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有答案)
材料:淮扬地区物产丰富,盛产动植物水鲜,苏轼在《扬州以土物寄少游》诗中提及的鲜鲫、紫蟹、春莼、姜芽、鸭蛋之类,此地俱有出产。但淮扬菜中没有山珍海味、生鲍燕翅,也没有动物保护组织禁止的食材。
$ (四)阅读下文,完成18~21题。(18分)
厨师
的哲学 尤今
①我点了三道菜:姜丝鱼片、咸鱼煎蛋、冬菇芥蓝。
②在柬埔寨中部这个人口寥寥,又落后得好似一百年都不曾发展的小城磅清扬,居然能够在这间唤作“湄公餐馆”的小店的菜单上看到如此“纯中式”的菜肴,既欢喜,又迷惑;而等那三道菜一一被端上来时,我的欢喜和迷惑,全部变成了因难以置信而生发的惊叹。
③宛如霏霏细雨的姜丝,密密地罩在嫩白如初降雪花的鱼片上,恍若一场牵动人心的艳遇。掺和着咸鱼的蛋液,被煎成一个金黄澄亮的大月亮,毫无机心地仰视众生。饱满的冬菇和修长的芥蓝,亲密地依偎着,有长相厮守的温馨。
④道道菜肴,色泽鲜丽,卖相绝佳,味道呢,更是一等一的好,每一口都让人舍不得吞咽。 ⑤这名出色的掌勺人,姓丁,是老板兼厨师。过去,他向一位香港厨师学艺,时间长达十年。 ⑥这晚,客人不多,我们闲聊。
⑦他一丝不苟地说道:“学烹饪,如果一板一眼地死记烹饪的步骤,是于事无补的;最重要的是,学艺者必须下足功夫去钻研烹饪的原理。炒菜,多几滴水或少几滴水,味道完全不同;切肉,必须顺着肉的纹理,否
则,那肉一定作怪,不管你下什么料去调弄,都煮不出好味道来。把原理一搞通,厨艺肯定
差不到哪儿去。不过呢,话说回来,厨师一定要对所有的肉啊、菜啊有一分强烈的感情,菜和肉才会乖乖地听话。”
⑧我看着那张菜式不多的菜单,冒昧地问道:“你天天煮着同样的几道菜,反复练习、千锤百炼,才能煮得这样精彩吧?”
⑨他睃了我一眼,不答,起身从柜子里取出了一本厚厚的菜谱,递给我。
⑩我只翻了几下,便眼花缭乱,哇,那菜式数不胜数,单单鸭,便有八宝鸭、香酥鸭、北京烤鸭、卤鸭、辣熏鸭,等等。
? 他一脸自豪地说:“我曾在首都金边一家豪华大饭店当主厨,菜式千变万化,不管客人点什么,都难不倒我。现在,到这小城开餐馆,客人喜欢的菜肴,来来去去都是这几样,我只好把这本菜谱收起来了。”
?“空有一身武艺而无用武之地,不是很可惜吗?” 我又问。
?他轻轻地耸了耸肩,答道:“不必听人使唤而事事自己做主的这种自由,比什么都重要。” ?说毕,他的脸上浮起淡若浮云的微笑。
? 这位厨师,不但精通厨艺,而且深谙生活的艺术。
?其实他自己就是一朵云。云不肯守着一成不变的形状,它不受天空的囿限。
地
(选自2017年第7期《读者》,有删节) 18.生活处处有哲学,阅读全文,用简短的文字概述文中厨师的哲学有哪些。(4分)
19.文中有多处写丁厨师的句子,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他是一位很有个性的厨师。请你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对这位厨师做出评价。(4分)
20.说出文中画线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并简析其作用。(4分)
饱满的冬菇和修长的芥蓝,亲密地依偎着,有长相厮守的温馨。 修辞方法:
作用:
21. 文中写“我”认为丁厨师“空有一身武艺而无用武之地,不是很可惜”,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联系文章内容谈一谈。(80—100字,6分)
三、作文(60+3分)
22. 初遇,可能是初次相遇一本书,一个人,也可能是一草一木,一风一云,一山一溪,一日一月……初遇若春花般灿烂,如琉璃般晶莹,深入心田。 请以“初遇”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2)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情真挚,不得抄袭。(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4)书写分3分,请认真书写。中·华.
