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生物化学课后习题答案集-化工出版社工科类第二版

生物化学课后习题答案集-化工出版社工科类第二版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1 11:51:25

(3)人体可将β-胡萝卜素转变成维生素A。 答:对。

(4)维生素D3的活性形式是1,25-(OH)2.D3。 答:对。

2、脱氢酶的辅酶(或者辅基)有哪些?它们各是什么维生素转化的? 答:(1)黄素辅酶:FMN、FAD,由维生素B2转化而来。

(2)烟酰胺核苷酸:NAD+(辅酶I CoI)、NADP+(辅酶II CoII),由维生素PP转化而来。

3、为什么说维生素C、维生素E和硫辛酸都可作抗氧化剂?

答:(1)维生素C为强还原剂,易被氧化为氧化型抗坏血酸,可作抗氧化剂。

(2)维生素E为自身易被氧化为无活性的醌化合物,可作抗氧化剂。 (3)硫辛酸易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从还原型转变为氧化型,可作抗氧化剂。 4、如果人体内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D缺乏或者不足,可引起什么样的疾病? 答:(1)维生素A:夜盲症、干眼病

(2)维生素B1:脚气病;维生素B2:口角炎、皮炎、口腔内膜炎等;维生素PP:3D症;生物素:毛发脱落、皮肤发炎等;叶酸:巨幼红细胞贫血;维生素B12巨幼红细胞贫血;

(3)维生素D:佝偻病或者软骨病。

第八章 能量代谢与生物能的利用

1.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如果不对,请说明原因。 (1)生物氧化既包括细胞内的氧化作用又包括还原作用。 答:对。

(2)不需氧黄酶是指不需要氧的黄素核苷酸脱氢酶。

答:错。不需氧黄酶是不以氧为直接受氢体,催化底物脱下的氢先经中间传递体,再传递给氧生出水的一类黄素核苷酸脱氢酶。

(3)氧化酶只能以氧为受电子体,不能以呼吸传递体为受电子体。 答:错。呼吸链中的细胞色素类也可作为受电子体。

(4)NADP+H+ 通过呼吸链氧化时比FADH2 产生的ATP多。 答:对。

(5)如果线粒体内的ADP浓度很低,加入解偶联剂将会降低电子传递速度。 答:错。解偶联剂不抑制电子传递过程。

2.在由磷酸葡萄糖变位酶催化反应G-1-P→G-6-P中,在pH7.0、25℃下,起始时【G-1-P】为0.020mol/L,平衡时【G-1-P】为0.001mol/L,求△G°′值。 解:△G°′=-2.303RTlg ([B]eq/[A]eq)

=-2.303×8.315×298×lg ((0.02-0.001)/0.001) =-7298.658J/mol

3.当反应ATP+ H2O→ADP+Pi在25℃时,测得ATP水解平衡常数为250000,而在37℃时,测得ATP、ADP和Pi的浓度分别为0.002mol/L、0.005mol/l和0.005mol/L。求在此条件下ATP水解的自由能变化。

解:△G°′=-2.303RTlg k′eq=-2.303×8.315×298×lg 250000=-30803.874 J/mol △ G =△G°′+RTln [产物]/[反应物]

=-30803.874+8.315×310×lg([0.005][0.005]/[0.002] ) =-42099.1363 J/mol

4.在有相应酶存在时,标准情况下,下列反应中哪些反应可按照箭头的指示方向进

行?

(1)丙酮酸+NADH+H+ →乳酸+NAD+ 解:丙酮酸→乳酸 △E1°′=-0.19 NADH+H+ →+NAD+ △E2°′=0.32

△E°′=-0.19+0.32=0.13>0,该反应可按照箭头的指示方向进行。

(2)苹果酸+丙酮酸→草酰乙酸+乳酸 解:苹果酸→草酰乙酸 △E1°′=0.17 丙酮酸→乳酸 △E2°′=-0.19

△E°′=0.17-0.19=-0.02<0,该反应不能按照箭头的指示方向进行。

(3)乙醛+延胡索酸→乙酸+琥珀酸 解:乙醛→乙酸 △E1°′=0.58 延胡索酸→琥珀酸 △E2°′=0.03

△E°′=0.58+0.03=0.61>0,该反应可按照箭头的指示方向进行。

(4)琥珀酸+NADH+H+ →α-酮戊二酸+NAD++CO2 解:琥珀酸→α-酮戊二酸+CO2 △E1°′=-0.67 NADH+H+ →+NAD+ △E2°′=0.32

△E°′=-0.67+0.32=-0.34<0,该反应不能按照箭头的指示方向进行。

(5)丙酮酸+β-羟丁酸→乳酸+乙酰乙酸 解:丙酮酸→乳酸 △E1°′=-0.19 β-羟丁酸→乙酰乙酸 △E2°′=0.34

△E°′=-0.19+0.34=0.15>0,该反应可按照箭头的指示方向进行。

5.在充分供给底物、受体、无机磷及ADP的条件下,在下列情况中,肝线粒体的P/O值各为多少? 底物 苹果酸 苹果酸 琥珀酸

6.一般来说,物质的分解代谢是产能的,合成代谢是耗能的。当测定一个细胞的能荷降低时,此时细胞内是合成代谢加强,还是分解代谢加强?

