度对孔隙率的影响

工业生产上,锂电池极片一般采用对辊机连续辊压压实,

工艺过程如图1所示。

图1极片辊压过程示意图

极片经过压实之后,涂层孔隙率由初始值εc,0变为εc。在之前的一篇文章《锂电池极片辊压工艺基础解析》提到:锂离子电池极片的压实过程也遵循粉末冶金领域的指数公式(1),这揭示了涂层密度或孔隙率与压实载荷之间的

关系。

(1)

其中,ρc,0是涂层密度初始值,ρc是压实后涂层的密度。qL为作用在极片上的线载荷,可由式(2)计算: qL=FN/WC(2)

FN为作用在极片上的轧制力,WC为极片涂层的宽度。ρc,max和γC可以通过实验数据拟合得到,分别表示某工艺条件下涂层能够达到的最大压实密度以及涂层压实阻抗。 将压实密度转化成孔隙率,指数公式(1)转变为公式(3):

(3)

参考文献[1]依据以上压实工艺模型,考察了不同活性物质,不同面密度对极片的压实孔隙率的影响。原材料的粒径分布和形貌等参数如表1所示,所制备的极片组成和面密度等参数如表2所示。No.1是两种不同粒径的NCA1和NCA2的混合,No.2-5分别是NCA1、NCM811、NCM622、NCM111,这五种活性物质不同,浆料组成和面密度相同,单面涂布

223g/m2。No.6-12分别是一锅浆料,涂布不同的面密度。No.13-15是其他的文献报道。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锂电池极片压实工艺模型 考察活性物质和面密度对孔隙率的影响 工业生产上,锂电池极片一般采用对辊机连续辊压压实,工艺过程如图1所示。 图1极片辊压过程示意图 极片经过压实之后,涂层孔隙率由初始值εc,0变为εc。在之前的一篇文章《锂电池极片辊压工艺基础解析》提到:锂离子电池极片的压实过程也遵循粉末冶金领域的指数公式(1),这揭示了涂层密度或孔隙率与压实载荷之间的关系。 (1) 其中,ρc,0是涂层密度初始值,ρc是压实后涂层的密度。qL为作用在极片上的线载荷,可由式(2)计算: qL=FN/WC(2) FN为作用在极片上的轧制力,WC为极片涂层的宽度。ρc,max和γC可以通过实验数据拟合得到,分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