地
邗江区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一语文期中试卷参考答案
1. (2分) C。【解析】A中“摒”应读作“bìng”;B中“柩”应读作“jiù”;D中“蛰”应读作“zhé”。 2. 从来
(2分)D。【解析】A中的“纷至杳来” 形容纷纷,连续不断地到来;B中的“前所未有” 形容没有发生过的;C中的“人声鼎沸” 形容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像煮开了锅一样;D中“面面
相觑”形容因惊惧或无可奈何而互相望着,都不说话。与本题情境不符合。
3. (2分)C。【解析】A中“看见”与“悠扬的佛音”搭配不当,“悠扬的佛音”不能看见,只能听到,应删去;B中前面句子说的情况包含两个方面,而另一个部分只说到两个方面的其中一点,前后就不一致,把“具有”改成“有没有”;D中缺少宾语,应在“烟雨蒙蒙”后面加上“季节”。 4. (2分)A。【解析】A中不是夸张。
5. (3分)B。【解析】B中“时间”是错误的,应是“地点的变换”。 6. (4分)虹 朦 涧 邃(各1分) 7. (9分) (1)禅房花木深
(2)成为最知心的人,成为我最了解、最珍贵的人 (3)我们不愿恣情地悲痛 这是难于计算的 (4)阖户启箧取书 (5)油蛉在这里低唱 (6)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评分要点及说明】每空1分,共9分。错、添、漏一字,该小题不得分。 8.(1)(2分)示例:幸福的一家;全家福;呵护等等。
【评分要点及说明】角度不限,符合画面意境即可,如只写“黑天鹅”给1分。 (2)(2分) 示例:宿云澹野川、绿竹夹清水等 【评分要点及说明】内容相关、词性相对、字数相同。
(3)(4分)示例:这件事让我深感愤怒与震惊,肆意践踏和蹂躏无辜弱小生命的行为十分可耻,必须给予处罚。让我们一起来爱护这群生活在瘦西湖内的美丽精灵,让它们和我们一起共度每一天的美好时光。 【评分要点及说明】讲明这名游客做法的错误,2分;表达自己的谴责之意,1分;语言精炼,1分。 9.(1)(3分)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美好春色图:一条小路蜿蜒进入青翠的竹林,空气清新宜人;一座小桥穿过茂盛的野花,花香扑鼻。(答出画面特点1分,描绘画面生动2分。)
(2)(3分)本诗通过第二联和第三联对美好自然的田园风光和淳朴闲适的农家生活情境的描写,寄予了诗人对田舍的美丽风光以及淳朴闲适而又自足自乐的农家生活的赞美之情。
【评分要点及说明】答出两层情感,且能结合诗句分析得3分,答出一层只能得1分。 10.(4分)(1)袒护 (2)都(3)称赞(4)满,到 【评分要点及说明】各1分,意思对即可。 11.(2分)A
【评分要点及说明】A“色”字都解释为:脸色,神情。B“之”字分别解释为:指代王含;结构助词“的”。C“其”分别都解释为:第三人称代词“他”;指示代词“那”。D“为”字分别解释为“担任”;“作为”。
地
12.(6分)(1)(2分)伯牙在泰山的北面游览,突然遇到暴雨,在岩石下避雨。 【评分要点及说明】“阴”“卒”“逢”需翻译到位。
(2)(2分) 过了些日子(赵普)把撕碎的旧纸片修补连接起来,又像当初一样上奏。 【评分要点及说明】“他日”“缀”“复”需翻译到位。
(3)(2分)我何充就是庐江郡的人,我所听到的跟你所说的不一样。 【评分要点及说明】判断句、“所闻”“异于此”需翻译到位。 13. (3分)①不违背事实②不畏险恶③正义④直言不讳。
