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xx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2014全解
求的行动,包括启动全体应急反应组织。根据全体应急职责,各部门人员应为公司应急指挥提供建议并执行应急总指挥做出的决定,要求所有部门要配备足够人员,以便保证每个岗位都有专业人员。
5.3应急处置程序流程图
第六章 事故报告与通报
6.1报告程序
6.1.1企业内部报告程序
1、当企业发生突发环境污染事故时,最早发现者和事故部门应立即报告车间、生产及动力设备部办公室。
2、车间或生产部接到报告后,应迅速通知有关部门,紧急行动查清事故发生原因,报告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启动应急救援程序,通知救援队伍迅速赶赴事故现场。
3、车间应迅速查明事故发生点,调度应当机立断采取措施,最大程度降低事故危害,组织自救。
4、当事故得到控制,应尽快实现生产自救。事故调查组负责写出事故分析报告,上报应急救援指挥部。 6.1.2外部报告时限及程序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责任部门和责任人以及负有监管责任的部门发生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后,一级响应:应立即在2小时内向中方县环保局报告,联系方式:xxxxxxxxx,联系人:xxxx。二级响应:向xxxxx县县人民政府办公室报告,联系方式:xxxxxx。并立即组织人员进行现场调查。紧急情况下,可以越级上报,隐瞒不报将受到相应的责任追究。
对属于较大、重大突发环境污染事故要立即启动公司事故应急预案,需要请示支援的,同时上报上级有关部门请求支援,总
指挥指令应急办公室组织职员协助工作,总指挥和副总指挥赶赴现场,协助上级有关部门指挥应急处置工作。
如事故的性质小于上述事故,企业在事故发生后及时通报可能受到污染危害的单位和居民,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撤离。在事故发生后的24小时内向当地环境保护部门报告,说明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类型和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经济损失、人员受害及应急措施等情况的初步报告;事故查清后,向当地环境保护部门做出事故发生的原因、过程、危害、采取的措施、处理结果以及事故潜在危害或者间接危害、社会影响、遗留问题和防范措施等情况的书面报告,并附有关证明文件。 6.2报警
1、现场与上级主管部门救援中心或救援指挥中心的通信; 2、现场与当地主管部门救援中心或救援指挥中心的通信; 6.3报警装置
公司内突发环境污染事故报警方式采用手机及座机等形式进行报警,由指挥中心根据事态情况向公司内部发布事故消息,做出紧急疏散和撤离等警报。需要向社会和周边发布警报时,由指挥中心人员向当地镇政府、居委会以及周边单位发送警报信息。事态严重紧急时,通过指挥中心直接联系当地村、镇政府以及周边单位负责人,由指挥中心亲自向政府或负责人发布消息,提出要求组织撤离或者请求援助,随时保持电话联系。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