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21版山东新高考地理鲁教大一轮复习课时规范练23 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Word版含解析)
课时规范练23 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
课时规范练第46页 牛油果又名鳄梨,其营养价值非常高,味道也很独特,果肉柔软,似乳酪,有核桃的香味,是不可多得的水果之一。下图示意牛油果主要种植地区分布。据此完成1~2题。
1.据图推测牛油果的生长习性是( ) A.喜温暖湿润 C.不耐贫瘠
B.喜通风透气 D.耐酸抗寒
2.近年来,我国牛油果种植面积逐渐扩大主要得益于( ) A.交通便捷程度的提高 B.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C.居民食物构成的变化 D.市场需求量的扩大 答案:1.A 2.D
解析:第1题,图示牛油果分布区主要是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推测其生长习性是喜温暖湿润,A项对。通风透气不是仅分布在我国南部、西南地区的原因,B项错。山区也有分布,说明耐贫瘠,C项错。分布在我国南部沿海或西南地区,说明不抗寒,D项错。第2题,决定农民种植作物类型面积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市场。近年来,我国牛油果种植面积逐渐扩大主要得益于市场需求量的扩大,D项对。
葡萄起源于地中海、黑海和里海沿岸,现在世界多地均有种植,主要分布在北纬20°~52°及南纬30°~45°、海拔400~600米的地区。若葡萄园临近大水面,深水反射出大量的蓝紫光和紫外线,有利于浆果着色和提升品质。右图示意智利葡萄产区分布。据此完成3~5题。 3.智利产出的葡萄品质极好,其原因是生长季节( ) A.凉爽多雨,云雾缭绕 B.阳光明媚,昼夜温差大
C.炎热干燥,水源不足 D.河网密布,水资源丰富
4.与我国新疆相比,同品种的葡萄在智利色泽更好,这是由于该地 A.地处山谷 C.邻近沙漠
B.海拔较高 D.靠近大洋
( )
5.智利的葡萄很少受到外来疫病的侵袭,造成这种情况的自然条件是( ) A.环境具有封闭性 B.环境具有开放性 C.河流短小,水源更新快 D.地势高,紫外线强烈 答案:3.B 4.D 5.A
解析:第3题,根据图示位置可知,智利葡萄产区属于地中海气候,生长季节是炎热干燥的夏季,阳光明媚,昼夜温差大,养分积累多,产出的葡萄品质极好,B项对。第4题,我国新疆深居内陆,而智利靠近太平洋,大片深水反射出大量的蓝紫光和紫外线,有利于浆果着色和提升品质,D项对。第5题,智利的葡萄很少受到外来疫病的侵袭,造成这种情况的自然条件是环境具有封闭性,产区分布在高大山脉西侧狭窄的沿海区域内,与外界联系不便,A项对。
某地理研究小组在宁夏南部山区对不同覆盖方式下马铃薯产量及土壤肥力进行了调查,该地多年平均降水量433毫米,无霜期123天;当地马铃薯一般在4月中旬播种,9月下旬成熟收获。下表是该研究小组通过调查获得的数据。读表,完成 6~8题。
商覆烂品盖 单株结薯单株薯重薯产量土壤有机质 薯 方个/株g/kgg/株率 率 kg/hm2式 /% /% 全8.4 1 115.8 63.3 2.9 50 609 13.01 膜 半7.2 984.3 67.9 6.7 40 530 12.42 膜 露8.4 1 151.2 59.3 0.0 46 385 11.82 地
6.与全膜覆盖相比,半膜覆盖烂薯率更高,主要原因是半膜覆盖 A.对土壤的保温作用差,导致低温冻害 B.地温变化幅度大
C.雨水下渗较多,成熟期土壤湿度过大 D.防鼠害、虫害作用差
7.与露地种植相比,全膜覆盖种植马铃薯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更高,主要是因为全膜覆盖( ) A.烂薯率较高,增加土壤肥力 B.减少外力侵蚀,保水保肥效果好 C.抑制杂草生长,减少有机质消耗 D.减小昼夜温差,减慢有机质分解
8.据表推测,该地马铃薯种植最合理的方式是( )
( )
A.全程全膜 B.全程半膜
C.前期全膜,后期半膜
