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最美学习之家事迹材料
最美学习之家事迹材料
大宁县城关小学 苏志琴
我们这个家庭组建于2000年11月17日。结婚时的那幅对联记忆犹新——同窗三载志同道合同学成夫妻,携手一生教书育人夫妻亦同事。
十几年来,无论是容身不足24平米的大宁一中原教师办公室,还是身处现在上下两套小二层,我们始终谨记长辈的教诲,热爱教育事业,时刻不忘学习。
记得当时大宁一中的李建军老师住在我们家楼下。有一年暑假,我和老公天天傍晚拿着普通话书练习普通话。开始时,我们一个读,另一个听,然后互相指正,继续练习。后来我们打开VCD上的麦克风,读,录音,播放,听出毛病来马上改正。大宁一中的简易楼房隔音效果很差的,邻居们都能听到我俩练习普通话,大家都说我们读得够好了,可我们还是不十分满意,坚持天天练习。有一天李老师听见我们打开了麦克风,笑着对左邻右舍说:“听,播音员出场了!”当时教生物的张记生老师听见我们练习,就赶紧把自己的书拿出来,坐在他家门口跟着学习。有时候个别字的发音难掌握,他还跑过来请我们教他。现在,我和老公普通话级别分别是一级乙等和二级甲等,成绩的取得,源于辛勤的付出。
我们夫妻俩爱看书,枕边床头一直有各自喜欢的书籍。不管是十几年前每个月挣270元还是现在上有老下有小,生活压力再大,都不影响我们买书,看书。刚结婚时家里有一个专门的小柜子放我们的书,
后来柜子渐渐放不下那么多书了,我们就憧憬将来有了大一点儿的房子,一定要有一个专门的书房,要有足够大的书柜来放书。有了张舒雨之后,家里多了不少婴幼儿启蒙读物。性价比最高的是《启蒙》,最贵,最高质量的是在大宁书店买到的一套《嘟嘟熊》。孩子非常喜欢,不到一岁半,就能说出里边小动物的名称,和它们正在做什么事。晚饭后,我和建军各自拿着自己的书看,孩子见了,就拿着她的《嘟嘟熊》坐在我们旁边看,像模像样。有时候她见我在写东西,就拿出笔来,在纸上勾勾画画。所以她开始握笔时,姿势就是正确的,不用像有的孩子那样纠正起来特费力。张舒雨懂得“街”这个概念时,我们就带她去书店,从我们帮她挑书,到由她自己挑选喜欢的书籍,从没有空手离开书店。到了张舒雨四岁的时候,正是学前识字的黄金阶段。我们在书店买来了识字卡片,家里门窗桌椅锅碗瓢盆家用电器上到处粘贴。有一位同事来我家,见到这情形,直夸这个识字方法好。别人家孩子上个幼儿园,哭爹喊娘的不愿去,张舒雨却是哭着喊着要去幼儿园。到了幼儿园,看到别的孩子哭,她一本正经地说:“妈妈,他们哭得吵哩吧?”
我和张建军都是教师,虽然我们一个教小学,一个教中学,但无论谁工作上遇到难题,总是拿出来夫妻共同讨论,共同寻求最好的教育方法。他的学生和我的学生,都从我们手里借过书,包括一些早就毕业的学生,需要书籍了,就来家里拿。他认得我教过的好些学生,我也和他的弟子相处多次。孩子们对我们非常尊重,每年都有已经毕业的孩子来家里探望。2013年的情人节,我们夫妻二人就是和他的
学生们一起过的。
有一年我要参加学校的演讲比赛,稿子写好之后,老公提出了修改意见,帮我纠正发音不准的地方,很是认真。还有一次老公也要演讲,我们斟词酌句共同写好演讲稿,然后逐句琢磨语调语气,老公还对着家里的大镜子练习演讲体态语,效果很好。在我们的影响之下,张舒雨在朗诵方面也愿意下功夫联系,她一直是学校出类拔萃的播音员,她的古诗文吟诵和大队长就职演讲都获得了大伙儿的好评。
我们夫妻二人爱学习,交往的也大都是爱学习的朋友。他们都非常关心张舒雨的学习。大宁一中的辛鑫虎在孩子两三岁时就送她一套带光盘的儿歌书籍。县教科局的冯治平知道舒雨学书法,送给她书法练习字帖,还教她怎样运笔。曲峨小学的杨芳丽,多次送给孩子美术类书籍——《儿童色彩画入门》《儿童国画技巧入门》《儿童彩色铅笔画入门》《少儿油画棒》和台湾著名绘本作家几米的《我不是完美小孩》《森林唱游》在孩子十岁生日的时候,送了她一套少儿版的四大名著。孩子的老师张艳艳,也送过孩子全套的《成长的书香》。展艺画廊的陈永华和吉振海老师更喜欢心灵手巧的张舒雨,收她为徒,专门邀请张舒雨和吉老师一起到临汾师大讲学。我们夫妻非常也支持孩子学习,双双陪她去临汾听课。爱心浇灌之下,孩子不仅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还获得了临汾市“三好学生”的光荣称号,她的画作多次获得市级奖励,去年九月,她的《我的中国梦》,在山西省中小学“我的中国梦”主题系列书画大赛中荣获小学组三等奖。
我们不仅关心自己孩子的学习,还关心亲戚朋友孩子的学习。舒
雨看过的书,有不少有针对性地送给了大伙儿的孩子。一本《尼尔斯骑鹅旅行记》分别借给贺心阳、李晨韬、李晋聃和贺嘉苇四个孩子读,他们读完,都能及时归还。每次回娘家,带给侄女的礼物总是新书,有全套的《不一样的卡梅拉》还有《360夜故事》和多本《儿童文学》。闺密张艳红从隰县来我家,每次都要带走几本书,有她看的《无字》(上、中、下)《林徽因传——你是人间四月天》,有给她儿子景铭书看的《今天我是升旗手》和多期《少年文艺》。朋友家有亲戚的小孩儿要看书,总是找我们来借。舒雨班同学要看什么书,也总是第一个想到张舒雨。为了方便表弟家孩子侯壮志上初中,我们把我骑了一年多的赛克自行车送给他,叮嘱他要好好学习。
家里有浓厚的学习氛围,孩子们来找舒雨玩儿,总是一起下个围棋,画个画儿,看看书,走的时候还要借几本去读。张舒雨去别人家玩儿,十有八九是奔着人家的书去的。政府办的岳耀增,一见到张舒雨,就要说舒雨去他们家看书的事。最让他难忘的,是一次舒雨去找岳倚帆玩儿,孩子恰好不在家。他以为舒雨会扭头就走,没想到她却说:“没事,我进去看会儿书,顺便等她。”然后就在岳好的卧室里看了一下午书。他们夫妻非常喜欢张舒雨,也乐意岳倚帆和舒雨一起玩儿。知道舒雨爱看书,姑姑们也总是买书给她。这不,她大姑刚买了《夜色玛奇莲》《美术家开的店》和《我的心中每天开出一朵花》给她捎回来。
全家人都爱看书,家中书房里一面墙的书柜都装满了,还到处是书。去年新年的时候,别人家都花几千块钱添置新衣服,我们家却是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