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急救复习整理
绪论 院前急救 Z6S1选3 填2判2
急救的两个时效阶段:黄金1小时、白金10分钟 院前急救以对症治疗为主
通讯、运输、急救技术是院前急救的三大要素
第三章 急诊科的管理 Z4S1填3判1
*急诊科的护理工作特点 :急 忙 多学科性 易感染性 急诊接诊 望闻问切法 选择诊治法
急诊分诊 1用眼去看2用手去摸3用鼻去闻4用耳去听 急诊监护室床位数一般占总床位数的1%—2% ICU每张床占地面积不小于15平方米,20最佳 每张床头处应留有至少60cm空隙,两张床的护理应在2m以上 室温应保持在20-22度,湿度应以50%-60为宜。
综合性ICU医师与床位的比例1.5-2:1 专科ICU护士与床位同上 观察室一般床位数不低于全院总数的6%
急诊室一切用品实行四固定制度:定数量 定位置 定人管理 定人检查、消毒和维修
第四章 重症监护 Z8S3L1选4填1名3简答4
重症监护病房 简称ICU 是集中有高素质及专业经验的医护人员,用先进的监护设备和治疗、护理手段,对危重症患者进行生理功能的监测、生命支持、防止并发症,促进和加快患者康复过程的就职单位。
血流动力学检测是反应心脏、血管、血液、组织的氧供应与氧消耗等方面的功能指标,为临床危重患者的观察和临床智联提供数字化依据,是重症检测技术的重要手段。心率监测 正常人安静状态 60-100
*心率监测的意义临床意义 1判断心输出量2求算休克指数=HR/SBP (正常0.5,当=1时提示失血量占血容量的20%—30%,>1时提示失血量占血容量的30%-50%) 3估计心肌耗氧 正常值12000。若>12000,心肌负荷增加,MV02增加
中心静脉压(CVP)的测定
中心静脉压是指血液流经右心房及上、下腔静脉胸腔段压力。正常值为5-12cmH2O(0.49-1.0kpa)CVP的大小与血容量、静脉张力和右心功能有关。 意义:(1)CVP<2--5cmH20提示右心房充盈欠佳或血容量不足;(2)CVP>15--20cmH20提示右心功能不良或血容量超负荷;CVP结合其它血流动力学参数综合分析在临床上对病人右心功能和血容量变化的评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呼吸功能检测
潮气量VT指在平静呼吸时,一次吸入或呼出的最大气量
分钟通气量V/VE 指在静息状态下每分钟呼出或吸入的气量称为分钟通气量 正常6-8L每分 分钟肺泡通气量 正常值4.2L每分钟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spo2 正常值96%-100 颅内压超过15mm称为颅内压增高
一般24h尿量<400ml或每h尿量<12ml称为少尿24h尿量<100ml或12h无尿称无尿 溶血是时尿液呈浓茶色或酱油色
肝功能监测
黄疸是肝功能损害时的主要表现 常出现较早
学气功胆红素的正常值为1.71-17.1μmol/L 血清转氨酶正常值是0-40IU/L 凝血酶原时间正常时12-14s 血清胆碱酯酶正常值是3000-8000U/L
动脉血氧分压(Pa02)正常值范围:80—100mmHg意义:衡量有无缺氧及缺氧的程度;诊断呼吸衰竭;诊断酸碱失衡的间接指标90—60mmHg轻度缺氧60—40中度缺氧40—20重度缺氧 动脉血氧饱和度(Sa02)正常值范围:Sa02为96%—100%.
