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全国通用)2018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二代谢串讲二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课时作业2达标练

(全国通用)2018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二代谢串讲二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课时作业2达标练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1 10:24:57

课时作业2 达标练——分层训练押高考

[考点全面练]

1.以下关于叶绿体和光合作用的几个实验,得不到相应实验结果的是( ) A.将叶绿素的无水乙醇提取液置于适宜光源处照射5 h,加碘液处理后溶液呈蓝色 B.在温暖晴朗的一天下午,在某植物的向阳处采得一片叶,用酒精隔水加热脱色,并加碘液处理叶片,变成蓝色

C.将叶绿体色素的无水乙醇提取液放于自然光和三棱镜之间,从三棱镜的一侧观察,连续光谱中变暗(暗带)的区域主要是红光和蓝紫光区域

D.将经饥饿处理后的绿色正常叶片置于含有充足后在叶内淀粉中可检验到C的存在

解析:选A 叶绿素的无水乙醇提取液中只含有色素,不能完成光反应,也不能产生淀粉;光合作用产生淀粉,观察时需对叶片进行脱色处理;叶绿体中色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导致连续光谱相应区域变暗;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CO2中的C元素可转移到淀粉中,故产物中可检测到C。

2.下图甲、乙表示某植物叶肉细胞内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相关变化过程及其关系。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14

14

14

14

14

CO2的密闭透明的照光小室内,3 h

A.图甲中①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②过程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 B.图甲中①④过程产生的ATP可作用于②过程等各项生命活动

C.图甲中①②③④四个过程既不消耗氧气也不产生氧气,①④过程都能产生[H] D.图乙中两曲线的交点表示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的量相等 解析:选C 图中①发生于细胞质基质中,②发生于叶绿体基质中;图甲中①④过程产生的ATP不作用于②过程;图乙两曲线交点代表呼吸速率与净光合速率相等,而不是与总光合速率相等。

3.下列是几个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实验,对其结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提供N标记的氨基酸给细胞,粗面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和游离核糖体均将出现放射性 B.给水稻提供CO2,则C的转移途径大致是:CO2→C3→(CH2O)

C.给水稻提供CO2,则产生O2必须依次经历光合作用、有氧呼吸、再一次光合作用 D.小白鼠吸入O2,则在其尿液中可以检测到H2O,呼出的二氧化碳也可能含有O

18

18

18

18

18

14

14

14

14

14

15

1

解析:选C 粗面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和游离的核糖体都是将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场所;光合作用暗反应中C原子的转移途径是CO2→C3→(CH2O);给水稻提供CO2,经光合作用会产生H2O,H2O再参与光反应即可产生O2;小白鼠只能进行呼吸作用,吸入O2后,经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可产生H2O,H2O参与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可以产生CO2。

4.如图甲表示水稻的叶肉细胞在光照强度分别为a、b、c、d时,单位时间内CO2释放量和O2产生总量的变化。图乙表示水稻CO2吸收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18

18

18

18

18

18

18

18

A.图甲中,光照强度为b时,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

B.图甲中,光照强度为d时,单位时间内细胞从周围吸收2个单位的CO2 C.图甲中的c点和图乙中的h点对应

D.图乙中,限制e、f、g点光合速率的因素主要是光照强度

解析:选B 分析图甲可知,光照强度为b时,CO2释放量与O2产生总量相等,都为3个单位,呼吸作用产生的CO2首先供应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剩余部分再释放到外界,说明此时呼吸速率大于光合速率;由图甲可知,光照强度为d时,水稻叶肉细胞O2产生总量为8个单位,需要消耗的CO2也为8个单位,而图中光照强度为a时的CO2释放量即表示呼吸速率,为6个单位,所以光照强度为d时,单位时间内细胞还需从外界吸收2个单位的CO2;图甲中的c点和图乙中的f点对应,此时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图乙中,g点以后(包括g点),光合速率不再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增加,故限制g点光合速率的因素不是光照强度,可能是CO2浓度及温度等。

5.植物甲与植物乙的净光合速率随叶片温度(叶温)变化的趋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植物甲和乙光合作用所需要的能量都来自于太阳能 B.叶温在36~50 ℃时,植物甲的净光合速率比植物乙的高 C.叶温为25 ℃时,植物甲的光合与呼吸作用强度的差值不同于植物乙的

D.叶温为35 ℃时,甲、乙两种植物的光合与呼吸作用强度的差值均为0

解析:选D 植物光合作用所需要的能量都来自于太阳能;分析曲线可知,叶温在36~50 ℃时,植物甲的净光合速率比植物乙的高;光合与呼吸作用强度的差值即净光合速率,叶温为25 ℃时,植物甲的净光合速率小于植物乙的;叶温为35 ℃时,甲、乙两种植物的光合与呼吸作用强度的差值相等,均大于0。

