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全国通用)2018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二代谢串讲二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课时作业2达标练
解析:选D 由表格可知光强140(μmol·m·s)正好是马尾松的光补偿点,当光强大于光补偿点时,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此时叶肉细胞产生的O2不仅进入线粒体参与有氧呼吸,还有多余的O2释放到细胞外;光强1 255(μmol·m·s)正好是苦槠的光饱和点,当光强小于光饱和点时,限制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光照强度,当光强大于光饱和点时,限制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CO2浓度;输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而非生产者积累的有机物的能量总和。
10.(2016·北京高考)在正常与遮光条件下向不同发育时期的豌豆植株供应CO2,48 h后测定植株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中C的量。两类器官各自所含C量占植株C总量的比例如下图所示。
14
14
14
14
-2
-1
-2-1
与本实验相关的错误叙述是( )
A.CO2进入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基质后被转化为光合产物 B.生殖器官发育早期,光合产物大部分被分配到营养器官
C.遮光70%条件下,分配到生殖器官和营养器官中的光合产物量始终接近 D.实验研究了光强对不同发育期植株中光合产物在两类器官间分配的影响 解析:选C
14
14
CO2进入叶肉细胞后,在叶绿体基质中通过光合作用的暗反应被转化为葡
14
14
萄糖等光合产物;据图分析,生殖器官发育早期,营养器官中C的量占植株C总量的比例都远大于生殖器官,说明光合产物大部分被分配到营养器官;遮光70%条件下,生殖器官发育早期,营养器官中C的量占植株C总量的比例远大于生殖器官,说明分配到营养器官的光合产物量大于分配到生殖器官的;通过该实验可以研究光强对不同发育期植株中光合产物在两类器官间分配的影响。
[热点强化练]
11.甲、乙、丙、丁分别为绿色植物新陈代谢过程中有关变化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14
14
A.若图甲是胡萝卜在不同的含氧情况下从硝酸钾溶液中吸收K和NO3的曲线,则影响
+
-
5
a、b两点吸收量不同的因素是载体的数量和活性
B.若图乙表示野外松树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则当光照强度为b时,光合作用强度达到最大
C.若图丙表示大气中氧的浓度对植物组织内CO2释放的影响,则为了有利于贮藏蔬菜和水果,贮藏室内的O2通常调节到图中b点所对应的浓度
D.图丁表示豌豆种子萌发时吸水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研究发现,在第Ⅱ阶段种子对O2的吸收量大大低于CO2的释放量,故第Ⅱ阶段细胞呼吸强度最弱
解析:选D 植物细胞吸收离子通过主动运输,而主动运输需要载体蛋白和能量,a、b两点O2浓度相同,则产生的能量相同,此时导致吸收量不同的原因是载体数量和活性;b是光饱和点,此时光合作用强度最大;b点情况下,呼吸作用最弱,消耗有机物最少,有利于蔬菜水果的保鲜储藏;第Ⅱ阶段O2的吸收量大大低于CO2的释放量,只能说明此时种子主要进行无氧呼吸,无法判断细胞呼吸强度。
12.下表所示是采用黑白瓶(不透光瓶—可透光瓶)法测定夏季某池塘不同深度水体中,初始平均O2浓度与24 h后平均O2浓度比较后的数据。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水深(m) 白瓶中O2浓度(g/m) 黑瓶中O2浓度(g/m)
A.水深1 m处白瓶中水生植物24 h产生的O2为3 g/m
B.水深2 m处白瓶中水生植物光合速率等于所有生物的呼吸速率 C.水深3 m处白瓶中水生植物不进行光合作用
D.水深4 m处白瓶中藻类植物产生ATP的场所是叶绿体、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解析:选D 根据题意可知,黑瓶中水生植物只能进行呼吸作用,白瓶中水生植物既能进行光合作用又能进行呼吸作用,在相同条件下培养一定时间,黑瓶中所测得的数据即为正常的呼吸消耗量。由表中数据可知,在水深1 m处白瓶中水生植物产生的O2为3+1.5=4.5 (g/m);水深2 m处白瓶中水生植物光合速率为1.5+1.5=3.0[g/(m·d)],呼吸速率为1.5 g/(m·d);水深3 m处白瓶中水生植物光合作用量等于呼吸作用量,即1.5 g/m;水深4 m处白瓶中藻类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故白瓶中藻类植物产生ATP的场所是叶绿体、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13.(2017·天津高考)某突变型水稻叶片的叶绿素含量约为野生型的一半,但固定CO2酶的活性显著高于野生型。如图显示两者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CO2吸收速率。叙述错误的是( )
