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学与心理学2016备考题库及参考答案

教育学与心理学2016备考题库及参考答案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3 22:47:23

57. 根据评价的性质和作用,旨在对被评价对象做出某种资格上的证明的评价类型是( )。 A.形成性评价 B.终结性评价 C.诊断性评价 D.标准性评价

58. 在教学过程中,为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学生学习中出现的困难而进行的评价,称为( )。 A.诊断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终结性评价 D.自评、他评

59. 《学记》中所说“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是指在教学中要贯彻( )原则。 A.启发性 B.巩固性 C.循序渐进 D.因材施教

60. 教师在教学中,运用 “创设情境—参与各类活动—总结转化”这一程序是采用了( )。 A.传递—接受教学模式 B.自学辅导教学模式 C.探究教学模式 D.陶冶教学模式

61. “学而时习之”一语出自( )。 A.《论语》、 B.《学记》 C.《孟子》 D.《道德经》 .

62. 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提问学生,并引导学生对所提问题得出结论,从而获得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称为( )。 A.讲授法 B.谈话法 C.讨论法 D.讲述法

63. 教师在教学中,运用 “问题—假设—验证—总结提高”这一程序是采用了( )。 A.传递—接受教学模式 B.自学辅导教学模式 C.探究教学模式 D.陶冶教学模式

64. 评定学生学业成绩的方法除百分制记分法外,还有一类是( )。 A.五分制记分法 B.等级制记分法 C.文字记分法 D.数字记分法

65. 教学评价的类型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划分,以作用为依据可划分为( )。 A.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 B.相对性评价、绝对性评价

C.课程评价、学业评价、教学质量评价 D.自评、他评

66. 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明辨是非,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是( )。 A.自我修养法 B.品德评价法 C.说服教育法 D.榜样示范法

67. ( )是社会现象,是社会学、伦理学的研究对象,并受社会发展规律制约而不依赖个体人存在。 A.道德 B.品德 C.思想 D.信仰

68. 有效地开展班主任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是( )。 A.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 B.选拔和培养班干部 C.确定班级的共同奋斗目标 D.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69. 由学校、班级组织实施的课余教育活动,称作( )。 A.校外教育 B.课外教育 C.课外辅导 D.学科活动

二、心理学 (共67题)

1. 研究强化和惩罚规律的心理学流派是 ( ) A.人本主义 B.行为主义 C.精神分析 D.机能主义

2. 强调对心理进行整体研究,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的是 ( ) A.机能主义心理学 B.完形心理学 C.行为主义心理学 D.构造主义心理学

3. 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的心理学家是 ( ) A.詹姆斯 B.桑代克 C.冯特 D.华生

4. 通过观察饿猫如何打开疑难笼获得食物的过程来研究学习过程的心理学家是( ) A.詹姆斯 B.桑代克 C.冯特 D.华生

5. 弗洛伊德对人类的杰出贡献在于他在精神分析学说中首先提出了人类具有( ) A.生本能 B.死本能 C.力必多 D.潜意识

6. 人脑中负责躯体感觉以及初级听觉、视觉的脑区分别是 ( ) A.枕叶 顶叶 颞叶 B.颞叶 顶叶 枕叶 C.顶叶 颞叶 枕叶 D.枕叶 颞叶 顶叶

7. “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体现的注意品质是( ) A.注意的广度 B.注意的稳定性 C.注意的分配 D.注意的转移

8. 当目光专注于电扇转动时,会觉得电扇忽而正转,忽而倒转,甚至有时会有暂时停止不转,这种现象属于( ) A.错觉 B.深度知觉 C.形状知觉 D.幻觉

9. 视觉的三色说认为,视网膜上三种不同的感受器分别感受( ) A.红、黄、蓝 B.红、绿、蓝 C.红、黄、绿 D.黄、绿、兰

10. “思维的知觉”是指( ) A.感觉 B.观察 C.想像 D.记忆

11. 教师在上课时用抑扬顿挫的语调再加上表情动作,有助于引起学生的( ) A.不随意注意 B.随意后注意 C.随意注意 D.有意注意

12. 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力努力的注意是( ) A.不随意后注意 B.不随意注意 C.随意后注意 D.随意注意

13. “窥一斑而见全豹”反映的知觉特征是( ) A.整体性 B.选择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14. 学生背单词时闻到巧克力香味,第二天测验时再次提供巧克力香味的比不提供巧克力香味的回忆出来的词汇更多,说明嗅觉刺激可唤起人们的 ( ) A.想象 B.记忆 C.动机 D.兴趣

15. 影响感觉阈限测量的非感觉特性因素主要是( ) A.智力水平 B.性别和年龄 C.动机和期望 D.人格

16. 即使集中注意力,感觉的清晰程度也会发生周期性、有节律的变化,这种现象叫( ) A.注意的动摇 B.注意的分散 C.注意的转移 D.注意的分配

17. 当一个人的外表具有魅力时,他的一些与外表无关的特征也常常被肯定,这种现象被称为( ) A.宽大效应 B.中心品质 C.刻板印象 D.晕轮效应

18. 与个体知识经验、工作经历、言语指导以及兴趣爱好密切相关的知觉特征是( ) A.选择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19. 听觉器官对声波的反映表现为音高、音色和( ) A.情绪 B.响度 C.旋律 D.色彩

20. 人的短时记忆容量为 ( ) A.3-7个组块 B.5-9个组块 C.7-11个组块 D.9-13个组块.

