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1-2012下教研室工作总结
2012年上半年教研室工作总结
本学期教研室中教部紧紧围绕区教文体局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工作思路及要求,总结经验并深入剖析以往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中考研究、课程改革、提升质量为工作重点,以落实教学常规为基础,以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学所面临的各种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切实履行研究、指导和服务的职能,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我区基础教育的和谐、科学、优质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一、围绕高效课堂实验精品工程开展系列活动
学期伊始教研室中小教部就深入全区各中小学进行集体调研,累计听课400余节,调研采取听课、点评、座谈等多种形式,通过调研了解学校落实自主高效课堂实验情况,发现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与学校交换意见,根据集体调研发现的问题,教研室会同局领导积极研究整改措施,调整培训内容,开展有针对性的活动,稳步提升我区课改实验的水平。
到各基层学校调研,无论是实验点校还是非实验校领导都非常重视,教师投身课改实验的热情更高了,课改实验先进校实验小学是我区课改老典型,新典型新北小学在4月份迎接了市学院小教部领导和专家的蹲点教研,听了王迎春、田苗等10位教师的课,领导和专家给予了充分肯定;四小是非实验点校,在本学期调研活动中刘局长、教育股王股长和教研室富主任等人调研时听了门琳琳、赵亚娟两位老师的课,十几人的课堂竟然上得有声有色,受到了听课者的一致好评,临时商量决定由门琳琳为小学教师上一节低年级自主高效课堂教学研讨会,参加会议的有全区各小学的教学主任、低年级语文教师,用事实证明了低年段一样可以开展课改实验。
一小
东西两镇也不甘示弱,主动邀请小教部主任尹春霞做自主高效课堂讲座,同时观摩了谢颖的高效课堂课。
各学科也根据自己学科的实际情况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培训活动。
中学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学科组织开展了构建自主高效课堂观摩研讨会, 10中宋颖、白龙、赵金凤、改云霞上了观摩课;老典型23中赵文丽上了观摩录像课,作为优质教育资源上传到阜新教育网;
1
小学数学学科在实验小学进行自主高效课堂教学辅导;思品学科在新北小学召开自主高效课堂教学研讨会,观摩了穆瑞霞和张瑞娟两位教师的课;科学学科在新北小学召开了科学课自主高效课堂教学研讨会;体育学科在实验小学集体备课;综合实践学科召开了自主高效课堂教学研讨会。
各学科教研活动中教师们针对自主高效课堂教学实践中好的做法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交流研讨,大家畅所欲言,切实寻找推进各个学科自主高效课堂教学全面发展的好方法。
课改实验系列活动的开展给教师们创设了一个学习、展示、研讨、交流的机会,掀起教师间相互学习的高潮,推动了我区构建自主高效课堂教学改革的步伐,同时各学科研讨观摩活动更得到了承办学校的大力支持,承办校作课、为搞好培训做了大量的工作,在这里向各承办校表示感谢。
二、狠抓“质量” 1、加强中考复习指导。
教研室中教部全体人员采取集中和分散调研相结合的方式,多次深入基层学校开展调研活动。深入毕业年级集中大规模调研两次,听课150余节,通过听课、查看教案、召开座谈会、学科反馈及指导会,把握基层学校复习情况,每次调研活动结束后我们都召开专题反馈会,与学校领导、九年级全体教师交换调研意见,对各校的复习策略、方法及进度作宏观层面的指导,帮助基层学校把握复习方向,保证复习效果。调研发现部分教师复习缺少针对性,考纲没有要求的还花费大量时间去复习,既占用了有限的复习课时,也加重了学生负担,针对这种情况,所有中考科目教研员组织学科教师开展了以学习课标及考纲为主的专题研讨会,要求每节复习有针对性,对应考点,克服复习的盲目性、随意性,切实提高复习效率。
为检测复习效果,把握好复习方向,教研室精心命制了三套模拟试题(引进外区3套模拟题),进行了二次模拟考试,考试后教研室各学科教研员及时组织学科教师召开质量分析研讨会,研讨会学科包括语数外理化政史七个中考学科和八年级地理生物两个结业学科,研讨会上10中杨秀艳、郭玉环、殷云晴,23中陈红梅等7名教师为九年级教师上学科复习研讨课,23中郝秀芬、许剑锋,10中徐则红、任桂杰等就如何搞好学科复习做了中心发言。