2

6.图甲为研究光合作用的实验装置。用打孔器在某植物的叶片上打出多个叶圆片,再用气泵抽出气体直至叶片沉入水底,然后将等量的叶圆片转至含有不同浓度的NaHCO3溶液中,给予一定的光照,测量每个培养皿中叶圆片上浮至液面所用的平均时间(见图乙),以研究光合速率与NaHCO3溶液浓度的关系。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在ab段,随着NaHCO3溶液浓度的增加,光合速率逐渐减小

B.在bc段,单独增加光照或温度或NaHCO3溶液浓度,都可以缩短叶圆片上浮的时间 C.在c点以后,因NaHCO3溶液浓度过高,使叶肉细胞失水而导致代谢水平下降 D.因配制的NaHCO3溶液中不含氧气,所以整个实验过程中叶圆片不能进行呼吸作用 解析:选C 在ab段,随着NaHCO3溶液浓度的增加,光合速率逐渐增大;光合作用有最适温度,超过最适温度后,再提高温度光合速率反而下降,叶圆片上浮至液面的时间延长;c点以后,NaHCO3溶液浓度过高,导致叶肉细胞失水,使得细胞代谢水平下降;整个实验过程中叶圆片可以通过叶绿体产生的氧气进行有氧呼吸。

7.下图为夏季某绿色植物连续两昼夜内CO2吸收量和释放量的变化曲线图。S1~S3表示曲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下列对该植物的分析叙述正确的是( )

A.a点时植物开始进行光合作用

B.b点时该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消耗[H]的场所是线粒体和叶绿体 C.c点时光合作用消耗的CO2量与呼吸作用产生的CO2量相等 D.该植物两昼夜积累的有机物总量等于S1+S3

解析:选C 根据图示内容分析a点表示植物吸收CO2的量为0,即表示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内没有叶绿体只含有线粒体,所以在b点只进行呼吸作用,消耗[H]的场所是线粒体;c点与a点的分析相同;S1+S3表示白天积累的有机物总量。

8.如图表示一株生长迅速的植物在夏季24 h内CO2的吸收量和释放量,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用单位时间内CO2的吸收量和CO2的释放量表示(图中a、b、c表示相应图形的面积)。下列表述不合理的是( )

3

A.在18:00时和6:00时,该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 B.假设该植物在24 h内呼吸速率不变,最大光合速率为85 mg/h C.该植物在一昼夜中有机物积累量的代数式可表示为a+c-b

D.中午12:00时左右,叶片上部分气孔关闭,光合速率下降,与植物光合速率最大时相比,此时该植物叶绿体内C5的含量下降

解析:选D 题图显示,在18:00时和6:00时,该植物在单位时间内CO2的吸收量=CO2的释放量=0,说明此时该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假设该植物在24 h内呼吸速率不变,据图可知,在没有光照时,其呼吸速率为10 mg/h,最大净光合速率为75 mg/h,而最大光合速率=呼吸速率+最大净光合速率=10+75=85(mg/h);该植物上午积累的有机物为c,下午积累的有机物为a,晚上呼吸消耗的有机物为b,所以一昼夜中有机物积累量的代数式可表示为a+c-b;中午12:00时左右,叶片上部分气孔关闭,使植物从外界吸收的CO2减少,导致CO2的固定过程减弱,消耗的C5量减少,而C3的还原在一段时间内正常进行,仍然有C5的生成,所以C5的含量应上升。

9.在适宜温度和大气CO2浓度条件下,测得某森林中林冠层四种主要乔木的幼苗叶片的生理指标(见下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物种 指标 光补偿点(μmol·m·s1-2-马尾松 苦槠 石栎 青冈 ) -2-140 66 37 22 光饱和点(μmol·m·s1) 1 425 1 255 976 924

光补偿点: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时的光强;光饱和点:达到最大光合速率所需的最小光强。

A.光强大于140(μmol·m·s),马尾松幼苗叶肉细胞中产生的O2全部进入线粒体 B.光强小于1 255(μmol·m·s),影响苦槠幼苗光合速率的环境因素是CO2浓度 C.森林中生产者积累有机物的能量总和,即为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D.在群落演替过程中,随着林冠密集程度增大青冈的种群密度将会增大

-2

-1

-2

-1

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课时作业2 达标练——分层训练押高考 [考点全面练] 1.以下关于叶绿体和光合作用的几个实验,得不到相应实验结果的是( ) A.将叶绿素的无水乙醇提取液置于适宜光源处照射5 h,加碘液处理后溶液呈蓝色 B.在温暖晴朗的一天下午,在某植物的向阳处采得一片叶,用酒精隔水加热脱色,并加碘液处理叶片,变成蓝色 C.将叶绿体色素的无水乙醇提取液放于自然光和三棱镜之间,从三棱镜的一侧观察,连续光谱中变暗(暗带)的区域主要是红光和蓝紫光区域 D.将经饥饿处理后的绿色正常叶片置于含有充足后在叶内淀粉中可检验到C的存在 解析:选A 叶绿素的无水乙醇提取液中只含有色素,不能完成光反应,也不能产生淀粉;光合作用产生淀粉,观察时需对叶片进行脱色处理;叶绿体中色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导致连续光谱相应区域变暗;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