动脉血氧含量正常值16-20ml/dl 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35-45mmhg 二氧化碳总量28-35mmol/l 动脉血酸碱值(PH)
正常值范围:7.35-7.45(平均7.40) PH>7.45碱中毒(碱血症); PH<7.35酸中毒(酸血症 缓冲碱BB正常值41mmol/L 剩余碱±3mmol/L
第五章 心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Z6S2L1选5简答4
心血管疾病是心搏骤停最常见最重要的原因 其中以冠心病最为常见。Brugada是导致青壮年猝死的主要原因 主要表现临床上以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的症状最为明显1意识突然丧失,昏迷2颈动脉搏动消失3呼吸断续 成叹息样 后即停止 多发生在心搏骤停30s内4心音消失5双侧瞳孔散大6血压测不出7大小便失禁 意识丧失和大动脉搏动消失这两个征象存在,心脏骤停的诊断即可成立
CPR是抢救生命最基本的医疗技术和方法,包括开放气道、人工通气、胸外按压、电除颤以及药物治疗等,目的是使患者恢复自主循环和自主呼吸
*畅通呼吸道的方法1仰头举颏法2仰头抬颈法3托颏法
CPR的有效指标:1瞳孔:由大变小;2面色:由发绀转红润;3颈动脉搏动:恢复;4神志:有眼球活动,睫毛反射与对光反射出现,甚至手脚开始抽动,肌张力增加;5:自主呼吸恢复
第六章 休克Z5S2填2判2 名3
*休克是机体在各种有害因素侵袭下引起的以有效循环血量骤减,导致组织灌注不足,细胞代谢紊乱、受损,微循环障碍为特点的病理过程。典型临表:神智障碍 皮肤苍白、湿冷 血压下降-最常见
休克的急救护理 *救护原则1畅通气道2补充血容量3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4积极处理原发病5纠正酸碱平衡失调6DIC的防止7激素和其他药物的应用8防止并发症
思考题 休克的紧急处理1体位 尽可能少搬动 平卧或中凹位 2畅通呼吸道 头偏向一侧3视患者情况保暖或降温4必要的初步治疗5监测心率 呼吸 神智改变并记录6注意运送的方式7病情交接要清楚
院内救护时注意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的护理 应从低浓度慢滴开始每5-10分钟监测一次血压,严格防止液体外溢,以免造成局部组织坏死。长期输液患者每24H更换输液管,保护血管。
第七章 战创伤Z4S2L1选4判3
救护原则 保存生命第一 恢复功能第二 顾全解剖完整性第三 1先抢后救2全面验伤,科学分类,分级救护的原则3接续性监护与医疗后送的原则4早期清创 延期缝合的原则5先重后轻,防治结合的原则6整体治疗的原则 多发伤是指机体在单一机械致伤因素作用下,同时或相继遭受两个以上的解剖部位或脏器的创伤
多发伤院前救护1立即脱离危险环境2保证呼吸道通畅3及时止血 防治休克发生或加重4伤口处理5防止附加损伤
第八章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6’ Z4S1L1填2 判1 名解3
*MODS是机体遭受严重的创伤、休克、感染、手术等急性损害24h后,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器官或系统同时存在或序贯发生功能障碍或衰竭,不能维持自身的生理功能,从而影响全身内环境稳定的临床综合征群。 *MODS病程大约14-21天,经历休克,复苏,高分解代谢状态和器官衰竭四个阶段
防治:1早期复苏,防止缺血=再灌注损伤 2防治病因 控制感染 及时消除炎性介质3维持有效循环血量 支持心脏有效的泵功能4呼吸支持5肾功能支持 少尿期限制入水量 防高钾 多尿期 补钾 恢复期加强营养6肝功能支持 避免肝损伤药物的应用7营养和代谢支持8胃肠功能衰竭的防治9DIC的防治10中医药支持 SIRS由感染或非感染因素的打击所致的持续高代谢、高动力循环状态以及过度炎症反应的综合征
SIRS的临表:1体温>38或<36 2心率>90次/分3呼吸频率>20/分4外周血白细胞计数>12×10的9/L
第九章 理化因素急症患者的护理22’z15s5L2选4填1名解3简答4案例10
1、中毒指接触人体或进入人体的化学物质,在效应部位积累到一定量,产生组织和器官损害引起全身疾病L *多数读物经代谢后毒性降低 但也有少数毒物经代谢后毒性反而增加 --判断题
中毒临表:1 皮肤黏膜 灼伤、潮红、发绀、黄疸等2眼症状 瞳孔扩大、缩小、视神经炎等3神经系统症状 昏迷 谵妄 惊厥等 4 呼吸系统 呼出特殊气味气体 呼吸加快5循环系统症状心律失常 心搏骤停6泌尿系统 肾小管堵塞 7血液系统 贫血性贫血等L
