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自然资源与灾害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2课时)教案1 - 图文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自然资源与灾害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2课时)教案1 - 图文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4 5:47:04

自然资源与灾害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二课时:自然灾害对人类 【知识构建】

考试说明关于本课的“考试要点”是“自然灾害”。其具体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识记自然灾害的概念及分类,理解自然灾害的成因、危害及防治措施,结合实例分析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其框架结构如图1所示。

自 然 灾 害 气象灾害 地质灾害 水文灾害 台风暴雨洪涝干旱寒潮地震滑坡泥石流风暴潮海啸赤潮【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识记自然灾害的概念及分类,理解自然灾害的成因、危害及防治措施,结合实例分析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2.通过师生共同构建本节课的知识框架,查漏补缺、巩固知识,积极地在头脑中建模。 3.利用近几年高考试题中的典型试题进行解题训练,归纳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 4.通过拓展训练题达到对考试要点的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重难点分析】

本节的重难点内容是各类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1、复习重点:

结合具体事例分析各类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归纳出回答该类问题的一般思路。 2、复习难点:

利用本节知识去分析现实世界中各类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 【课前准备】 结合《考试说明》,阅读教材,把握主干知识,构建专题内的知识体系。结合导学案,进行适当的课前训练,记录有疑问的知识点,尽量分清题目训练中出错的原因。 【课堂活动设计】

第一部分:复习导入设计 教学 内容 考向 分析 教师活动 投影展示近年来江苏高考题中有关“自然灾害与人类”的内容和题目。 学生活动 分析试题涉及的考点,理解高考试题中有关“自然灾害与人类”问题的切入点和重难点。 设计意图 高考试题的分析和运用。会学生深入理解高考考点,提升分析问题的能力。 图1

成因、分布、危害、防御措施 1

学习 目标 展示 投影展示《考试说明》中关于本部分的考试要点及具体的考试内容,要求学生说出考点关键词。 ①朗读考试要点;②说出关键词并根据自己理解简要分析考试要求。 明确学习目标,提高学生学习的有的放矢的能力。 第二部分:复习内容设计 考点诠释1:自然灾害的概念和分类。 探究活动1:结合教材,归纳自然灾害的概念和类型。 1.自然灾害概况

概念:在 发生的,对人类 构成危害的事件。 气象灾害:如 (飓风)、 、 寒潮等 形成 台风 寒潮 洪涝 干旱 地震 分类

地质灾害:如 、火山、

、泥石流等

水文

灾害:如 、海啸、赤潮等

考点诠释2: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危害和防御措施。 探究活动2:据图2分析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分布、发生的原因、危害及防治措施,完成表1。 表 图2

2

多发季节 影响地区 危害 防御措施 1 主要自然灾害 探究活动3:据图分析我

国不同地区自然灾害的成因、危害及防御措施。

图3

1.据图3分析气象灾害中分布最为广泛的是 。 2.我国华南地区虽然纬度较低但有时也会受到低温 冷害的影响,其成因是 、 。 3.我国华北地区的旱情以 季最为突出,试分析其主要原因。

4.长江中下游地区在 月也会发生干旱,其成因是 。

3

5.台风是我国夏半年主要的气象灾害,但它在给在人类带来灾害的同时也会产生一些有益的影响,其主要表现有 、 。

6.西南地区多发地质灾害的原因有 7.西北地区常年干旱的原因 8.分析我国自然灾害频繁而严重的原因。

【典型例题1】 图4为某年我国局部地区5月中旬至7月上旬降水量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双选)

1.此时段华北地区主要的气象灾害是 A、台风 B、寒潮 C、干旱 D、冰雹

2.形成上述气象气候灾害的主要原因是 A、副高控制,晴热少雨 B、冷空气南下,触发强对流天气 C、大气污染加剧,雾霾频频出现

图4 D、夏季风尚未影响到此,雨带远在南方

教学 内容 自然灾害的影响及防灾减灾措施 教师活动 使用多媒体投影展示典型例题1的图(图4)。 教师聆听学生的解题思路,进行评价。 提炼解答同类试题的思路、技巧和方法。 学生活动 学生自主思考完成典型例题1。 学生说出解题思路和所选答案,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 学生互评 设计意图 选择高考题中的典型例题进行解题训练。 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稳定的解题方法。 答案:1.CD 2.BD 思路点拨:第1题华北是温带地区,基本不受台风影响;5月中旬至7月,北方基本不受寒潮影响;华北是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风不稳定, 5月中旬至7月,如果雨带未到达华北,就可能发生旱灾 ;5月中旬至7月,地面升温快,气流强烈上升,如果冷空气南下,就可能产生强对流天气,形成冰雹。所以选CD。

第2题5月中旬至7月,副高的位置在长江以南地区,影响不到华北,干旱和冰雹天气可以减轻大气污染、雾霭。5月中旬至7月,如果雨带未到达华北,就可能发生旱灾;5月中旬至7月,地面升温快,气流强烈上升,如果冷空气南下,就可能产生强对流天气,形成冰雹。 探究活动4:整理洪水成因及治理分析模型。 教学 教师活动 内容 建构地理知识

学生活动 学生回顾复习内容,整理洪水成因及治理分析模型。 设计意图 建构出分析洪水成因及治理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教师指导学生回顾复习的内容。 评价学生的答案。 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自然资源与灾害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二课时:自然灾害对人类 【知识构建】 考试说明关于本课的“考试要点”是“自然灾害”。其具体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识记自然灾害的概念及分类,理解自然灾害的成因、危害及防治措施,结合实例分析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其框架结构如图1所示。 自 然 灾 害 气象灾害 地质灾害 水文灾害 台风暴雨洪涝干旱寒潮地震滑坡泥石流风暴潮海啸赤潮【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识记自然灾害的概念及分类,理解自然灾害的成因、危害及防治措施,结合实例分析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2.通过师生共同构建本节课的知识框架,查漏补缺、巩固知识,积极地在头脑中建模。 3.利用近几年高考试题中的典型试题进行解题训练,归纳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 4.通过拓展训练题达到对考试要点的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重难点分析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