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 理 学 各章复习题
2. 心肌细胞动作电位平台期的长短决定了 ( ) A.有效不应期的长短 B.收缩期的长短 C.超常期的长短 D.静息期的长短 E.整个动作电位时程的长短
3. 影响心肌细胞兴奋性的因素有 ( ) A.阈电位水平 B.静息电位水平 C.0期去极速度 D.4期去极速度 E.以上均是
4. 将心肌细胞分为快反应细胞和慢反应细胞的主要根据是 ( ) A.心肌自律性高低
B.动作电位0期去极速度快慢 C.动作电位3期复极速度快慢 D.传导速度快慢 E.兴奋性高低
5. 影响心肌自律性、兴奋性和传导性的共同因素是 ( ) A.0期去极化速度和幅度 B.4期去极化速度
C.静息电位(或最大舒张电位)水平 D.阈电位水平 E.3期复极化速度
6. 正常人安静时的每搏输出量 ( ) A.左心室大于右心室
B.等于每分输出量除以心率 C.与体表面积有关 D.为60~80 ml E.左心室小于右心室 7. 正常心动周期中 ( )
A.心房收缩期处在心室舒张期内
B.心房舒张期完全处在心室收缩期内 C.心室收缩期处在心房舒张期内 D.心室舒张期处在心房收缩期内 E.心房收缩期处在心室收缩期内 8. 在心房和心室的泵血活动中 ( )
A.推动血液从心房进入心室主要靠心房收缩 B.推动血液从心房进入心室靠心室舒张
C.推动血液从心室进入动脉主要靠心房收缩 D.房室瓣关闭主要靠心室收缩 E.动脉瓣开放靠心房收缩
9. 以下因素可使心肌收缩力增强 ( ) A.血钙增加 B.血钾增加
C.交感神经兴奋 D.乙酰胆碱增多 E.组织缺氧
10. 交感神经兴奋,使窦房结自律性升高的原因是 ( ) A.0期去极速度加快 B.4期自动去极速度加快 C.阈电位下移 D.钙通道开放 E.钾通道开放
11. 迷走神经兴奋,使窦房结自律性降低的原因是 ( ) A.0期去极速度减慢 B.4期自动去极速度减慢 C.阈电位下移 D.钙通道开放 E.钾通道开放
12. 以下使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兴奋的是 ( ) A.压迫并阻断颈动脉血流
B.由卧位变为立位 C.动脉血压升高 D.动脉血压降低 E.压迫颈动脉窦
13. 剧烈运动时,体循环总外周阻力降低的原因是 ( ) A.参加运动的肌肉血管舒张 B.代谢产物增多
C.交感神经放电减少
D.副交感舒血管活动加强 E.交感舒血管活动减弱
14. 以下体液因素可使外周血管阻力明显增加 ( ) A.乳酸 B.肾上腺素
C.去甲肾上腺素 D.血管紧张素Ⅱ E.组胺
15. 心肺感受器受到刺激时常可引起 ( ) A.交感神经的紧张性活动减弱 B.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C.心迷走神经的活动加强 D.肾素释放增多 E.肾上腺素分泌增加
16. 与心肌传导细胞比较,窦房结细胞的动作电位 ( ) A.最大舒张电位值大
B.最大舒张电位值小 C.0期去极速度快 D.无明显3、4期 E.0期去极幅度低 17. 窦房结所具有的功能特点是 ( ) 21
A.正常心脏的起搏点 B.不具有传导性
C.对潜在起搏点能夺获控制 D.对房室结活动不能阻抑 E.在体内活动不受神经影响
18. 在一个心动周期中,房室瓣与主动脉瓣均关闭的时期是 ( ) A.等容收缩期 B.房缩期
C.减慢充盈期 D.等容舒张期 E.减慢射血期
19. 影响每搏输出量的主要因素是 ( ) A.大动脉弹性 B.心肌收缩力 C.小动脉口径 D.血液粘度 E.回心血量
20. 以下使组织液生成的有效滤过压升高的因素是 ( ) A.小动脉端压力下降 B.组织间胶体渗透压降低 C.血浆晶体渗透力升高 D.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E.小动脉端血压升高
21. 关于心迷走神经的论述,正确的是 ( ) A.其末梢释放乙酰胆碱 B.兴奋时促进K+内流 C.兴奋时抑制K+外流
D.可与心肌细胞膜上的N受体结合 E.使心肌收缩力减弱
22. 交感神经兴奋时主要表现有 ( ) A.心输出量增加 B.心率减慢
C.回心血量减少 D.心输出量减少 E.外周阻力增加
23. 决定和影响舒张压的主要因素有 ( ) A.心肌收缩力 B.前负荷 C.大动脉弹性 D.外周阻力 E.回心血量
