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上海市虹口区2018-2019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控历史含答案
虹口区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终教学质量监控测试
高三历史试卷
2018.12
一、选择题(共4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中华文明的起源如“满天星斗”,其核心区域是
A.长江中下游地区 B.黄河下游地区 C.中原地区 D.辽东地区
2.《国语》讲“祀,国之大节”,青铜器在商周时期被视为“政治的权力”的象征。可见商周时期青铜器主要用作
A.农具 B.礼器 C.食具 D.货币
3.殷人凡遇征战、田猎、疾病、行止等,都求之于神,以测吉凶祸福。周人认为天之好恶与人之好恶一致,天命与人事息息相通。春秋时期,“天”已经开始从超验的神的地位下降到了现实世界。这些变化表明春秋时期
A.政治制度中的神权色彩消失 B.儒家天命观思想影响很深远 C.天人关系的重心发生了变化 D.出现贵贱、主从的人伦关系 4.中国古代历史上皇帝挑选亲信近臣组成决策核心的机构是
A.秦朝的三公九卿 B.汉朝的“中朝” C.唐朝的三省六部 D.宋朝的枢密院
5.下图为乾隆年间徐扬的《盛世滋生图》,该图描绘了哪个城市万商云集,运输繁忙的景象?
A.苏州 B.北京 C.南京 D.杭州
6.有学者说:“行省演化为地方最高官府,只是言其性质的基本方面……即使上述演化完成以后,行省仍长期保留着朝廷派出机构的某些原有性质……并非纯粹的地方官府。”我国“行省市制度”最早在哪个朝代确立?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7.1869年在上海公共租界出现了一个特殊司法机关叫做会审公廨,它规定适用西方律师陪审辩护制度。这一机关得以出现的最早依据是
A.《南京条约》 B.《望厦条约》 C.《天津条约》 D.《北京条约》
8.郭廷以认为中国近代某运动“昧视时代,与外界绝缘,结果演为暴力反洋运动。”该“运动”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百日维新 D.辛亥革命 9.下表是《万国公报》中发表的相关文章,由此可推断
禁缠足(篇) 兴女学(篇) 介绍外国妇女(篇) 合计 1880—1889年 3 5 2 10 1890—1899年 11 6 19 36 1900—1907年 17 17 22 56 A.《万国公报》是中国人最早创办的报刊 B.晚清知识分子通过报刊实现了言论自由 C.知识界的宣传呼吁迫使清政府革除陋习 D.随社会发展知识界对妇女问题渐趋重视
10.这一时期,这里兴起了关于“生活”本身的新世俗概念。从前,所谓的理想是崇尚清心寡欲,在一定程度上鄙弃尘世烦恼。此时,珍惜的倒是尘世生活了……这种尊重人类活动的新观念使得社会和个人都发生了变化……。“这一时期”是
A.中世纪时期 B.宗教改革时期 C.文艺复兴时期 D.启蒙运动时期
11.下图是新航路开辟后美洲流入西欧的贵金属数量变化图,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世界市场的拓展 B.圈地运动的开展 C.工业革命的影响 D.英国霸权地位的确立 12.近代历史上成为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立法规范的蓝本是
A.《权利法案》 B.《人权宣言》 C.《独立宣言》 D.《法国民法典》
13.孙中山提倡:“今日师马克思之意则可,用马克思之法则不可。”“师马克思之意”是指
A.提倡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 B.积极推动社会主义革命 C.主张人民民主主义 D.节制资本发展民生
14.第三章,“着火的房子”:1787年春天……第五章,领头羊弗吉尼亚:……第七章,人类的五分三:……第十章,小州的胜利:……第十九章,暇不掩瑜:……以上目录摘自一书。本书要反映的事件是
A.美国独立 B.美国南北之间的矛盾 C.美国1787年宪法 D.美国经济危机
15.右下图是八国联军发行的宣传进攻中国的政治明信片,据图可知
A.中国将出现被瓜分局面 B.列强侵华出现暂时同盟 C.列强采取分而治之政策 D.中国抵抗意识逐渐丧失
16.“爱国”却“不爱”中国旧文化,“反帝”却崇拜帝国主义“文化”,这是对近代中国某重大事件的评价,这一事件是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17.“1922年春,阳光明媚,一股幸福感深深地拥抱着我……”让苏俄农民彼得·伊里奇产生幸福感的应该是
A.政府实行实物配给制 B.政府推行粮食税 C.政府实行余粮征集制 D.政府废除农业税
18.今年是《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这本著作最早全文翻译成中文是在
A.洋务运动时期 B.百日维新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
19.1941年10月后,美英每月向苏联提供400架飞机、500辆坦克和其他军各物资,扩大对苏援助,是源于
A.《租借法案》 B.《大西洋宪章》 C.《苏美英三国协定》 D.《联合国家宣言》
20.2016年考古专家确认江西南昌海昏侯墓主身份为“汉废帝”刘贺。据史书记载,刘贺在当皇帝的27天里做了1127件荒唐事,从而留下了“荒淫迷惑,失帝王礼仪”的罪名。但刘贺墓出土了编钟、琴瑟、大量的竹简和孔子圣贤像,诸多学者据此认为刘贺是知书达理、情趣高雅的人。对历史人物的不同评价说明
A.文献史料真伪难以辨别 B.历史研究需要注意史料的互证 C.历史人物评价难有定论 D.历史记载要经过考古发现证实
二、综合分析题(共60分)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