答:能荷降低时,体内ATP降低,细胞内的分解代谢加强,产生大量ATP。

第九章 糖代谢

1、用对或不对回答下列问题。如果不对,请说明原因。 (1) 糖代谢中所有激酶催化的反应都是不可逆。

答:错。由磷酸甘油酸磷酸酶催化的1,3-二磷酸甘油酸转变为3-磷酸甘油酸的反应是可逆的。

(4) 5mol 葡萄糖经HMS完全氧化分解,可产生180mol ATP.

答:175mol。3分子的G-6-P产生6分子的NADPH+H+和1分子3-P-甘油醛,同时又返回2分子的G-6-P,也就是1分子的G-6-P产生6分子的NADPH+H+和1分子3-P-甘油醛。那么2分子的G-6-P产生12分子的NADPH+H+和2分子3-P-甘油醛,其中2分子3-P-甘油醛可以通过EMP的逆过程变成G-6-P,这样,1分子的G-6-P净产生12分子的NADPH+H+(它的穿梭总是免费的),合36分子的ATP。1分子的葡

受体 O2 O2 O2 抑制剂 - 抗霉素A - P/O 3 1 2 底物 琥珀酸 琥珀酸 琥珀酸 受体 O2 O2 O2 抑制剂 巴比妥 抗霉素A KCN P/O 0 0 1 萄糖就可以产生35分子的ATP。 (5) 糖原合成和糖异生都是耗能的。 答:对。

(6) 单糖进入细胞后都生成磷酸单糖,这实际上是细胞的一种保糖机制,以免单糖再转移到细胞外。 答:对。

2、1710g蔗糖在动物体内经有氧分解为H2O和CO2,总共可产生所少摩尔ATP?多少摩尔CO2 ?

解:1mol可分解为:1mol的葡萄糖和1mol果糖。

1mol葡萄糖和1mol果糖完全分解均可产生:36或者38molATP,6mol CO2。 则1mol的蔗糖完全分解可产生:72或者76molATP,12mol CO2。 蔗糖分子量:342

1710g蔗糖=1710/342=5mol

则:1710g蔗糖悠扬分解后产生的: 5×72=360或者5×76=380mol ATP 5×12=60mol CO2

3、某厂用发酵法生产酒精,对淀粉质原料液化酶和糖化酶的总转化率为40%,酒精酵母对葡萄糖的利用率为90%。问投料5000kg可产生多少升酒精(酒精密度0.789g/cm3)?酵母菌获得多少能量(多少molATP)? 解:酒精体积V=(5×106×40%×90%)/(162×0.789×103)=14.1L nATP=[(5×106×40%×90%)/162]×2=2.2×104mol

4、1mol乳酸完全氧化分解可生成多少摩尔的ATP?没生成1molATP若以储能30.54KJ计算,其储能效率多少?如果2mol乳酸转化成葡萄糖,需要消耗多少molATP? 解:乳酸+NAD+→丙酮酸+ NADH+H+ 进入呼吸链2or3molATP 丙酮酸进入TCA循环:15mol ATP

1mol乳酸完全氧化分解可生成17or18mol的ATP 储能效率=17×30.54/1336.7=38.84% 或者储能效率=18×30.54/1336.7=41.13%

如果2mol乳酸转化成葡萄糖,需要消耗:4molATP(丙酮酸→草酰乙酸,3-磷酸甘油酸→1.3二磷酸甘油酸个1molATP)+2molGTP(草酰乙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6molATP

5、每摩尔下列各物在酵母细胞内完全氧化时产生多少摩尔ATP及CO2 ?假定酵解、三羧酸循环和氧化磷酸化系统完全具有活性。

(1)麦芽糖; (2)乳糖; (3)1-磷酸葡萄糖; (4)3-磷酸甘油醛; (5)琥珀酸

(6)α-酮戊二酸 代谢物 麦芽糖 乳糖 1-磷酸葡萄糖 3-磷酸甘油醛 琥珀酸 α-酮戊二酸 ATP 2×36=72或者2×38=76mol 2×36=72或者2×38=76mol 35或者37mol 19或者20mol 5+12+12=29mol 9+12+12=33mol CO2 12 12 6 3 4 5

6、虽然氧分子并不直接参与TCA循环,但该循环的运行必须在有氧的情况下才能发生,为什么?

