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特色专题-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学期名校期末考试20份合集 - 图文
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2016-2017学年下学期初中八年级期末质量调研考试
物理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8页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卡上,答
*
*
*
*
在本试卷上无效
*
2本卷g取10N/kg
*
*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
*
项正确)
1下列物体质量最接近50g的是( )
*
A一只鸡蛋 B一本八年级物理教材
*
*
C一张课桌 D一只母鸡
*
*
2冬天,常看到室外的自来水管包了一层保温材料,是为了防止水管冻裂,水管被冻
*
裂的主要原因是( )
A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体积变大 B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质量变大
*
*
C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密度变大 D水管本身耐寒冷程度不够而破裂
*
*
3对下列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
A打开香水瓶盖后,能闻到香味,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
B封闭在容器内的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
C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
D铅笔芯用了一段时间后会变短,说明分子间有斥力
*
4比赛所用的乒乓球是由一种叫胶棉材料制成如图所示,这种胶棉材料具有较好的
*
*
( )
A绝缘性
*
B弹性
*
C导热性
*
D导电性
*
5如图所示,吊在天花板下面的电灯处于静止状态,如果某一天,吊线突然断开的同
*
时,所受外力全部消失,则电灯将( )
A竖直向下匀速运动
*
B竖直向下加速运动
*
C保持原来静止状态
*
D竖直向上匀速运动
*
6如图所示,在同一水平面上,有表面粗糙程度相同、质量不同(mP<mQ)的两个木块,
*
按照甲、乙、丙、丁四种方式放置,分别在水平力F1、F2、F3和F4的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AF1>F2 BF2>F3 CF3>F4 DF3=F4
*
*
*
*
7“青奥会”将于今年8月在南京举行,图中四项运动包含了一些物理知识,下列描
*
述正确的是( )
A跳水运动员在空中下落的过程中,动能变小,重力势能变大
*
B足球运动员对球的作用力和球受到的重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
C举重运动员将杠铃举在空中静止时,他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他的支持力相互平衡
*
D篮球运动员抛出的篮球在空中先上升后下落,是因为力改变了篮球的运动状态
*
8如图所示,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是( )
*
9如图所示,将几颗相同的象棋子叠加放在水平桌面上,然后用钢尺沿桌面迅速击打
*
最下面一颗棋子,可看到该棋子被打出去了下面关于此情景说法正确的是( )
*
A最下面棋子动而其他棋子没跟着出去,因为其他棋子有惯性而最下面棋子没惯性
*
B敲打的力越大,棋子出去的速度越大,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
*
C棋子被打出去可以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
D随着棋子一颗颗被打出去,剩下的棋子堆对桌面的压强变大
*
10练太极拳由图甲姿势换成图乙姿势时,人对水平地面的( )
*
A压力变大,压强不变
*
B压力变大,压强变大
*
C压力不变,压强变小
*
D压力不变,压强变大
*
11如图所示,是一密度计分别放入两种不同液体静止后的情形,关于两次密度计所受
*
浮力大小和两种液体密度大小的关系,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密度计在甲杯中受到的浮力比乙杯中小
*
B密度计在甲杯中受到的浮力比乙杯中大
*
C甲杯液体的密度比乙杯液体的密度大
*
D甲杯液体的密度比乙杯液体的密度小
*
12把重5N、体积为04dm的物体投入水中若不计水的阻力,当物体静止时,下列说
*
*
*
3
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漂浮,F浮=5N B物体漂浮,F浮=4N
*
*
C物体悬浮,F浮=5N D物体沉底,F浮=4N
*
*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6分)
13根据卢瑟福原子结构模型可知:原子中心的原子核由 和 组成,原子
*
核周围带负电的 绕核运动
*
14小明踢足球时脚感觉到疼,说明 ;球离开脚能继续向前飞行的原因是因为
*
球 ;飞行中球最终落向地面是由于受到 作用
*
15如图所示,烧瓶中的水刚停止沸腾,现将注射器的活塞向外拉,观察到的现象
*
是 ,这个现象说明 ;若倒置,应在瓶底浇 水(选填“冷”或“热”),才能使烧瓶中的水重新沸腾
*
16“神舟”号飞船发射成功,中国人的“登月梦”指日可待已知月球上的物体被月
*
*
球吸引也受到“重力”作用,月球上物体的“重力”与其质量是否成正比呢?假如你是一名航天员,驾驶飞船到达月球,请对此问题进行探究
*
(1)要完成实验,除需要若干个质量均为50g的钩码外,还需要的测量器材是 ; (2)测量结束后,你如何根据实验数据判断物体受到的“重力”与质量是否成正比?请说出一种方法: ;
(3)本实验需要多次测量,其目的是: (填字母代号)
*
A得到可靠的结论 B减小实验误差
*
*
17如图所示,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情景
*
*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