2
我们还组织我市中考命题专家库成员赵金凤、王颖秋、吴娇、蔡宁远、韩艳英等就中考命题流程及命题原则、命题遵循的依据等事宜,做了培训,让毕业年级教师站在命题者的角度去考虑如何安排复习,其中赵金凤、王颖秋被抽调参与今年中考和结业考试命题工作。通过全局上下的共同努力,圆满完成2012年中考升学任务。
2、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教学质量监测工作。继续开展对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质量监测工作,逐步形成常态化、制度化。同时加强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的管理。无论是市统考科目还是区内统考,都能做到严格管理,对考试各个环节提出具体明确的要求,两校交叉监考,对监测成绩及时总结分析查找问题,提出下一步改进意见。
三、建设“队伍”
1、进一步加强教研室的自身建设,完善学习制度,使研训教师适应新课改的需要,树立新课程理念,在经费非常紧张的情况下,积极组织研训教师参加省市级培训,教研室还开展了“建设学习型教研室、打造学习型教师”系列活动,鼓励教师争做学习型、思考型、研究型、品味型、超越自我型的“五型教师”,支持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竞赛,从去年到现在共有5人参加省研训教师基本功竞赛,4人参加市研训教师基本功大赛,5人获省三等奖,1人获市一等奖,2人获市三等奖,通过大赛教师看到了差距、明确了方向,促进研训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2、“名师”带动、骨干引领,关注教师专业成长。
我区现有省级骨干 人,市级骨干教师 人,我们要求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要明确自己的职责,发挥好四个作用。一是示范作用。通过采取课堂开放、结对帮扶等多种措施,引导广大教师开眼界、抓思路、提素质、上水平。二是带动作用。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要充分发挥在课题研究、学科教学改革等方面的带动作用。三是引领作用。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是学校发展成为名校的催化剂,要引导广大教师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推进人本教育,努力形成个性化、特色化的教学模式,精心磨砺教育品牌,致力打造名牌学校。四是辐射作用。要注意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名人效应”,打造“品牌名校”,促进教育高位、优质、均衡发展。学科带头人和各级骨干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不断的修炼、
3
不断的自我加压、不断的创造新的成绩,力争成为高尚师德的带领者、理论学习的带头人、教育科研的引路人、高效课堂的实践者。
为教师成长搭建展示的平台,教研室先后在全区教师中开展了优质课、课件、论文等评比活动,共评出白龙、陈洪梅、郭玉环等市级优质课25+14节, 市级优秀论文20,教室白板大赛殷云晴获市三等奖,23中赵文丽的观摩录像课被作为优质教育资源收录在阜新教育信息网上。我区部分骨干教师还承担了《导学评练》编写任务,他们编写的内容,质量高,受到学院领导的好评,有些县区编写不合格我区还额外承担了其他县区的编写任务。
通过系列活动的开展我区骨干教师素质不断得到提升,省级学科带头人吴娇、任桂杰为全市学科教师做专题培训,在送教下乡、服务基层活动中,我区王军、任桂杰到阜新县、彰武县为两县教师做新课标专题培训。在一些老骨干相继走上领导岗位后,我们又培养了一批新的骨干教师队伍,如中学的赵文丽、王君、殷云晴、杨秀艳、小学的王迎春、王晓颖、谭德新、于海月等,他们是我区教育战线上的又一批精英。
3、学生队伍的建设:课改
学校领导、班主任、科任教师、学生从不同层面注重小组的建设,
高效课堂的高效,关键在于学习小组的高效。建设、培训好一个个小组,也就把握住了高效课堂的灵魂。高效课堂的合作学习是以小组为基本单位进行教学活动的,构建合作学习小组是进行合作学习活动的组织前提。无论怎样分组都要有利于学生合作探究学习。我认为加强小组建设应做好以下几点。
五、活动促课改
本学期开展了以强化小组培养为目的的英语竞赛活动和语文有效阅读活动。 英语竞赛从方案的制定到试题的命制、试卷印刷、评卷,整个环节做到客观公正,竞赛采取到班级临时抽签决定参赛小组,共设8个考点,全体教研员深入
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