D.前期全膜,中期半膜,后期露地 答案:6.C 7.B 8.D
解析:第6题,马铃薯烂薯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马铃薯不耐涝,雨涝或湿度过大都会导致其烂薯。宁夏地区降水集中于夏季,半膜减弱了水分蒸发,相对于全膜又增加了夏季雨水下渗,因此成熟期土壤湿度过大,导致烂薯。第7题,全膜覆盖种植马铃薯可以减少水土流失,保水保肥,故B项正确。土壤有机质不是来源于烂薯,故A项错误。“杂草生长”结果是杂草与马铃薯争夺土壤中的有机质,而不是导致“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变化,C项错误;昼夜温差对有机质的分解影响不大,且有机质的分解是长期的过程,D项错误。第8题,“前期全膜”有利于提高播种期土壤的温度,“中期半膜”有利于生长期雨水的下渗,“后期露地”有利于土壤水分的蒸发,防止因土壤过湿导致烂薯。
右图为欧盟自境外进口的某农作物百分比图。读图,完成9~10题。 9.与其他来源国相比,乌克兰成为欧盟该农产品主要进口国的原因是( ) A.农产品价格低 B.农产品质量好 C.运输成本低 D.玉米总产量最高
10.世界该农作物的主要分布区其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是( ) A.对市场的适应性强 B.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 C.单产高 D.商品率低 答案:9.C 10.B
解析:第9题,与美国、巴西等其他国家相比,乌克兰离欧盟比较近,运输成本低,成为欧盟该农产品主要进口国,所以C项正确。第10题,商品谷物农业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等国和我国的东北、西北地区,判断图示为欧盟粮食进口组成。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是商品谷物农业的基本特征,故B项正确。
下图所示M区域(阴影区),三十多年前曾经是一片荒原,在巴西政府的支持和科研人员的努力下,如今已变成可以实施大规模机械化生产的世界新粮仓,有巴西“谷物带”之称。据此完成11~12题。
11.以下对M区域农业生产条件的评价,不合理的是( ) A.水热搭配较好,适于热带农作物生长 B.地广人稀,有利于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C.河流较多,水系发达,灌溉水源充足 D.土层深厚,有机质丰富,土壤肥力高
12.近年来,M区域的很多农田生产实施了作物种植与牧草畜牧(牛)交替进行,下列地区中农业主要生产类型与M区域相似的是( ) A.美国大平原 C.华北平原 答案:11.D 12.D
解析:第11题,M区域位于热带地区,气温高,降水较多,水热搭配较好,适于热带农作物生长;M区域人口稀少,地广人稀,有利于大规模机械化生产;由图示可知,M区域为巴西高原,为众多河流的发源地,河流较多,水系发达,灌溉水源充足。第12题,近年来,M区域的很多农田生产实施了作物种植与牧草畜牧(牛)交替进行,由此可以判断,该地为混合农业。墨累—达令盆地是澳大利亚的小麦—牧羊带,为混合农业区。
产业集群是在某一领域相互关联的企业及其支撑体系在一定区域内集聚发展,并形成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经济群落,是区域发展的有效战略。近几年来,绍兴市上虞区积极推行“四季仙果”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下图为上虞区章镇舜阳猕猴桃产业集群组织结构示意图。完成13~14题。
B.刚果盆地 D.墨累—达令盆地
13.一般来说,适宜发展图示农业产业集群生产组织模式的区域 A.农产品商品率低 B.生产规模较大 C.距消费市场较远 D.科技发达和信息通畅 14.该类农业生产组织模式发展过程中( ) A.当地土地流转率将会下降 B.中小专业生产合作社规模将萎缩 C.农业生产专业化水平提高 D.龙头企业逐渐向高新产业转型
( )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