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基于zigbee的物联网实训报告
P0_2、P0_3 配置为外设功能时:P0_2 为 RX, P0_3 为 TX. USART0 和 USART1 是串行通信接口,它们能够分别运行于异步 UART 模式或者同步 SPI 模式。两个 USART 具有同样的功能,可以设置在单独的 I/O 引脚。此种串口设计是没有流控功能的。 CC2530 配置串口的一般步骤:
1、配置 IO,使用外部设备功能。此处配置 P0_2 和 P0_3 用作串口 UART0
2、配置相应串口的控制和状态寄存器。 3、配置串口工作的波特率。
4.光敏和热敏传感器
1.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掌握 CC2530 芯片 GPIO 的配置方法 2)掌握光敏和热敏传感器在协议栈的用法 2.实验设备
硬件:PC 机一台 ZB2530(底板、核心板、USB 线)两套
仿真器一个光敏传感器一个
软件:2000/XP/win7 系统,IAR 8.10 集成开发环境 3.接线方法:
1)、VCC:接电源正极(3V3)2)、GND:接电源负极
3)、DO:TTL 开关信号输出4)、AO:模拟信号输出(悬空没有使用) 4.实验相关寄存器
仔细核对引脚后将传感器插到 J8光敏传感器、热敏传感器、气体传感器、一氧化碳传感器、酒精传感器等共用 P0.5 引脚,不过配置不同,使用光敏传感器、热敏传感器、气体传感器、一氧化碳传感器、酒精传感器时配置成输入引脚。
5.无线传输质量检测
1.实验目的
1).误包率检测 2).掌握实验下载、测试的方法
3).串口发送函数 此实验不带zigbee 协议栈,只是感觉一下无线点对点传输过程 2. 实验设备
硬件:PC 机一台、ZIGBEE网关、ZIGBEE节点、仿真器一个 软件:2000/XP/win7 系统,IAR 8.10 集成开发环境 3.实验现象
和无线点灯一样,一个ZIGBEE网关A定义为发射模块,另一个ZIGBEE终端B定义为接收模块。接收模块通过串口不断发数据到PC 机上显示当前的误包率、RSSI 值和接收到数据包的个数。
6.广播组网-无线数据传输
实验内容: 1. 掌握串口的使用
2. 掌握协调器和终端通讯过程
实现现象:终端发“0123456789”协调器收到后通过串口发给电脑,串口调试助手显示接收到的字符串
7.组播组网-多终端控制协调器 LED
实验内容: 1.实验多终端通讯
2.实现组播组网通讯,协调器不响应其它组发过来的数据
3.掌握 Led 开关提示:由于组播组网需要三个节点才能真正完成此实验,一个协调器,两个终端。如果只有两个节点就只能完成部分内容了,但是没关系多一个节点也就是多一个终端而已。其实代码并不复杂,看看代码也就清楚组播组网是怎么回事了。 实现现象:
三个节点,一个节点做协调器,另外两个节点做终端。按终端 S1 键时,协调器 Led2 状态改变同时终端自身的 Led2 状态也改变,提示发送成功。修改其中一个终端的组编号,编译下载后,按此终端 S1 键时,此时看协调器 Led2 状态是否会改变。
四、实训总结:
时光飞逝,为期十天的物联网实训结束了。通过这次实训,我获得了许多知识,而且这些知识是书本之外的,更难能可贵的是这次实训锻炼了我的动手能力,学会了理论要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
在这次实训中,从最初的迷茫到现在的恍然大悟,我悟出了一个道理,那就是我们对一个新事物的理解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曲折艰辛的,道路是迂回上升的,但是只要我们脚踏实地,我们最终会体会其中的真谛。
实训中可能会存在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可能是不小心而导致,也可能是自己不会,我们应当尽量的减少不小心而导致的错误,最好是杜绝。有些问题可能真的是我们不会,当遇到这些问题时,我都会去看别人是怎么解决的,而不是直接去问怎么做,当实在不知道才要别人说。坐而言不如立而行,对于这些电路还是应该自己动手实际操作才会有深刻理解,才会有收获。无论是平时的上课,还是从这一次的实训,每一次自己都觉得有一个进步,虽然有些方面自己做不出,但可以从老师和其他同学那里学到更好更多的东西,他们从另一个方面透析了自己的困难,这是很重要的,它让我学会了怎样学习别人的长处并把它变成自己的长处。
总之,这次实训使我受益匪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