A.光照强度低于P时,突变型的光反应强度低于野生型 B.光照强度高于P时,突变型的暗反应强度高于野生型
6
3
3
3
3
3
331 +3 -1.5 2 +1.5 -1.5 3 0 -1.5 4 -1 -1.5 C.光照强度低于P时,限制突变型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光照强度 D.光照强度高于P时,限制突变型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CO2浓度
解析:选D 光照强度低于P时,光反应强度受叶绿素含量影响较大,突变型水稻叶片的叶绿素含量约为野生型的一半,故其光反应强度低于野生型。光照强度高于P时,暗反应强度受固定CO2酶的影响较大,突变型水稻叶片固定CO2酶的活性显著高于野生型,故其暗反应强度高于野生型。光照强度低于P时,限制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光照强度。P点并未达到突变型水稻光合作用的光饱和点,故光照强度高于P小于光饱和点时,限制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光照强度,当光照强度大于光饱和点时,限制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CO2浓度。
[迁移贯通练]
14.为探究不同波长的光和CO2浓度对葡萄试管苗光合作用的影响,用40 W的白色、红色和黄色灯管作光源,设置不同CO2浓度,处理试管苗并培养一段时间后,测定试管苗的净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真正光合速率-呼吸速率),结果如图,回答问题:
(1)光合作用中,催化三碳化合物还原的酶存在于____________中。
(2)据图分析,a点的净光合速率大于c点,从光合作用的角度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红光条件下,CO2浓度为300 μL·L时,对葡萄试管苗所有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来说,叶绿体消耗的CO2量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细胞呼吸产生的CO2量。
(3)为探究黄光培养条件下葡萄试管苗的叶绿素含量是否发生改变,提出实验思路如下:分别取________和黄光条件下培养的试管苗叶片,提取其中的色素并分离,通过比较滤纸条上叶绿素a、叶绿素b色素带的______来判断叶绿素含量是否发生改变。
(4)在温室中增施农家肥可以提高植物光合效率,其原因是:一方面农家肥含有__________________;另一方面农家肥中的有机物被分解者分解时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三碳化合物的还原发生于暗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基质,故催化三碳化合物还原的酶存在于叶绿体基质中。(2)叶绿体中的色素吸收红光多于黄光,红光条件下光合速率较大,故a点的净光合速率大于c点。在红光条件下,CO2浓度为300 μL·L时植株
7
-1
-1
净光合速率为0,但植株有许多细胞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所有细胞都需要进行呼吸作用,所以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的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故光合作用细胞叶绿体消耗的CO2量大于细胞呼吸产生的CO2量。(3)要探究黄光培养条件下葡萄试管苗的叶绿素含量是否发生改变,可以分别取白光(或自然光,作为对照)和黄光条件下培养的试管苗叶片,提取其中的色素并用纸层析法分离,通过比较滤纸条上叶绿素a、b色素带的宽窄(或叶绿素a、b色素带颜色深浅)来判断叶绿素含量是否发生改变。(4)在温室中增施农家肥可以提高植物光合效率,其原因是农家肥中的有机物被分解者分解时会产生CO2为光合作用提供原料,同时农家肥含有多种植物生长必需的矿质元素。
答案:(1)叶绿体基质 (2)叶绿体中的色素吸收红光多于黄光,a点真正光合速率更高,所以a点净光合速率大于c点 大于 (3)白光(或自然光) 宽窄(或颜色的深浅) (4)大量的矿质元素 产生CO2为光合作用提供原料
8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