答:氧分子并不直接参与TCA循环,但底物在脱氢酶作用下会脱下NADH+H+或者FADH2, NADH+H或者FADH2之后进入线粒体呼吸链,必须以氧作为最终的电子受体。

第十章

1、用对或不对回答下列问题。如果不对,请说明原因。 (1)脂肪酸的氧化分解是在有机分子的羧基端开始的。 答:对。

(2)只有偶数碳原子的脂肪酸才能在氧化降解时产生乙酰CoA。

答:错。奇数碳原子的脂肪酸开始时任按β-氧化途径降解,产生乙酰CoA,最后剩下丙酰CoA。丙酰CoA羧化成琥珀酰CoA,在进入TCA循环。

(3)因为甘油和3-磷酸甘油醛都是三碳化合物,所以它的完全降解所产生的ATP数是一样的。

答:错。甘油首先需要在甘油激酶的作用下消化一分子的ATP生成α-磷酸甘油,然后转变为磷酸二羟丙酮,最后转化为3-磷酸甘油醛。所以它完全分解之后产生的ATP数目比3-磷酸甘油醛少一个。

(4)从乙酰CoA合成1分子软脂酸,需消耗8分子ATP。

答:错。从乙酰CoA合成1分子软脂酸,需要进行7次的缩合反应,消耗7分子ATP。

(5)合成糖原需要UTP,合成磷脂需要CTP。 答:对。

2、1mol三软脂酰甘油酯完全氧化分解,产生多少摩尔ATP?多少摩尔CO2?如由3分子软脂酸和1分子甘油合成1分子三软脂酰甘油需要几分子ATP? 解:1mol三软脂酰甘油酯在脂肪酶的作用下生成3mol软脂酸和1mol甘油 1mol软脂酸完全氧化分解可产生129ATP,则3mol软脂酸生成3×129=387 ATP。 1mol甘油完全氧化分解可产生20(19)-1=19(18)molATP。

1mol三软脂酰甘油酯完全氧化分解可产生:387+19(18)=406(405)ATP。同时产生:16×3+3=51 molCO2。

1分子软脂酸活化成脂酰CoA需要消耗2ATP。 1分子甘油磷酸化成α-磷酸甘油需要消耗1ATP。

3分子软脂酸和1分子甘油合成1分子三软脂酰甘油需要:3×2+1=7ATP。 3、1mol下列含羟基不饱和脂肪酸完全氧化成CO2和水,可净生成多少摩尔ATP? CH3-CH2-CH2-CH=C(OH)-CH2-CH2-COOH, 这道题错了,若按照我改的这个化合物进行计算。

解:该化合物含有8个碳原子,可进行3次β-氧化生成4个乙酰CoA。 1mol该化合物完全氧化可生成:3×2+3×3+12×4-2=61ATP 若多一个双键,少生成2ATP。 则总共生成61-2=59ATP

4、据你所知,乙酰CoA在动物体内课转变成那些物质?

答:(1)进入TCA循环,彻底氧化分解,生成CO2+H2O,放出能量。 (2)作为脂肪酸、固醇合成的原料。

(3)某些植物、微生物中,可在乙醛酸体内进行乙醛酸循环。

(4)在动物肝、肾脏中有可能产生乙酰乙酸、D-?-羟丁酸和丙酮(酮体)。

+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3)人体可将β-胡萝卜素转变成维生素A。 答:对。 (4)维生素D3的活性形式是1,25-(OH)2.D3。 答:对。 2、脱氢酶的辅酶(或者辅基)有哪些?它们各是什么维生素转化的? 答:(1)黄素辅酶:FMN、FAD,由维生素B2转化而来。 (2)烟酰胺核苷酸:NAD+(辅酶I CoI)、NADP+(辅酶II CoII),由维生素PP转化而来。 3、为什么说维生素C、维生素E和硫辛酸都可作抗氧化剂? 答:(1)维生素C为强还原剂,易被氧化为氧化型抗坏血酸,可作抗氧化剂。 (2)维生素E为自身易被氧化为无活性的醌化合物,可作抗氧化剂。 (3)硫辛酸易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从还原型转变为氧化型,可作抗氧化剂。 4、如果人体内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D缺乏或者不足,可引起什么样的疾病? 答:(1)维生素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