**中毒的急救黄金规则 1立即终止接触毒物2迅速处理中毒时最危及生命的问题3查明化学物质的毒性 判断病情 分析有效解毒剂 4特殊处理促进毒物从体内排出5对症处理
中毒紧急措施:1立即终止接触毒物.2迅速处理危及生命的问题3清除胃肠道尚未吸收的毒物4促进已吸收毒物的排出5特殊解毒剂的应用6对症治疗
常用特异性解毒剂 阿托品-毛果云香碱 新斯的明 毒扁豆碱
美蓝,亚甲蓝-小计量治疗亚硝酸盐及苯胺中毒引起的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较大剂量治疗氰化物中毒 琉基丙醇-砷 汞 猛 依地酸二钠-洋地黄 高钙血症 *急性中毒的护理措施:1迅速恢复与维持基本生命体征2留取标本做毒物鉴定3加强观察和监护呼吸脉搏血压排泄物等4备好解毒药物4生活和心理护理 口腔护理 心理支持
*有机磷农药中毒 临表:经皮肤吸收中毒 一般在2-6h后发病 口服5-10分钟 1毒-碱样症状 出现最早,平滑肌痉挛和腺体分泌增加2烟碱样症状 胸部压迫感 肌束震颤3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头痛,头晕,乏力,呼吸系统衰竭4局部损坏 如皮炎5其他中间综合症6中毒后反跳7迟发性脑病
**有机磷农药中毒紧急措施:1迅速清除毒物,撤离现场,脱去污染衣物,清洗2催吐,洗胃和导泻 口服中毒者用清水,2%碳酸氢钠溶液或1:5000高锰酸钾溶液反复洗胃,再导泻3尽早给予解毒剂4对症治疗 主要死亡原因是呼吸衰竭 因此要注意维持正常呼吸为重点
*阿托品临床表现 1瞳孔较之前扩大2颜面潮红3口干及皮肤干燥4心率加快5肺内湿罗音消失*阿托品中毒表现:谵妄,躁动,幻觉,昏迷,皮肤紫红,干燥,瞳孔极度扩大,高温,心动过速 对抗只能用毛果芸香碱,不能用新斯的明
**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护理措施1常规护理①迅速撤离中毒环境②未明确原因时用清水洗胃③迅速建立静脉通道一边抢救用药④保持呼吸道通畅 平卧 头偏向一侧⑤神志清醒后的一至两天暂停饮水进食 防治病情反跳⑥做好口腔护理⑦及时详细做好护理记录⑧心理指导2病情观察①生命体征②神智变化③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④防止反跳和猝死的发生⑤高热的护理
反跳和猝死一般发生在中毒后的2-7天,严密观察先兆症状:胸闷 流氵延 吞咽困难等
急性CO中毒临表:轻度:不同程度的头痛、头晕、恶心呕吐 中度:口唇黏膜樱桃红色、嗜睡、意识模糊 重度:昏迷、心律失常。严重者呼吸循环衰竭 抢救苏醒后2-60天可出现迟发性脑病
紧急措施1现场抢救 开窗通风 转移至通风处2氧疗 最有效3机械通气4防治脑水肿5促进脑细胞代谢6对症治疗 防治感染;护理措施:1氧气吸入2保持呼吸道通畅 必要时气管插管3严密观察4心理教育 强酸中毒不同颜色的痂:硫酸—黑色;硝酸—黄色;盐酸—灰棕色;冰醋酸或草酸—白色 禁忌:催吐;胃管洗胃;口服碳酸氢钠,以免造成消化道穿孔或胀气
中暑指人体处于热环境中,体温调节中枢发生障碍,突然发生高热、皮肤干燥、无汗及意识丧失或惊觉等临床表现的一种急性疾病,又称急性致热疾患
病情评估Z1、先兆中暑:头昏乏力、注意力不集中、眼花耳鸣、胸闷心悸恶心大汗肢体发麻、体温正常或略升高;2、轻度中暑:先兆症状+T>38,面色潮红或苍白、胸闷、心率快、恶心、呕吐、大汗、表情淡漠或躁动不安、皮肤湿冷、脉搏细速、血压下降;3、重度中暑:同时伴有高热,四肢肌肉、腹肌、甚至肠平滑肌发生痉挛、昏厥、昏迷等。可分为:①中暑高热即热射病:典表-高热无汗昏迷②中暑痉挛即热痉挛-典表腹壁剧痛肢体痛③中暑衰竭即热衰竭:典表-大汗淋漓突然晕厥口渴皮肤湿冷 重度中暑救护原则:迅速降温(关键)、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积极防治循环衰竭、休克和并发症
淹溺是指人淹没于水或其他液体中,呼吸道被水、污泥和杂草等堵塞,引起换气功能功能障碍,反射性喉头痉挛导致窒息与缺氧,严重者可导致呼吸心跳停止而死亡。
淡水淹溺机制:低渗性液体使红细胞肿胀破裂发生溶血,细胞破裂大量K+喝血红蛋白进入血浆,造成高钾血症和血红蛋白血症。过量血红蛋白堵塞肾小管引起急性肾衰竭,高血钾可使心脏骤停—室颤 心脏停搏 急性肾功衰 急性肺水肿 海水淹溺机制:高深夜体进入肺泡可减少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使循环中的液体进入肺内,引起肺水肿和低氧血症,严重者可死于心力衰竭,另外可有高钠血症高钙血症,血液浓缩血容量下降等。
