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浙江省农村城镇化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浙江省农村城镇化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摘要:农村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历史进程的自然历史过程。农村城镇化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和条件。本文通过对浙江省部分乡村进行实地面对面调查,在对调查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的基础上,对我省农村城镇化进程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和见解。 关键词:浙江省农村;城镇化现状;调查与思考
农村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历史进程的自然历史过程。党的十八大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作为乡镇企业较多的浙江省,农村城镇化发展的步伐一直领先全国,面对新的经济形势,浙江省农村城镇化情况如何,未来如何发展,为我们未来提供了哪些就业空间和条件?是我们今天在校大学生应该深切关注的问题。今年寒假为了练就和提高我们信用管理专业学生的社会调查能力、分析能力,信用管理教研室和我们班主任组织我班同学,就浙江省农村城镇化进程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实地调查。
一、调查组织和过程
为了了解我省农村城镇化的进程,我们在老师们的指导下组织班里来自20个不同农村的20名同学利用寒假进行了本次调查。
农村城镇化必然带来农村生产经营的规模化和现代化,而种养殖专业户、农村合作社、家庭农场无疑是农村规模化生产的主力军;作为曾经的省供销社学校,我们认为供销社在农村城镇化进程中也应发挥其巨大作用,因此,本次调查我们将调查对象分为村干部与村种养殖专业大户、农村合作社成员和家庭农场两大类,分别就“浙江省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农
业现代化、规模化情况”、“浙江省农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村合作社经营模式和融资状况”进行了调查。
本次调查采用面对面访谈方式进行问卷式调查。 发放“浙江省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农业现代化、规模化情况调查表”问卷20份,回收20份,有效份数20份;发放“浙江省农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村合作社经营模式和融资状况调查表”问卷29份,回收29份,均为有效。其中,“浙江省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农业现代化、规模化情况调查表”主要是通过村干部了解农村土地使用、务农劳动力、大面积种养殖、规模化市场经营、农户融资渠道与方式、农户与公司合作、供销社“新网工程”发展等情况,共22个问题;“浙江省农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村合作社经营模式和融资状况调查表”则是通过农村种养殖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村合作社成员了解农村规模化、现代化过程中农户经营和融资情况。
二、调查结果的分析
(一)浙江省农村城镇化进程不一致
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我省大多数农村人均土地面积在1亩左右,其中杭州市萧山区人均土地面积不足1亩,其次是宁波市周边农村人均面积较少;人均面积较多的是嘉兴是和德清县,人均在1.6亩左右。而农村劳动力人群中务农者中,杭州、宁波周边农村大多数农村不足50%,有的村里只有不到10%的务农者,且务农者中绝大多数为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45岁以下的壮劳动力基本都离开田地到工厂打工去了。在调查中,我们也发现那些村里劳动力不足10%务农者的乡村,主要原因是村里大多数土地都被征用去办工厂了,农民们也没有多少可从事农业生产的土地了,剩下的
土地最多也就够种点粮食或蔬菜共家人食用。远离发达城市的嘉兴、德清等县区或杭州、宁波的远郊农村,务农者或边工边农者一般占村劳动力人口的70%以上,主要原因是可种养殖的面积较多,且土地的连续性也较好,能够实施大面积种养殖。
本次参与调查的同学中,有较大多数同学的父母基本都离开土地到城里打工了,少数同学的父母也是一个打工,一个务农,或者两个都边工边农。这些父母除了因为地少没得种之外,还因务农所赚的钱不能够支持同学读完大学或改善家里的经济条件。
这说明农村城镇化,不仅是社会发展的自然趋势,也是人们对城市生活的追求。人们生活富裕了,需要更好的教育环境和生存环境。
(二)农业规模化和现代化进程较慢
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浙江省很多农村的生产经营规模不像北方农村那样规模大,由于山多、水多,很多土地都是一小块一小块的,连不成片,对于承包者来讲困难较多。同时,由于种养殖者大多是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他们种养殖所采用的方法是自己多年种养殖的经验,或是前辈、邻居传授的经验,很少喜欢接受新技术、新方法,加上很多农技人员很少过来服务,因此,种养殖的产量不是很高。而农产品售价低,农民种养殖的兴趣不高,很多农民主要是为了自己、亲戚朋友吃而种养殖,偶尔会拿到市场上去卖。那些种养殖专业户、农民合作社与公司合作的也不多,大多都是讲给产品卖给贩子,每年种养殖的品种、产量也主要是根据自己的估计来决定,政府购买的主要是粮食类农产品,其他大多靠农民自己销售,能赚的钱较少,影响了那么大面积、大量种养殖的积极性,现代化技术和新
产品的推广就更加受到影响了。
(三)供销社“新网工程”的建设不能满足农民的需要
在我们的调查中了解到,供销社的“新网工程”还没有建设到更多的农村,尤其是远离城市的农村,这不仅不能满足现在农村对合格日用消费品的需求,也不能满足农民农业生产对农资的需求。在我们调查的20个村中,只有嘉兴市海盐县富亭乡金星村和宁波市鄞州区东钱湖镇红塘村两个村有“新网工程”覆盖,且只有金星村有通过供销社的商店购买过农资和销售过农产品。
(四)农村政策和土地条件等是影响农业规模化、现代化的主要因素 影响我省农村生产规模化、现代化的因素,除了农民的文化水平、年龄、身体等因素外,最主要的一是我省土地条件,如山地多、连片地少、土质不够肥沃;二是国家土地政策、农业扶持政策等没有为农业的规模化、现代化提供更加有力的条件,如种粮补贴仍不能够为种粮大户在灾害年份提供一定保障;土地使用权在土地承包、农业融资中不能充分发挥作用等。这些在不同程度上都影响了农业规模化、现代化的发展。
三、思考与建议 (一)思考
通过参加寒假社会调查,我们学到许多书本上没有学到的东西,增强了我们的社会调查能力、与人交流的能力、思考和分析能力,也第一次认认真真地对自己从小到大生活的地方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认识和了解,也是第一次对自己家乡的农业生产情况有了一个较为详细的了解,激发了大家对自己家乡的热爱和努力学习建设美好家乡的积极性。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