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02第二章 水准测量(张) - 图文
图 2—12 闭合水准路线
高差闭合差?h的大小反映了测量成果的质量,闭合差的允许值?h允视水准测量的等级不同而异,对等外水准测量:
平地 ?h允??40L(mm)
(2—8)
山地 ?h允??10n(mm)
式中 L——路线长度,以km计;n——测站数。
若高差闭合差的绝对值大于?h允,说明测量成果不符合要求,应当重测。 2、附合水准路线
如图2-13所示,设BM1点的高程H始、BM2点的高程H终均为已知,现从BM1点开始,依次测定1、2点的高程,最后附合到BM2点上,组成附合水准路线。这时测得的高差总和应等于两水准点的已知高差(H终-H始)。实际上,两者往往不相等,其差值?h即为高差闭合差:
(2—9) ?h??h测?(H终?H始)高差闭合差的允许值与式(2-8)相同。
图2—13 附合水准路线 图2—14 支水准路线
3、支水准路线
如图(2-14)所示,从已知水准点BM1开始,依次测定1、2点的高程后,既不附
9
合到另一水准点,也不闭合到原水准点。但为了校核,应从2点经1点返测回到BM1。这时往测和返测的高差的绝对值应相等、符号相反。如果往返测得高差的代数和不等于零即为闭合差:
?h?h往?h返 (2-10)
高差闭合差的允许值仍按式(2—8)计算,但路线长度或测站数以单程计。
第四节 水准路线闭合差的调整和高程计算
经过路线校核计算,如高差闭合差在允许范围内,说明测量成果符合要求,这时应将闭合差进行合理分配,使调整后的高差闭合差为零,并据此推算各测点的高程。 一、 闭合和附合水准路线高差闭合差的调整
闭合和附合水准路线高差闭合差的调整,方法基本相同,现以附合水准路线为例来说明调整方法。
如图2-13中,已知水准点BM1的高程H始=29.830 m,BM2点的高程H终=43.640m。 路线长度和测得的高差列于表2-2中,其计算方法如下: (一)高差闭合差的计算 闭合差?h??h测=13.876-(43.640-29.830)=+0.066m ?(H终?H始)允许闭合差 ?h允??40Lmm??4017.2mm??166mm
?h??h允,说明观测成果符合要求,可进行闭合差调整。
(二)高差闭合差的调整
一般来说,水准测量路线越长或测站数越多,则误差越大,即误差与路线长度或测站数成正比,因此,高差闭合差的调整原则是:将闭合差反其符号,按路线长度或测站数成正比分配到各段高差观测值上。则高差改正值为:
?h??Li(以路线长成正比分配)?L?? ? (2—11)
?h?或?hi???ni(以测站数成正比分配)??n??hi??式中
?L——路线总长; ?n——测站总数;
10
Li——第i测段长度(i=1、2、??);
ni——为第 i测段测站数。
在本例中,按与测站数成正比分配,则BM1至第一点的高差改正值为:
?h1???h0.066?L1???3.5??0.013m
17.2?L同法可求得其余各段高差的改正值,列于表2-2中第4栏内,所算得的高差改正值的总和应与闭合差的数值相等而符号相反,可用来校核计算是否有误。在计算中,如果因尾数取舍而不符合此条件,应通过适当修正使其符合。
表2-2 附合水准路线高差闭合差的调整
路线长度点号 (公里) BM1 3.5 1 1.5 2 2.3 3 3.5 4 3.9 5 2.5 BM2 +5.024 -0.010 +5.014 43.640 17.2 +13.876 -0.066 +13.810 -1.335 -0.015 -1.350 38.626 +2.186 -0.013 +2.173 39.976 +3.464 -0.009 +3.455 37.803 -3.827 -0.006 -3.833 34.348 +8.364 -0.013 +8.351 38.181 观测值 改正值 差(m) 1985年29.830 国家高程基准 高差(m) 改正后高高程(m) 备注 ? 应当指出,在坡度变化较大的地区,由于每公里安置测站数很不一致,闭合差的调整一般按测站数成正比分配;而在地势比较平坦的地区,每公里测站数相差不大,则可按路线长度成正比分配。
观测高差经过改正之后,即可根据它推算各点的高程,如表2-2中高程栏。
11
二、支水准路线高差闭合差的调整
支水准路线闭合差的调整是:取往测和返测高差绝对值的平均值作为两点的高差值,其符号与往测同;然后根据起点高程以各段平均高差推算各测点的高程。
第五节 微倾式水准仪的检验和校正
从水准仪的构造可知,水准仪是利用水准管气泡居中来导致视线水平的,因此水准管轴必须与视准轴平行,这样当水准管气泡居中时视线才是水平的,这是水准仪构造的主要条件。此外,仪器还应满足一些其他条件。而这些条件不是总能满足,因此进行测量之前必须对仪器进行检验和校正,使仪器各部分满足正确关系,以保证测量精度。
水准仪各主要部分的关系可用其轴线来表示,如图2-15所示,水准仪各轴线应满足下列条件:
1、圆水准器轴平行于仪器的竖轴,即LfLf // VV; 2、十字丝横丝垂直于竖轴;
3、水准管轴平行于视准轴,即LL //CC(主要条件)。
图2—15 水准仪的轴线关系
现将其检验和校正方法介绍如下: 一、 圆水准器轴平行于仪器竖轴的检验和校正
圆水准器是用来粗略整平水准仪的,如果圆水准器轴LfLf与仪器的竖轴VV不平行,则圆气泡居中时,仪器的竖轴不铅直。若竖轴倾斜过大,可能导致转动微倾螺旋到了极限还不能使水准管的气泡居中,因此必须对此项进行检验和校正。
1、检验 转动三个脚螺旋使圆水准器气泡居中,然后将望远镜旋转180,如果气泡仍然居中则说明满足此条件;如果气泡偏离中央位置则需要校正。
2、校正 如图2—16,假设望远镜旋转180后气泡不在中心而在a位置,这表
12
o
o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