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遗传学综合试卷
遗传学试卷一
一、名词解释(每个2分,共20分) 1、 同源染色体 2、 复等位基因 3、 染色体组 4、 上位作用 5、 回交 6、 显性性状 7、 姐妹染色单体 8、 连锁群 9、 基因定位 10、 表现度
二、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 年,由 , , 三个人重新发现孟德尔规律,该年被定为遗传学诞生之年。 2.玉米体细胞中有20条染色体(2n=20),下列组织的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为:叶肉细胞 ,胚细胞 ,胚乳细胞 ,胚囊母细胞 ,卵细胞 ,花药壁细胞 ,花粉管核 ,反足细胞 。 3.丈夫的血型为O型,妻子的血型为AB型,子女中不可能出现的血型是 和 。 4.用三隐性纯合体(aabbcc)与三对独立基因的杂合体(AaBbCc)测交,子代可能有 种表现型,其比例为 。若与三对连锁基因的杂合体(AaBbCc)进行杂交,若三对基因之间均为不完全连锁,且并发系数不为0,子代可能有 种表现型,并发系数为0时,子代有 种表现型。
5.假定基因a和b是连锁的,交换率为20%,c和d是连锁的,交换率为10%,但是分别在不同对的染色体上。用AABBCCDD与aabbccdd进行杂交,F1的基因型是 。
6.30℃条件下形成的雄性青蛙具有正常的生殖功能,这些雄蛙与正常条件下发育成的雌蛙交配形成的后代其雌性个体所占的比例为 。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交叉是发生在交换之后。( )
2.由于某些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因此,以RNA为遗传物质的非细胞生物能够脱离细胞进行繁殖。( )
3.环境直接对性状有选择作用,环境的选择作用不会影响遗传物质变异的方向。( ) 4.有丝分裂中期的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面上,染色体的臂不受约束。( )
5.基因型为+s/c+的个体在减数分裂中有6%的性母细胞在s、c之间形成了一个交叉,那么,所产生的重组型配子各占3%。( )
6.将基因型Aabb的玉米花粉给基因型为aaBb的玉米授粉,所得籽粒胚乳基因型有AaaBBb,Aaabbb,aaaBBb,aaabbb四种类型且比例相等。( )
7.对于具有两对基因的杂合体,若两基因是非连锁的,一次减分产生4种类型的配子,且呈1:1:1:1的比例;若两基因是连锁的,发生了交换的一次减数分裂也形成4种配子,比例也是1:1:1:1。( )
8.一系列两点测交实验得到某条染色体上的基因的交换率为:w-o 14% w-d 9% w-a 20% d-o 6% d-a 12% o-a 7%。因此可以确定这条染色体上的基因的连锁关系是:a 7 d 6o 9 w。( )
9.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在表现型上受个体性别影响的现象称为限雄遗传。( ) 10.DNA双链的两条互补链带有相同的遗传信息。( ) 四、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生物进行独立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单位是( )。 A.核酸 B.器官 C.核酸和蛋白质 D.细胞 2.DNA的合成主要在细胞周期的( )。 A.G1期 B.G2期 C.S期 D.G0期
3.孟德尔定律不适于原核生物,因为原核生物( )。 A.没有核膜 B.主要进行无性繁殖 C.分裂时染色体粘在质膜上 D.分裂不规则
4.在独立遗传的基因的遗传中,基因型AabbCC的个体与基因型AaBbCc的个体杂交,后代中A基因纯合的个体所占比例为()。 A.1/2 B.1/4 C.1/8 D.1/16
5.若不发生交换,同胞姐妹俩在染色体组成上完全相同的概率为( )。
)22 B. (
)46 C.23(
)23 D. (
)23
A.(
6.遗传学进入分子时代的标志是( )。
A.颗粒遗传学说 B.种质论 C.基因论 D.DNA双螺旋结构
7.若花粉母细胞在减数分裂前期有16%发生了同源非姊妹染色单体间的一次交换,减分后将产生( )的重组型配子。 A.4% B. 8% C. 16% D. 32%
8.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有两对(Aa, Bb)是自由组合的,有三对(DdEeFf)是完全连锁的,假设前两对与这三对基因之间也是自由组合的,这种生物产生显性纯合子配子的比例是( )。 A.1/4 B.1/8 C.1/16 D.1/32
9.设AB两个基因是连锁的,且图距为20,杂交组合AABB×aabb产生的F2中基因型AABB个体所占的比例为( )。 A.1/5 B.1/16 C.16% D.1/4
10.凡雌性个体数异配性别,而雄性个体属同配性别的性别决定方式称为( )。 A.XY型 B. 同型合子 C. ZW型 D.异配性别 五、分析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什么是遗传、变异,二者的关系如何? 2.减数分裂的遗传学意义是什么?
3.五对基因的杂交组合AABbccDDEe ×AaBbCCddEe,求后代中基因型为AABBCcDdee和表型为ABCDe的概率。请写出分析过程。 4.显性伴性遗传的特点是什么?
5.连锁遗传中,交换型配子所占比例小于50%的原因是什么? 六、计算题(10分)
下面是果蝇的X染色体上的一段染色体图,表示出r、s和t基因的位点: r 12 s 10 t 该区域的并发系数为0.5,在++t/rs+×+++/y的杂交中,预期获得2000个后代,其中野生型雄果蝇有多少?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个2分,共20分)
同源染色体:分别来自父母双方,形态、结构和功能相似的染色体。同源染色体上分别携带着控制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
复等位基因:控制同一(单位)性状,位于同一基因座位上的两个以上的一组等位基因。
染色体组:二倍体产生的配子中所有的染色体共同组成一个染色体组。(在二倍体生物的配子中所包含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彼此不同的一组染色体,是多倍体物种染色体的组成成分。
上位作用:指在影响同一性状的两对基因中,其中一对基因影响或阻碍了另一对基因的作用。
回交:子代与亲代的杂交(子代与亲本之一的杂交)。
显性性状:杂合体所表现的性状(两个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体杂交,子一代表现出来的性状。
姐妹染色单体:染色体复制后,被着丝粒连在一起的子染色体(由一条染色体经复制形成的仍由着丝粒相连的两个子染色体。
连锁群:同一条染色体上的所有基因称作一个连锁群。连锁群数等于二倍体配子染色体数。
基因定位:根据基因之间的交换率确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排列顺序和相对距离的过程。 表现度:某一特定基因在不同个体间所控制的性状的不同表现程度。 二、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1900 )(科伦斯 C.E.Correns)(德.弗里斯 D.De Vries)(切尔马克 E.ron S.Tschermak)。 2.(20)(20)(30)(20)(10)(20)(10)(10)。 3.(O型)(AB型)。
4.(8)(27:9:9:9:3:3:3:1)(8)(6)。 5.(AaBbCcDd) 6.(100%)。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2.(×)3.(√)4.(√)5.(√)6.(√)7.(√)8.(×)9.(×)10.(×) 四、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D)2.(C)3.(B)4.(B)5 (B) 6.(D)7.(B)8.(B)9.(C)10.(C) 五、分析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什么是遗传、变异,二者的关系如何?
答:所谓遗传是指生物自身繁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表现了子代与亲代、子代之间的相似;变异是指生物自身繁殖过程中出现的差异,表现了子代与亲代、子代之间的差异。
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的共同特征,两者同时存在,对立统一。遗传使生物保持着原来种族的特征,稳定物种;变异使生物后代出现新的特征,使生物能够适应变化了的外部环境条件,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