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章末检测2】
A. 从左到右分别是静脉、动脉和毛细血管 B. 动脉管腔最大,管壁最厚 C. 毛细血管管腔最小,管壁最薄 D. 静脉管腔最大,管内血流速度最快 【答案】C
【解析】图中从左到右分别是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A错误。 动脉管壁较厚,弹性大,管腔较小,血流速度快,B错误。
毛细血管管壁最薄,管腔最小,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血流速度最慢,C正确。 静脉管壁较薄,弹性小,管腔较大,血流速度慢,D错误。
18. 如图为人体血液循环过程中某物质含量的变化情况,如果Ⅰ代表肺泡间的毛细血管,Ⅲ代表组织细胞间的毛细血管,则该物质最可能是( )
A. 养料 B. 二氧化碳 C. 氧气 D. 废物 【答案】C
【解析】“如果Ⅰ代表肺泡间的毛细血管”,则血液流经肺泡时,氧气增多、二氧化碳减少、养料减少、废物增多,“Ⅲ代表组织细胞间的毛细血管”,则血液流经组织细胞时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养料减少、废物增多。图中该物质在Ⅰ处增多,Ⅱ处减少,因此该物质最可能是氧气。 19. 如图是心脏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中①是主动脉,内流动脉血
B. 图中②是左心房,内流静脉血
C. 图中③、⑤分别是肺静脉和上腔或下腔静脉 D. 图中④内流的是静脉血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血液循环路线如图所示:
两图对照可知,
图中①是肺动脉而不是主动脉,内流静脉血而不是动脉血,A错误;
5
图中②是左心房,内流动脉血而不是静脉血,B、错误;
图中③、⑤分别是肺静脉和主动脉而不是上腔或下腔静脉,C错误; 图中④(右心室)内流的是静脉血,D正确。 考点:血液循环的途径。
20. 小明学习了输血与血型的知识后,归纳为以下几点,你认为不恰当的是( ) A. 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B. 初中生应积极参加无偿献血,奉献爱心
C. 紧急情况下,O型血可以少量输给其他3种血型的人 D. 适量献血不影响健康
【答案】B
【解析】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A正确;
我国提倡义务献血,我国鼓励无偿献血的年龄是18-55周岁,初中生年龄太小,不符合献血的条件,B错误;
在紧急情况下,如果实在没有同型血,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但输的时候要慢而少,C正确; 医学研究证明,如果一次失血不超过400ml,血浆和血细胞可以在短时间内通过自身的调节作用恢复到正常水平。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ml不会影响身体健康,而且还有利于提高自身造血器官的造血功能,D正确。
21. 如图是人体心脏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心脏主要由_________组织构成。
(2)标出图中所示各结构名称:[3]__________[4]__________
(3)血液从[7]出发经过肺回到[8]的循环途径是_________循环,这个循环中血液的变化是由_________血变成_________血。
(4)心脏的四个腔中,心壁最厚的是_________,它能将血液泵向全身。
【答案】(1)肌肉 (2)主动脉 肺动脉 (3)肺 动脉 静脉 (4)左心室
【解析】心脏的结构名称:1上腔静脉;3主动脉;4肺动脉;5下腔静脉;6右心房;7右心室;8左心房;9肺静脉;10左心室。
(1)肌肉组织主要由肌细胞构成,具有收缩、舒张功能。心脏的四个腔的壁主要是肌肉组织,肌肉组织受到刺激会收缩和舒张。
(2)标出图中所示各结构名称:3主动脉,4肺动脉。
(3)根据循环途径的不同,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肺循环是指血液从7右心室出发,流入肺动脉,流经肺部毛细血管,再由肺静脉流回8左心房的循环。在肺循环中,从右心室射入肺动脉中的静脉血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进入血液,这样血液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
(4)人的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由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四个腔,其中左心房接收肺静脉注入的血液,右心房接收上下腔静脉注入的血液;左心室收缩将血液射入主动脉,经各级动脉流向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路径较长;右心室收缩将血液射入肺动脉,流经肺,路径较短;因此,心室壁较心房壁厚,左心室壁比右心室壁厚。
22. 下列是人体部分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图示,请据图回答:
6
(1)图甲血管①和②中血液成分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肺泡壁和小肠绒毛壁结构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
(2)正常情况下,血液流经肾脏后,血液中的_________等成分减少。某人尿检时发现大分子蛋白质超标,该人血常规检查中最可能超标的是_________的数量。
(3)静脉注射治疗肾脏病变,药物到达病灶前经过心脏腔室的顺序依次是_________。
(用字母和箭头表示);如果从③处向猪的心脏注水,水不能进入心脏的原因是_________。
