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天桥施工图设计说明书
莲南路天马山公园人行天桥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书
一、工程概况
根据龙岩中心城市人行天桥和地下通道规划图布局,此次设计莲南路天马山公园人行天桥位于工业学校右侧,道路中心桩号为K0+364.00,同时该天桥连接龙祥小区及莲南路工业学校站道路两侧的公交车站,服务于学校及周边居民,人流量大。
莲南路天马山公园人行天桥桥位处道路现状图
二、设计依据
(1)《中标通知书》(龙岩市城市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2)桥位处1:500地形图。
(3)现有相关道路的设计图纸和现场测量资料。 (4)现状管线资料。
三、设计采用及参考的技术规范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2)《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J021-2004)
(3)《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4)《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5)《城市桥梁设计规范》(CJJ11-2011) (6)《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 (7)《城市桥梁养护技术规范》(CJJ99-2003) (8)《公路工程水文勘察设计规范》(JTG C30-2002) (9)《城市桥梁抗震设计规范》(CJJ166-2011); (10)《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11)《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技术规范》(JTG D81-2006) (12)《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
(13)《城市人行天桥与人行地道技术规范》(CJJ69-95)
四、桥址工程地质条件
1.地形、地貌
拟建场地位于龙岩市新罗区城区中部,地貌属山麓斜坡堆积阶地,地形较平坦。
2.地质构造环境
根据现场踏勘及区域地质资料,场地无大的断层通过,无大的断裂
1
莲南路天马山公园人行天桥工程 施工图设计说明——桥梁工程
破碎带等重大地质构造存在,该场地为地质构造稳定地块,适宜进行工程建设。
3.岩土构成
根据工程地质调查和钻探结果,场地在勘探深度范围内所分布的地层有:上部为①杂填土,中部为第四系冲洪积成因(Q4al-pl)的②粉质粘土、③含卵石粉质粘土、④粉质粘土、⑤含角砾粉质粘土、⑥含碎石粉质粘土,下部基岩为二叠系下统栖霞组(P1q)地层,岩性为⑦中风化石灰岩。现自上而下分述如下:
①杂填土(Qml):灰黄色、灰褐色,松散,成分主要以人工砼、碎石、粘性土组成,填土堆填时间大于5年,其中人工砼、碎石含量约20-35%。本次勘察各钻孔均有揭露,层厚为0.50-3.20m,工程地质性质差。
②粉质粘土(Q4al-pl):褐黄色、褐红色,可塑-硬塑状态,粘性强,切面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无摇震反应。本次勘察各钻孔均有揭露,层厚为6.10-18.70m,顶板埋深为0.50-3.20m,顶板相对高程为343.09-345.76m,工程地质性能中等。
③含卵石粉质粘土(Q4al-pl):褐黄色、褐灰色,可塑-硬塑状态,卵石含量25-35%,粒径20-50mm,多呈次圆形,成分以砂岩、石英砂岩为主,多呈中风化状态,分布不均匀,土质一般。本次勘察ZK1-ZK6钻孔有揭露,层厚为2.20-7.70m,顶板埋深为9.20-13.20m,顶板相对高程为333.03-337.47m,工程地质性能较好。
④粉质粘土(Q4al-pl):灰黄色,可塑,局部呈硬塑状态,粘性强,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无摇震反应。本次勘察ZK1-ZK6钻孔有揭露,层厚为8.10-17.80m,顶板埋深为11.50-19.20m,顶板相对高程为326.69-335.27m,工程地质性能一般。
⑤含角砾粉质粘土(Q4al-pl):褐红色、灰褐色、灰黄色,可塑-硬塑状态,角砾含量25-35%,粒径一般为3-18mm,成分主要为硅质岩、石英砂砾岩等,局部夹有薄层的粘性土层。本次勘察各钻孔均有揭露,除
ZK1-ZK6钻孔外其它钻孔均有揭穿,揭穿层厚为4.30-11.20m,控制层厚为8.20-22.49m,顶板埋深为11.00-29.30m,顶板相对高程为317.29-334.87m,工程地质性能较好。
⑥含碎石粉质粘土(Q4al-pl):褐黄色、褐灰色,硬塑,局部呈可塑状态,碎石含量25-30%,粒径20-50mm,局部达到80mm,多呈次棱角状,成分主要为硅质岩,多呈强、中风化状态,分布不均匀,土质一般,局部夹有薄层的中风化石灰岩。本次勘察ZK7-ZK12钻孔有揭露,并揭穿,层厚为7.00-11.20m,顶板埋深为21.20-28.10m,顶板相对高程为318.16-324.67m,工程地质性能较好。
⑦中风化石灰岩(P1q):灰色、深灰色、黑灰色,中厚层状,结构部分破坏,风化裂隙发育,裂隙面有溶蚀现象,岩石较完整,新鲜,岩芯呈块状、短柱状,局部呈长柱状。岩石质量指标RQD值总体介于40-65%,少部分10-20%,按岩石坚硬程度的定性分类属较硬岩,按岩石完整性的定性分类属较完整,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Ⅲ级。本次勘察ZK7-ZK12钻孔有揭露,未揭穿,控制层厚为6.46-9.36m,顶板埋深为30.40-35.10m,顶板相对高程为311.16-315.47m,工程地质性能好。
