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论孙悟空的艺术魅力

论孙悟空的艺术魅力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1 7:42:59

论孙悟空的艺术魅力

摘 要

明朝中后期,封建社会日趋没落,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各地藩王叛乱不断,加之奸佞当道,宦官擅权,明朝危机空前,社会酝酿着重大变化,反射在传统文艺领域内,则从思想上掀起了以王守仁的阳明心学、李贽的童心说、公安三袁的“性灵”说为代表的波澜壮阔的反理学思潮。吴承恩的《西游记》就创作于这一时期,是一部成功的神魔小说,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特质,这种时代精神突出地表现在孙悟空的身上。一部《西游记》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部描写孙悟空的英雄传奇,记录了一个神通广大、自由自在、单纯浪漫、光耀三界的齐天大圣如何功德圆满,成为英勇无敌、机智无双、有情有义、菩萨心性的斗战胜佛的全过程,而在这一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嫉恶如仇、不畏艰辛、拼搏进取、永不退缩、不胜不止、永远乐观、童心未泯的猴王精神则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完美演绎。

关键字:西游记;孙悟空;光耀三界;自我实现;民族文化精神

1

目 录 摘 要 1

ABSTRACT 错误!未定义书签。 前 言 3

一、光耀三界,绝对单纯浪漫的自由自在 3

(一)突破人的界限,及人之所不能及 3 (二)突破妖的束缚,为妖之所不能为 4 (三)突破神的禁忌,想神之所不能想 6 二、斩妖除魔,取经路上的自我实现

7

(一)皈依佛教,广播英雄之名的开始 7

(二)由无法无天的孙大圣到有情有义的美猴王

11

三、美猴王,民族文化精神的演绎 11 (一)不畏艰辛,永不退缩的战斗精神 12 (二)永远乐观,自信昂扬的无畏精神 12 (三)游戏人生,纯真不泯的童话精神 13 结 语 14 参考文献 15

谢 辞 17

2

9

(三)斗战胜佛,终成正果的菩萨心性

毕业论文

前 言

《西游记》是一部充满幻想、情节离奇的神魔小说,主人公由取经的唐僧变为护经的孙悟空,改变了孙悟空在以前取经题材中作为宗教信徒和神怪形象的特质,使其成为一个体现社会愿望、不惧危险困难、永远乐观向上的真正英雄。本文试图从孙悟空的自在出身、成长经历和其精神内涵三方面入手来研究孙悟空的艺术魅力,品读西游文化,展现猴王精神。

一、光耀三界,绝对单纯浪漫的自由自在

仙石迸裂,神猴出世,“目运两道金光,射冲斗府”[1]惊动高天之上玉皇大帝。作者让孙悟空一出场就不同凡响,那么激越飞扬,那么无拘无束,是作者对自由呼唤的产物。

(一)突破人的界限,及人之所不能及

孙悟空出自石胎,无父无母,无任何血缘束缚,只是采天地之灵气,吸日月之精华,天生地长而成,于是他摆脱了父母权威对他的束缚。在“百善孝为先”的社会里,孝者乃“百行之原,万善之本”, 家长往往有着绝对的权威,“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若是不从便是不孝,而不孝便难存于天地。所以哪吒要“削骨还父,削肉还母”,经过这样的涅槃,终得一莲藕之身,算是摆脱了父母权威的束缚。对于悟空却没有这样的束缚,于是他便可以自家做祖。不敢想象若孙悟空一开始便有个“猴父”“猴母”管着会是怎样的情形。

孙悟空本无姓无名,当菩提祖师问“你姓甚么?”时,猴王道“我无性。人若骂我。我也不恼;若打我,我也不嗔,只是赔个礼儿就罢了。一生无性。”[1]当真的天真,当真的烂漫。无姓,就无争名夺利之缚,无宗族荣耀之虑,无早起迟眠之困,赤条条一人,乐得自在。而当他有了姓名之后便要扬威立名。

作者安排孙悟空的出身,让他完全摆脱了宗法制的种种束缚,让

3

论孙悟空的艺术魅力

“他摆脱了所有的社会关系网,他不受任何社会关系的束缚,是一个原生态的大写的人。”[2]这只是第一步,只摆脱了身份名利这种有形的束缚,却仍旧有许多无形的束缚,比如天地,比如生死。

当石猴“食草木,饮涧泉,采百花,觅树果;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 [1]过着“山中无甲子,寒尽不知年” [1]的快乐生活时,却依旧会受到天气的制约。当找到“刮风有处躲,下雨可安身”又风景秀美的水帘洞时,石猴大叫“大造化,大造化”“我们都进去住,也省得受老天之气”。正是水帘洞前一跃,自此石猴高登王位,独自为王。在“仙山福地,古洞神州,不伏麒麟辖,不伏凤凰管,又不伏人间王位所拘束”[1],无忧无虑,自由自在。“春采百花为饮食,夏寻诸果作生涯。秋收芋粟延时节,冬觅黄精度岁华”,[1]在如此人间绝境,尽享无量之福。这样的生活可真羡煞世人,无尔虞我诈之斗,无战争霍乱之扰,无人心险恶之争,是一个比桃花源更桃花源的好地方。

过着这样的好日子,美猴王却也有烦恼。他高瞻远瞩的想到“今日虽不归人王法律,不惧禽兽威严,将来年老血衰,暗中有阎王老子管着,一旦身亡,可不枉生世界之中,不得久注天人之内”。[1]于是他跋山涉水,朝餐露宿,远渡重洋,学人礼,学人话,一心访佛仙神圣之道,觅长生不老之方,志心朝礼,终于寻得菩提祖师。师从菩提二十年,得仙体,与天地同寿,不死长生;还得十万八千里筋斗云,“朝游北海暮苍梧”;又学成七十二翻变化,“能隐身遁身,起法摄法;上天有路,下地有门;步日月无影,入金石无碍;水不能溺,火不能焚”“超出三界之外,不在五行之中”。[1]

至此,孙悟空已完全突破了人的界限,达到了人所不能及的真正无上自由的高度。

(二)突破妖的束缚,为妖之所不能为

孙悟空自称是“历代驰名第一妖”,确实如此。一般妖的地位都

4

搜索更多关于: 论孙悟空的艺术魅力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论孙悟空的艺术魅力 摘 要 明朝中后期,封建社会日趋没落,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各地藩王叛乱不断,加之奸佞当道,宦官擅权,明朝危机空前,社会酝酿着重大变化,反射在传统文艺领域内,则从思想上掀起了以王守仁的阳明心学、李贽的童心说、公安三袁的“性灵”说为代表的波澜壮阔的反理学思潮。吴承恩的《西游记》就创作于这一时期,是一部成功的神魔小说,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特质,这种时代精神突出地表现在孙悟空的身上。一部《西游记》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部描写孙悟空的英雄传奇,记录了一个神通广大、自由自在、单纯浪漫、光耀三界的齐天大圣如何功德圆满,成为英勇无敌、机智无双、有情有义、菩萨心性的斗战胜佛的全过程,而在这一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嫉恶如仇、不畏艰辛、拼搏进取、永不退缩、不胜不止、永远乐观、童心未泯的猴王精神则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完美演绎。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