21. 人脑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再现是指( ) A.感觉 B.注意 C.记忆 D.思维

22. 最后呈现的学习材料最容易重现并遗忘较少,称为( )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倒摄抑制 D.晕轮效应

23. 一般而言,人的大脑有四个记忆高潮,它们分别是清晨、8-11点、18-20点和( ) A.22点 B.23点 C.24点 D.睡前一小时

24. 短时记忆的主要编码是( ) A.按照刺激物的物理特征编码 B.语义编码 C.语音编码 D.都不是

25. 看电影时往往结尾的内容容易记住,这是因为结尾 ( ) A.有前摄抑制没有后摄抑制 B.有后摄抑制没前摄抑制 C.有前摄抑制和后摄抑制 D.没有前摄抑制和后摄抑制

26. 创造性思维最突出的特征是( ) A.活动性 B.新颖性 C.发散性 D.直觉性

27. 人脑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我们称之为( ) A.想象 B.思维 C.观察 D.感觉

28. 在发散生成测验中,说出某个物体的用途越多,发散思维越( ) A.变通 B.独特 C.流畅 D.创新

29. 根据思维结果是否经过明确思考、是否具有清晰意识,思维可分为( ) A.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 B.常规思维和创造思维 C.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 D.动作思维和形象思维

30. 在处理问题时能客观考虑正反两方面的意见,虚心自我检查,放弃错误观点的做法显示了思维的( ) A.广阔性 B.深刻性 C.批判性 D.敏捷性 .

31. 考古学家可以通过化石和有关资料,复现出恐龙的形象和当时生活场景,表现出思维的( ) A.概括性 B.稳定性 C.间接性 D.直接性

32. 科学家的发明、工程师的设计、作家的人物塑造等活动都需要想像,这体现了想像的( ) A.补充功能 B.代替功能 C.预见功能 D.选择功能

33. 人们往往习惯用过去的经验解决目前已经发生变化的问题,这是一种思维的( ) A.变式 B.抽象化 C.定势 D.发散

34. 为打开密码箱,小张逐一尝试三位数字的组合,他采用的问题解决的策略是 ( ) A.手段-目的分析 B.启发法 C.逆向搜索 D.算法

35. 老师出题:“请说出纸有哪些作用”,目的在于观察学生的( ) A.发散思维 B.聚合思维 C.直觉思维 D.分析思维.

36. 作家写小说时在头脑中构造人物形象属于 ( ) A.无意想像 B.有意想像 C.再造想像 D.创造想像

37. 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即是( ) A.智力技能 B.知识迁移 C.智力 D.思维程序

38. 在练习的后期,练习成绩似乎不再提高,这种现象是( ) A.U型现象 B.倒U型现象 C.先慢后快现象 D.高原现象

39. 智力活动的对象是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因此智力活动的对象具有( ) A.内隐性 B.观念性 C.简缩性 D.物质性

40. 下列不属于技能的活动方式是( ) A.解题 B.打篮球 C.吃饭 D.吮吸

41. 确定所学智力技能的实践模式并了解活动的结构要素,属于智力技能的( ) A.原型定向阶段 B.原型操作阶段 C.原型内化阶段 D.原型巩固阶段

42. 能够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是( ) A.能力 B.性格 C.动机 D.气质

43. 人们在知觉、记忆、思维方面存在的能力差异属于 ( ) A.能力发展的水平差异 B.能力发展的早晚差异 C.能力发展的趋势差异 D.能力发展的类型差异

44.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指出智能包括人格智能,具体指( ) A.语言智能和数理逻辑智能 B.音乐智能和空间智能 C.自然智能和身体运动智能 D.人际交往智能和自我反省智能

45. 在全体人口中,智力呈何种状态分布 ( ) A.常态分布 B.偏态分布 C.正偏态分布 D.负偏态分布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57. 根据评价的性质和作用,旨在对被评价对象做出某种资格上的证明的评价类型是( )。 A.形成性评价 B.终结性评价 C.诊断性评价 D.标准性评价 58. 在教学过程中,为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学生学习中出现的困难而进行的评价,称为( )。 A.诊断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终结性评价 D.自评、他评 59. 《学记》中所说“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是指在教学中要贯彻( )原则。 A.启发性 B.巩固性 C.循序渐进 D.因材施教 60. 教师在教学中,运用 “创设情境—参与各类活动—总结转化”这一程序是采用了( )。 A.传递—接受教学模式 B.自学辅导教学模式 C.探究教学模式 D.陶冶教学模式 61. “学而时习之”一语出自( )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