4.环境水的腐蚀性评价
根据场地地质条件和气候特征,本场地环境类别属于Ⅱ类, 按地层渗透性影响属弱透水土层。地层渗透性按B类考虑。,综合判定场地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
5.地质构造与地震
建筑场地地势开阔,无对抗震不利的不良地形、构造,场地范围内无断层通过。根据《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福建省区划一览表,拟建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
2
莲南路天马山公园人行天桥工程 施工图设计说明——桥梁工程
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建筑场地类别确定设计特征周期(Tg)为0.35S。构造物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场地稳定性较好,适宜本工程的建设。
五、天桥设计标准
1.道路等级:城市主干道。 2.设计车速:40km/h;
3.设计荷载:人群荷载5.0kN/m2,按《城市桥梁设计规范》(CJJ11-2011)取值。
4.桥下净高:机动车道范围内≥5.0m,非机动车道≥4.0m。 5.地震基本烈度:六度,加速度0.05g,抗震设防类别:C类。 6.设计安全等级:一级。 7.环境类别:Ⅰ类。 8.桥梁设计基准期100年。
六、结构材料
1. 主梁:Q345C钢材。 2. 梯道:Q345C钢材。 3. 栏杆:成品栏杆。
4. 桥面铺装:采用C30砼铺装(主桥5~7.0cm)+2cm厚防滑地砖。
桥墩:采用C30混凝土。 5. 承台:采用C30混凝土。 6. 垫层:采用C15混凝土。 7. 桩基:采用C25水下混凝土。
七、天桥总体布置
1.天桥位置
天桥左右两侧梯坡道均位于现状道路两侧人行道上。 2.上部结构
梁体采用焊接钢箱梁,天桥桥面净宽3.328m,含栏杆及花槽全宽3.628m。
3.下部结构
(1)桥墩及梯道支墩:主桥桥墩采用2根D600mm钢圆柱墩,梯道墩采用D600mm钢圆柱墩。钢圆柱墩内均填充C30微膨胀砼。
(2)基础:全桥采用钻(冲)孔灌注桩基础,桩径均采用1.2m。 4.梯道
天桥共设计2个1:2梯道及2个1:4梯道。梯道宽为3.4m,梯道上部结构采用梁高0.3m钢箱梁。
5.桥面
桥面铺装采用C30钢筋砼铺装+20mm厚印华地砖,梯道、转角平台铺装采用20mm厚砂浆+20mm厚印华地砖。
6.支座
桥墩采用GPZ(II)橡胶支座,梯道桥墩处采用2cm厚油毛毡。 7.附属
防雷接地采用人行天桥基础钻孔灌注桩钢筋做自然接地体。 天桥梯坡道进口附近设人行天桥标志,共4块。 天桥每侧挂一块限高标志牌及一块桥铭牌。
八、基础施工
1、钻孔灌注桩和扩大基础应严格按照《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3
莲南路天马山公园人行天桥工程 施工图设计说明——桥梁工程
(JTG/T F50-2011)及验收技术规程有关规定进行施工。
2、基础施工前应先探明基础范围内管线布置情况。
3、基础顶面标高应严格符合设计要求,预埋钢板表面必须平整,并处于水平,以保证墩柱的安装精度。
4、摩擦桩终孔原则:达到设计桩长,且与地勘部门提供的地质情况出入不大。终孔前需事先与设计人员校对实际地质情况与地勘部门提供资料的差异,并取得监理及设计人员同意后方可终孔。
嵌岩桩终孔原则:全断面。 5、桩端沉渣厚度不大于10cm。
九、钢结构制作
1、天桥主梁主要结构部件采用Q345C钢材。
2、钢梁的制造:钢梁的制造应符合钢桥制造规范及钢结构制造有关规范。主要箱形构件,均采用开坡口熔透的自动焊或半自动焊。其他次要构件的角焊缝采用不熔透的手工焊接。对接采用铲平的熔透的对接焊。杆件对接板的焊缝应错开,不能在同一断面上。熔透焊缝全部进行超声波探伤。焊接前的焊缝边母材必须用手提砂轮除锈,焊成杆件后应喷砂或抛丸除锈。后喷涂二道环氧富锌底漆,运往工地安装。
主梁钢结构在工厂制造,在工地吊装。 3、焊接要求:
(1)钢材及焊接材料技术要求:钢材及焊接材料其性能和质量(钢材的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并具有质量证明书或检验报告。
4
(2)采用自动或半自动埋弧焊。焊条、焊丝、焊剂的选用,应符合国标要求并与主体金属相适应。
(3)焊缝的主要型式:对接焊缝(全焊透):用于顶板与顶板,底板与底板,腹板与腹板之间的连接,以及构件间对接连接。当不同板厚钢板对接时,应将较厚板的一面或二面加工成斜坡,其坡度≤1:6。不同宽度的板对接时,亦同样处理。
对接焊缝必须按规范要求开相应的“V”形坡口。对全焊透的对接焊缝,清除背面的焊碴,或加垫板单面焊接。施焊后的焊缝应进行垂直焊缝方向的打磨,和顺过渡。其突出弧面的高度不应超过lmm。
双面贴角焊缝:主要用于横隔梁与顶板、底板、腹板,挑梁与顶板、腹板,纵向加劲与顶板、底板、腹板、垂直加劲、横隔梁、挑梁等连接。(4)焊接检查:焊缝等级及检查按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17.2.7条规定执行。
(5)作用力垂直于焊缝长度方向的横向对接焊缝或腹板与顶底板的焊缝质量等级应为一级,其余均应至少达到二级。
4、钢梁防护:
采用油漆涂层系统防护。涂装前钢结构表面处理后,钢材表面应具有合适的表面粗糙度,以40~75微米为宜,一般不超过100微米。表面除锈质量等级必须达到Sa2.5级,箱梁外油漆(包括楼梯油漆)涂料采用三层: 第一层:702环氧富锌漆(灰),干模厚度70 μm。第二层:842环氧云铁底漆,干模厚度70 μm。第三层:氯化橡胶面漆,干模厚度70 μm。三层涂料合计干膜厚度为210μm。全部三层油漆由工厂制造钢结构时完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