【评分要点及说明】答出1点给2分,答出2点给3分。答案只要讲得通,亦可。 参考译文:
王含担任庐江郡郡守的时候,贪污受贿名声极差。王敦袒护他的哥哥,故意在与很多人坐在一起谈话时称赞他的哥哥:“我的哥哥在庐江郡一定做得十分好,庐江郡的人都称赞他。”当时何充担任王敦属下掌管文书的官吏,坐在座位脸色严肃地说:“我何充就是庐江郡的人,我所听到的跟你所说的不一样。”王敦没话可说。在座的其他人都为何充感到担心。而何充显得态度平和,神色自如,和平常一样。 14.(5分)口味限制;食材限制;考虑清真、素食和过敏这三大难题;价格限制;经得起低糖低盐、少油少辣、排除过敏,甚至提供全素食等全方位考验;古城扬州文化底蕴深厚,淮扬菜更是“文人菜”“士大夫菜”。
【评分要点及说明】答出1点得1分,答出2点得2分,答出3点得3分,答出4点得5分。
15.(4分)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说明了为杜绝铺张浪费,国宴由八菜一汤演变成四菜一汤。 【评分要点及说明】举例子1分,“具体”1分,杜绝铺张浪费1分,由八菜一汤演变成四菜一汤1分。 16.(3分)不能删掉。“多数情况下”说明外国的肉丸经常是佐酱料而非汤类,如删去,原句变成“外国的肉丸是佐酱料而非汤类”,太绝对。“多数情况下”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评分要点及说明】只答“不能”不得分。正向、反向说明各1分,结合文意1分。
17. (4分)扬州地处长江和大运河交汇处,气候温润,物产丰富,为淮扬菜发展提供了原料基础;淮扬菜擅长用普通食材做出高档水准,就地取材、土菜精做,朴素而典雅,体现了中央政府对节俭的倡导和对自然的尊重;淮扬菜各种烹饪调料或技巧,都是为了突出食材本身的特点,而不是盖过食材的特性。 【评分要点及说明】对扬州地理气候分析1分,对淮扬菜食材和烹饪的特点分析1分,结合材料分析2分,意思对即可。
18.(4分)(1)下足功夫,钻研烹饪的原理;(2)对菜、肉有一分强烈的感情;(3)独立,事事自己做主。 【评分要点及说明】答出1点得1分,答出2点得2分,答出3点得4分,意思相似也可。
19.(4分)(1)这位厨师厨艺精湛;(2)深谙生活的艺术,对自我负责而又活得潇洒自在;(3)接受改变,并在改变中进步。
【评分要点及说明】答出1点得2分,答出2点得4分。
20.(4分)拟人;将冬菇和芥蓝拟人化,赋予其人的特征;生动形象地描绘出菜肴的卖相绝佳;流露出作者对厨师厨艺的赞美之情。
【评分要点及说明】答出1点得1分,答出2点得2分,答出3点得4分。
21. (6分)示例一:同意。英雄有了用武之地,方能有空间或机会施展自己的才华。虽然丁厨师在小店有用
地
武之地,但是在豪华大饭店当主厨,是更大的舞台,可以挑战更多菜式,让更多的食客品尝到美味的菜肴,岂不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示例二:不同意。文中的丁厨师“不但精通厨艺,而且深谙生活的艺术”,他奉行对自我负责,事事自己做主的生活哲学。毕竟人活着是为了追求快乐和幸福感,在不影响他人的前提下,随着自己的心意去选择生活,何尝不可?
【评分要点及说明】观点1分,结合文章内容阐释2分,做到有理有据1分,表达清晰1分。字数不足或超出,酌情扣分。
22. 参照2016年中考作文评分标准。
地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