(4)图乙是人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BC段表示_________过程。证明人工呼吸有效的标志是:吹气过程中,被救者的胸廓_________,并且气体能够从口部排出。
【答案】(1)氧气含量丰富 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2)营养物质、氧气、尿素等含氮废物 白细胞 (3)C→D→A→B 主动脉与左心室(或心脏)之间有动脉瓣 (4)呼气 能够随着每次吹气而略有隆起 【解析】观图可知:甲图中,A左心房、B左心室、C右心房、D右心室,①肺静脉、②出球小动脉、③主动脉,乙图中,AB段表示吸气,CD段表示呼气。
(1)①肺静脉和②出球小动脉都流动脉血,因此图甲血管①和②中血液成分的共同特点是含氧气丰富;肺泡和小肠绒毛结构的共同特点是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气体交换或营养物质的吸收。
(2)从肾动脉流入肾脏的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血液中的部分尿素等废物随尿液排出,因此从肾静脉流出的血液中,尿素等废物的含量减少。
血液流经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时,血液与肾小管的细胞进行了物质交换,血液中的氧气和养料进入肾小管的细胞,肾小管的细胞分解有机物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血液,因此血液中的营养物质减少、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加,血液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所以“正常情况下,血液流经肾脏后”,血液中的营养物质、氧气、尿素等含氮废物等成分减少。“某人尿检时发现大分子蛋白质超标”,可能是肾小球病变,因此该人血常规检查中最可能超标的是白细胞的数量。
(3)“静脉注射治疗肾脏病变”,药物上腔或下腔静脉→C右心房→D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A左心房→B左心室→主动脉→肾动脉→肾脏毛细血管(病变部位)。因此药物到达病灶前后经过心脏腔室的顺序依次是CDAB(填字母);如果从③主动脉处向猪的心脏注水,水不能进入心脏的原因是主动脉与左心室(或心脏)之间有动脉瓣,动脉瓣使血液只能由左心室流向主动脉。
(4)“图乙是人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BC段肺内气压与外界气压的差大于0,表示呼气,因此人体肋间肌和膈肌正处于舒张状态;“证明人工呼吸有效的标志是:吹气过程中”,被救者的胸廓能够随着每次吹气而略有隆起,“并且气体能够从口部排出”。
23. 图1是“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材料的处理,图2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情况的视野图象,请根据实验的方法步骤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观察过程中,用湿棉絮包裹在小鱼的鳃盖和躯干部,并时常往棉絮上滴加清水,这样做的目
7
的是保证小鱼的正常_________。
(2)正常情况下,使用_________倍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情况。最好用尾鳍色素_________(填“多”或“少”)的小鱼。
(3)图2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血管图象,你认为[1]是_________血管,[3]是_________血管,[2]是_________血管,依据是_________单行通过。
【答案】(1)呼吸 (2)低 少 (3)动脉 静脉 毛细 红细胞 【解析】观图可知:1是动脉,2是毛细血管,3是静脉。
(1)小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来获得水中的溶解氧,因此在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的实验过程中,要用浸湿的棉絮,并经常滴加清水,将小鱼的头部的鳃盖和躯干包裹起来,目的是保持小鱼正常的呼吸。
(2)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应该用低倍的显微镜,低倍镜比高倍镜的视野亮,看到的视野范围广。小鱼尾鳍内含色素,颜色深,视野较暗,因此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应该选择小鱼尾鳍含色素少。 (3)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时,判断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由分支汇集而成的血管是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其中毛细血管的特点是:管腔最细,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最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血流速度最慢;这些特点都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间进行物质交换。图中[1]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因此[1]是动脉血管,[3]是从分支流向主干的血管,[3]是静脉血管,[2]是毛细血管,因为红细胞是单行通过。
8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