24. 可使外周血管阻力增加的因素有 ( ) A.迷走神经抑制 B.血容量增多
C.肾素分泌增多 D.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多 E.肾上腺素分泌增多
25. 动脉血压升高后,可能出现的反射活动是 ( )
A.减压反射活动增强 B.心交感神经传出冲动增多 C.ADH分泌增多 D.心迷走神经活动增强 E.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活动增强 26. 血管紧张素Ⅱ的作用 ( )
A.使大动脉收缩 B.使容量血管舒张 C.大动脉扩张 D.阻力血管收缩 E.使血容量增加
27. 刺激球旁细胞释放肾素的因素有 ( ) A.入球小动脉血压下降
B.血Na+升高 C.血K+升高 D.血Na+降低 E.血K+降低 28. 对心血管中枢的论述,正确的是 ( ) A.基本中枢在下丘脑 B.具有一定紧张性
C.其紧张性与体液因素刺激无关
D.心交感中枢与心迷走中枢间呈交互抑制 E.吸气时交感紧张性降低
29. 和神经纤维相比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特征是 ( ) A.去极速度快 B.动作电位时程长
C.存在明显的平台期 D.参与活动的离子种类多 E.有效不应期长
30. 心室肌的生理特性 ( )
A.有兴奋性 B.有传导性 C.无传导性 D.有收缩性 E.无自律性
31. 慢反应细胞的动作电位 ( )
A.0期去极速度慢 B.由快Na+内流所致
C.由慢Ca2+内流所致 D.无明显的复极1、2期 E.无明显的超射
32. 心脏浦肯野纤维动作电位平台期延长,可能是由于 ( ) A.Ca2+内流量增加 B.Na+-K+泵活动受抑制 C.K+外流变慢 D.Cl-内流增加 E.Na+外流增加
33. 快反应细胞的动作电位 ( )
A.0期去极速度快 B.动作电位幅度大 C.有明显复极1、2期 D.传导速度快 E.复极速度快
34. 影响心肌自律性的因素有 ( )
A.4期自动去极速度 B.0期去极速度 22
C.阈电位水平 D.静息电位(舒张电位)水平 E.以上均是
35. 以下组织哪些有自律性 ( ) A.心房肌 B.心室肌 C.窦房结 D.房室束 E.浦肯野纤维
36. 决定和影响心肌传导性的因素有 ( ) A.阈电位水平 B.静息电位水平 C.动作电位0期去极速度和幅度
D.离子通道开放的数量和开放的速度 E.细胞直径的大小
37. 心室肌细胞一次兴奋过程中,其兴奋性的变化可分为 ( ) A.绝对不应期 B.局部反应期 C.相对不应期 D.超常期 E.低常期
38. 决定和影响心室肌兴奋性的因素有 ( ) A.阈电位水平 B.钠通道性状 C.静息位水平 D.钾通道性状 E.钙通道性状
39. 去甲肾上腺素可 ( )
A.增加心肌自律细胞的自律性
B.使心房传导加快 C.使心肌不应期缩短 D.使动作电位时程缩短 E.使心肌收缩增强 40. 等容收缩期的特点是 ( ) A.心室容积不发生变化 B.心室内压上升速度最快 C.心室内压超过心房内压 D.房室瓣和动脉瓣都关闭 E.心室内压低于动脉内压
41. 心脏泵血功能的指标有 ( ) A.搏出量 B.心输出量 C.后负荷 D.射血分数 E.心指数
42. 在心肌收缩能力和前负荷不变的条件下,增加心肌后负荷可使 ( ) A.每搏输出量减少 B.等容收缩期缩短 C.等容收缩期延长 D.射血速度减慢 E.心室充盈期延长
43. 下列因素使心输出量减少 ( ) A.迷走神经传出纤维兴奋 B.颈动脉窦内压升高
C.切断支配心脏的交感神经 D.增加心舒末期容积 E.缺氧、酸中毒
44. 运动时心输出量增加的原因有 ( )
A.心肌收缩力增强 B.交感神经兴奋 C.回心血量增加 D.前负荷增加 E.后负荷增加
45. 以下因素可使心输出量增加 ( )
A.静脉回流血量减少 B.一定范围内增加心率 C.交感神经兴奋 D.迷走神经兴奋 E.体力劳动
46. 心力贮备包括 ( )
A.收缩期贮备 B.心率贮备 C.舒张期贮备 D.余血贮备 E.心房贮备
47. 真毛细血管的特点是 ( )
A.管壁很薄 B.管壁的通透性大
C.血流缓慢 D.管壁内皮细胞有吞饮功能 E.可周期性收缩和舒张