淹溺救护原则:1迅速救患者出水2清理呼吸道3倒水处理(膝顶法 肩顶法 抱腹法)4进行心肺复苏5依据患者情况输注液体6其他护理 防治感染等
心室颤动是低电压电击后最常见的表现,也是伤者致死的主要原因。盐酸肾上腺素是触电导致心脏骤停心肺复苏时的首选药物
第十章 常见急危重症的救护Z4S1 选1 简答4
急危重症的急救原则A 体位: 仰卧、侧卧或端坐位B 开放气道: 保持呼吸道畅通
C 有效吸氧: 鼻导管或面罩D 建立静脉通路: 应通畅可靠E 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失衡: 酌情静脉输液 超高热危象紧急处理原则——积极治疗原发病 降温(38.5℃)物理降温药物降温 冬眠降温血液净化治疗降温并发症的处理
急救护理 1超高热危象的早期发现2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加3强基础护理 高血压危象治疗原则 迅速降低血压 对症治疗 病因治疗
急救护理 1严密观察血压,建立静脉通道2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3提供保护性措施4避免诱发因素5严密观察病情
高血糖危象急救护理:1休息2控制饮食3皮肤护理4合理应用抗生素5严密监测血糖6注意尿量、尿酮体 甲状腺危象紧急处理:1降低甲状腺激素的水平2降低周围组织对甲状腺素反应3糖皮质激素的应用4尽快采取降温措施
护理重点:1严密观察病情2降温3做好安全防护4支持疗法5饮食护理6作好抢救准备
重症肌无力危象紧急处理:1维持呼吸2不同危象的特殊处理 肌无力危象:应用胆碱酯酶抑制剂 胆碱能危象:停用抗胆碱酯酶药物 反拗性危象:停用一切药物3维持水电解质平衡4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应用 护理重点:绝对卧床休息 保持呼吸道通畅 加强营养 预防感染 心理护理
第十一章 危重症患者的营养支持 Z5选3 填2 P252 营养支持包括肠外营养、肠内营养或两种途径共用
第十二章 救护技术Z13 S2选5填1 判断1 简答4*2
呼吸道异物梗阻抢救:咳嗽法 腹部手拳冲击法 上腹部倾轧椅背法
*气管插管术的适应症:1呼吸衰竭、呼吸肌麻痹、呼吸抑制及自主呼吸骤停,需紧急建立人工气道进行机械通气者2各种原因导致的呼吸道梗阻3咳嗽反射减弱,不能有效清除气道分泌物或胃内容物反流有误吸可能者4手术麻醉需要
*气管插管禁忌症-气管切开的适应证:1喉头水肿、喉头粘膜下血肿、急性喉炎、插管创伤引起的严重出血等2颈椎骨折、脱位3咽喉部烧灼伤、肿瘤或异物存在者4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所致呼吸困难5主动脉瘤压迫气管或侵犯气管壁。
成年男性一般选择内径7.5-8mm气管导管 成女7-7.5mm
*过程:仰卧位(口咽气管处于轴线 肩背部垫一小枕)—喉镜置入(鄂垂暴露声门的第一标志 会厌第二)—导管插入气管— 插管成功的依据(两侧呼吸音对称)—固定、套囊充气—试吸 咽插管、呼吸机、止血、血液透析见书
呼吸机:
通气模式:1间歇正压通气IPPV:也称机械控制通气CMV,无自主呼吸患者;2、持续气道正压CPAP:有自主呼吸患者;3、间歇指令通气IMV和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主要用于脱机前的训练和过渡,也可用于一般常规通气。IMV可出现人机对抗已不常用,SIMV万能模式;4、呼气末正压PEEP:使肺泡呼气末仍保持膨胀,减少气道闭合,增加功能殘气量,改善氧合,主要用于ARDS患者;5、指令每分钟通气MMV;6、压力支持通气PSV;用于自主呼吸能力不足,但神经调节无明显异常的患者;7、容量支持通气VSV:用于自主呼吸存在但不健全;脱机前的准备;8、压力调节容量控制PRVC;9、双向或双水平正压通气BiPVP
呼吸机使用目的:1维持适当的通气量,使肺泡通气量满足机体需要;2改善换气功能,维持有效的的气体交换;3减少呼吸肌的做功;4预防性机械通气,用于开胸术后或败血症、休克、严重创伤情况下预防呼吸衰竭的治疗;5肺内雾化吸入治疗
适应症:1各种原因所致心肺脑复苏2胸、肺部疾病3神经—肌肉系统疾病4中毒所致的呼吸抑制5胸部外伤出现用一般方法无法纠正的低氧血症6循环系统疾病
禁忌症:1严重肺大疱和未经引流的气胸2大咯血气道未畅通前3低血容量性休克患者血容量未补足前,但已造成呼吸功能障碍,低氧血症已危及患者生命时应及时使用机械通气,同时尽快补充血容量4心肌梗死。当伴有严重低氧血症时应使用呼吸机治疗5支气管胸膜瘘6肺组织无功能
外伤止血、包扎、固定、搬运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