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8-2019学年四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2018-2019学年下学期四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一、教材内容: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的内容:四则运算;位置与方向;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三角形;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数学广角等。
二、教学目标
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掌握四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3、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4、初步掌握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5、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初步学会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初步了解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形成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教学重点:
1.带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的学习。
2. 四则运算的意义和运算定律以及四则运算的关系。
3. 进一步掌握常用的长度、面积、重量、和时间及单位间的进率。 4. 小数的意义和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变化的规律。 5. 理解和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四、教学难点:
1.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的学习。
2.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以及应用四则运算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3.认识面积单位和进率及名数的改写。 4.小数和复名数的相互改写。 5.小数加减法的简单算法。 五、教学改革的设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
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 六、实施计划的具体措施
1.认真备课,精心设计练习,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上好每一节课,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建构互动教学模式,注重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提高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变成“要我学”为“我要学”。
3.多和学生交流、沟通,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生活的各种问题,让他们在快乐、轻松的气氛中感受学习的乐趣。
4.赏识每个层次的学生的每一个微小的进步,并及时鼓励他们,多表扬和肯定、批评、增加他们学习的自信心,让他们感受学习带来的快乐。 5.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教好每一个学生。 6、精心设计作业,有层次,讲究目的性、科学性。 7、抓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耐心辅导,因材施教。 七、各部分教学内容的课时分配 (一)、 四则运算(6课时) (二)、观察物体(2课时 (三)、运算定律(7课时
1.加法运算定律......3课时左右 2.乘法运算定律......4课时左右 营养午餐......1课时 (四)、小数的意义和性质(15课时)
1.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3课时左右 2.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3课时左右 3、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3课时 4、小数与单位换算......2课时 5、小数的近似数......2课时 整理和复习......2课时 (五)、三角形......6课时
(六)、小数的加法和减法......6课时 (七)、图形的运动 (二) ......4课时 (八)、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4课时 1.平均数......2课时 2.复式条形统计图......2课时 营养午餐......1课时
(九)、数学广角——鸡兔同笼......2课时 (十)、总复习......4课时 八、教学进度表 周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日期 02.18-24 02.25- 03.01 03.04-08 03.11-15 03.18-22 03.25- 29 04.01-05 04.08-12 04.15-19 04.22-26 04.29-05.03 05.06-10 05.13-17 05.20-24 课 题 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3) 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1) 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2) 括号(2)、 观察物体(4) 加法运算定律(4) 乘法运算定律(4) 乘法运算定律(2)、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2) 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1) 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3) 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2) 小数与单位换算(2) 小数的近似数(2)、三角形的特性(2) 三角形的分类(2)、三角形的内角和(2) 小数的加减法(2)、小数的加减法混合运算(2) 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2)、轴对称(2) 平移(2)、平均数(2) 复式条形统计图(3)、营养午餐(1) 备 注 清明节放假 劳动节放假
15 16 17 18 19 05.27-31 06.03-07 06.10-14 06.17-21 06.24-28 数学广角——鸡兔同笼、总复习 总复习 总复习 总复习 总复习、期末考试 九、重要的教学活动 (一)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
1.教学是认真分析这些新授内容与学生已掌握的知识之间的联系,研究学生已具备的学习方法,充分利用迁移规律,加强基础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引导学生参与新知识的形成过程,主动获取知识,而不是仅仅让学生记忆现成的结论。
2.基础知识的教学,要在“总体设计”的前提下进行。所谓“总体设计”,就是在教学某一知识点时,要瞻前顾后,做到“以旧引新,新旧结合,以新代旧”,使教学活动不是在一个点上,而是在知识的网络上,沿着“循序渐进,适当反复,逐步深化,灵活掌握”的程序展开。
(二)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1.在教学思想上,要摈弃单纯传授知识的陈旧观念;在教学的方式上,要坚决克服“注入式”。要以知识为载体,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2.挖掘教材中的智力因素,有目的、有计划的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
3.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学会提出问题。 4.加强训练
训练的重点应该是“怎么想的”、“根据什么想的”、“想到了什么”、“还想到了什么”。比如,“题组”训练,训练的重点在于对比,而不是仅仅解答出题组中的每一道题。又比如,联想训练,训练的重点显然在于建立知识间的联系,在于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掌握一种解体策略。 5.培养学生学会运用数学语言。 (三)认真进行总复习
总复习的教学侧重点,绝不仅仅是整理知识,而是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更多地注意系统体高,弥补学生学习上的欠缺,注意各部分知识间的联系和综合运用。
十、学情分析:
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仍存在一些不利因素,有少部分学生,由于知识脱节,单元知识能过关,但综合能力较差,对于概念理论知识理解过于肤浅,对知识运用也欠灵活,有
一部分学生学习态度比较浮躁,计算能力较差,还需进一步提高,应用题分析能力还可以,个别学生仍需继续辅导。从学生习惯方面看,有一部分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做题马虎,丢三落四,抄错数,不用直尺等许多学习习惯有待改善,还有个别学生由于缺乏自信心导致成绩差,要努力做好各方面的辅导工作。
十一、后进生情况
本班级有一部分学困生。对于这些基础差、能力低,上课时非常吃力,基础较差,对学习没有自信心的同学,降低对他们的要求,多鼓励,建立他们学习的信心;针对一些自觉性不够,缺乏刻苦钻研的精神,总想偷懒,不做作业或者抄别人的作业,浮躁,不踏实的学生,要给予他们更多的思考空间,培养他们积极思考的习惯和勇于探索的精神,同时培养他们善于倾听的习惯。
十二、后进生辅导、转化措施
1、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气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使每个学生在各自不同的基础上都能得到提高。
2、注重学生知识形成和探究过程中获得的经验和方法的积累,使学生
初步学会自主学习形式上可以多采用手、动脑、动口相结合,讨论、抢答等形式的学习,培养学生从周围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并能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课内学知识,课外学技能,运用理论,使学生真正做到将知识的掌握灵活运用。
4、坚持不懈地抓好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重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和细心计算和验算的好习惯。
5、精讲多练,熟能生巧. 十三、后进生名单: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