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防骗宣传小手册 - 图文
六,警方提醒你:克服不良心理 预防诈骗犯罪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诈骗犯罪率呈上升趋势,手法不断翻新,上当、受骗者也越来越多。有利用“碰瓷”诈骗、以“安排工作”为幌子诈骗、以虚假公司为名诈骗、假冒工作人员诈骗、假借婚姻名义诈骗等多种形式。诈骗数额也由原来的几千、几万逐步发展到动辄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使受害人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给社会制造了许多不安定因素。
大多数诈骗案件犯罪分子文化程度低,作案手段方法简单,很多诈骗方式曾经风行一时,各大媒体均作过详细披露,那么,为什么总有不少人不停地上当受骗呢?在大多数诈骗案件中,受害人往往普遍存在着贪利、虚荣、轻信、好逸恶劳、花钱消灾等心理,几乎80%的诈骗犯罪分子,正是利用了人们这种不良心态而获得成功。那么,如何有效防范诈骗犯罪呢?
一,要端正自己的心态,克服贪图便宜,走捷径的不良心理。保持头脑清醒,对于任何人,尤其是陌生人,不可随意轻信和盲目随从,遇人遇事,应当保持头脑冷静,不要因为对方说了什么好话,许诺了什么好处就轻信、盲从。特别是遇到“天上掉馅饼”的美事,一定要一而再、再而三地问自己:这是真的吗?这件事可以相信吗?为什么这么好的事情就落到了我的头上?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将诈骗犯罪活动拒之门外。
二,要通过正规程序解决问题,不要怕麻烦私自解决问题。比如“碰瓷”手段诈骗,诈骗者就是利用一些受害人怕麻烦的心理,尤其司机一类大多会主动息事宁人,不会报警。其实作案者往往心虚胆怯,只要你敢报警,他就不敢继续耍花招行骗了。如果遇到类似于交通肇事的纠纷,应该及时报警,通过法律手段解决,而不是害怕麻烦,选择私了,给犯罪分子可趁之机。
三,要走出“舍不得孩子套不到狼”的阴影。要切记无论自己办事多么心切,都要走正当渠道。尤其是在工作调动、子女上大学等一系列问题上,更要谨慎从事,不要因为别人的花言巧语而误入歧途。对自夸自己有“本事”或有“能耐”的人,或者过于热情地“帮助”你解决困难的人,更要特别注意,因为这个“能人”很可能是一个十足的诈骗分子。
四,对于入股投资之事,要反复查看资质证书,核清事实。尤其在当前纷繁复杂的经济活动中,特别是在煤矿、石油等领域,切莫盲目投资。在双方签订各
17
种经济合同的时候,要注意查看对方的各类资质证书是否齐全,证书是否真实可靠,核实公司是否注册等。通过各种方式,到有关部门作一番明查暗访,直至核清事实为止。
七,防范宣传漫画
被骗人群中中老年人(特别是女性)占80%
18
网络诈骗的目的都是为了一个字:钱
汇款的时候,银行工作人员多提醒就多一份安全
19
远离那些会“忽悠”的人就是保护自己
黑手无处不在 天上从来不掉馅饼
20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