48. 大动脉弹性贮器的主要作用是 ( )
A.维持一定舒张压 B.产生外周阻力
C.产生收缩压 D.保持血液的连续流动 E.缓冲动脉血压
49. 以下可使动脉血压升高 ( )
A.心肌收缩力加强 B.小血管收缩
C.循环血量增加 D.大动脉弹性加强 E.心输出量减少
50. 在动物实验中以下哪几项可使动脉血压升高 ( ) A.阻断双侧颈动脉血流 B.刺激迷走神经外周端 C.刺激减压神经 D.注射肾上腺素 E.注射去甲肾上腺素
51. 参与心血管活动调节的体液因素有 ( ) A.肾上腺素 B.去甲肾上腺素 C.抗利尿激素 D.血管紧张素Ⅱ E.组织胺 23
52. 影响静脉回流的因素有 ( ) A.心肌收缩力增强,促进静脉回流 B.心输出量加大,可促进静脉回流 C.呼气时,静脉回流加快
D.下肢骨骼肌的交替收缩、舒张可促进静脉回流 E.站立时,促进静脉回流
53. 能引起脉搏图上升支斜率变大的因素有 ( )
A.每搏输出量增加 B.大动脉管壁可扩张性降低 C.外周阻力降低 D.主动脉瓣狭窄 E.外周阻力增高
54. 当人体从卧位转变为立位时,心血管活动的改变包括 ( ) A.心率减慢 B.下肢静脉被动扩张 C.回心血量增加 D.动脉血压降低 E.心输出量减少
55. 右心衰竭时可表现 ( )
A.颈静脉怒张 B.肝肿大
C.下肢水肿 D.中心静脉压升高 E.肺水肿
56. 以下因素可使组织发生水肿 ( )
A.静脉回流障碍 B.心肌收缩无力 C.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 D.淋巴回流受阻
E.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
57. 关于交感神经对心脏的作用 ( )
A.对心脏有紧张性作用 B.使心率加快
C.使冠脉血流量增加 D.使心肌收缩力增强 E.使房室传导加快
58. 中枢神经系统中参与心血管调节的主要结构有 ( ) A.大脑皮层 B.下丘脑 C.中脑 D.延髓 E.脊髓
59. 关于颈动脉窦压力感受性反射,哪几项正确 ( ) A.对正常范围内的血压灵敏 B.是一负反馈调节
C.可将各种范围内血压波纠正到正常水平 D.对搏动性压力变化敏感 E.亦称为减压反射(降压反射) 60. 血管紧张素Ⅱ的作用是 ( )
A.促进醛固酮的释放 B.促进糖皮质激素的释放 C.使全身微动脉收缩 D.加强缩血管中枢的活动 E.促进近球细胞释放肾素
61. 引起血管舒张的因素有 ( ) A.交感缩血管神经紧张性减弱 B.副交感舒血管神经活动增加 C.交感舒血管神经活动增加
D.交感血管神经末梢释放的去甲肾上腺素作用于血管平滑肌的β2受体 E.交感缩血管神经末梢释放的去甲肾上腺素作用于血管平滑肌的α受体 62. 失血时的心血管反应有 ( )
A.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 B.阻力血管收缩 C.容量血管收缩 D.心率加快 E.醛固酮分泌增多
63. 下列因素可使冠脉流量增加 ( )
A.心肌活动增强 B.心肌中腺苷增加 C.心肌缺氧 D.心率加快 E.心室舒张期延长
64. 脑循环的特点有 ( ) A.耗氧量大
B.因容积固定,血管舒缩受限制 C.二氧化碳可使脑血管舒张 D.颅内压增高时脑血流量增加
E. 脑血流量恒定的调节是平均动脉压在8.0~18.6 kPa(60~140 mmHg)范围时 五、简述题
1.简述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 2.心肌细胞有哪些生理特性? 3.简述房-室延搁及其生理意义。
4.心肌兴奋性周期变化包括哪几个时期? 5.何谓心脏正常起搏点和潜在起搏点? 6.简述动脉血压的正常值。
7.微循环有哪几条流通路及各通路的作用如何? 8.组织液生成的有效滤过压与哪些因素有关?
9.何谓中心静脉压?正常值是多少?它的高低取决于哪些因素? 10.影响静脉回流的因素有哪些? 11.心肌收缩有哪些特点?
12.一个心动周期有几个心音?第一心音和第二心音是怎样产生的? 13.简述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反射对血压的调节作用。 2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