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20届高三高考(人教版)地理一轮复习: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020届高三高考(人教版)地理一轮复习: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一、选择题
(2018·台州选考)读“五大湖区冰原覆盖范围变化示意图”,完成1~2题。
1.图示区域,该时段的气候特点是( ) A.气候趋向干燥 C.变暖速度趋缓
B.干湿交替变化 D.比近现代寒冷
2.近现代,图示区域主要自然带是( ) A.温带草原带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答案 1.D 2.B
树木年轮是气候变化的历史证据。读“某地树木年轮示意图”,完成3~4题。
B.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D.亚寒带针叶林带
3.图中反映了该地近些年气候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寒冷—温暖—寒冷交替变化
1 / 5
2020届高三高考(人教版)地理一轮复习: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B.温暖—寒冷—温暖交替变化 C.暖湿—暖干—暖湿交替变化 D.湿冷—干冷—湿冷交替变化
4.引起其气候周期性变化的自然因素最可能是( ) A.人类大量排放二氧化碳 C.太阳活动的周期变化 答案 3.B 4.C
北极冰融是近年来最引人注目的气候变化现象之一。白色冰面融化变成颜色相对较暗的海水,被称为“北极变暗”现象。21世纪以来,北极的气温变化是全球平均水平的2倍,被称为“北极放大”现象。读图,完成5~6题。
B.黄赤交角的变化 D.人类不断破坏森林
5.图示期间北极年海冰面积( ) A.逐年减少
B.与年平均CO2浓度大体呈正相关 C.减少速度不断加快
D.与年平均CO2浓度大体呈负相关
6.“北极放大”现象的原因,最可能是海冰的减少导致北极地区( ) A.海洋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增强 B.海洋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增强 C.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增加 D.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减弱 答案 5.D 6.A
(2018·浙江省七彩联盟试题)下图为“欧洲东部第四纪冰川界线变化示意图”。完成7~8题。
2 / 5
2020届高三高考(人教版)地理一轮复习: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7.图示冰期中,气温最低的时期是( ) A.冰期ⅠB.冰期ⅡC.冰期ⅢD.冰期Ⅳ 8.与现在相比,第四纪冰期Ⅲ时期( ) A.温带自然带北界偏南 C.全球陆地总面积更大 答案 7.D 8.C
(2018·丽水十二校联考)地球的气候一直在变,目前全球变暖已经对许多自然系统产生了影响,进而影响农业生产。据此完成9~11题。 9.全球气候变暖可能导致( )
①东北黑土的有机质含量减少 ②沿海农田土壤盐碱化加重 ③中国冬小麦分布的北界南移 ④各地农作物生长期都延长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0.下列应对全球变暖的农业生产措施中,不可行的是( ) A.调整农业种植制度 C.革新农业生产技术
B.改良培育作物品种 D.扩大粮食种植面积 B.山地雪线上升 D.全球降水增加
11.全球气候变暖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可能有( )
①扰乱人体的新陈代谢 ②皮肤癌患者增多 ③传染病患者增多 ④白内障患者增多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答案 9.A 10.D 11.C
北半球平均气温高于南半球。下图是“近千年全球气温变化(以900年为基准)模拟结果图”。读图,回答12~13题。
3 / 5
2020届高三高考(人教版)地理一轮复习: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2.1800年以来北极海冰变化特点及成因分别是( ) A.海冰面积变大;气候变暖 B.海冰面积变小;气候变暖 C.海冰面积变大;气候变冷 D.海冰面积变小;气候变冷
13.20世纪50年代以来,南北半球气温变化情况是( ) A.南北半球温差在逐年缩小 B.北半球变暖,南半球变冷 C.南半球变暖比北半球剧烈 D.北半球变暖比南半球剧烈 答案 12.B 13.D 二、非选择题
14.读“北冰洋冰面范围变化(含预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北冰洋冰面这种变化趋势对沿海地区可能带来的危害有哪些?
4 / 5
2020届高三高考(人教版)地理一轮复习: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北冰洋冰面这种变化趋势却有利于缩减北美和欧亚大陆东西岸航运的时间和成本,为什么?
答案 (1)部分沿海地区被淹没;地下水位升高,导致土壤盐渍化,影响农业生产;港口设备和海岸建筑物被损坏,影响航运;沿海水产业会受到影响。
(2)开拓北冰洋航线,缩短北美和欧亚大陆东西岸航程。
15.美国宇航局戈达德太空研究所的科学家表示,2016年上半年是有记录以来最暖的半年。阿德利企鹅、南极企鹅与巴布亚企鹅对于环境变化最为敏感,它们的数量正在逐步减少。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材料所反映的是全球大气环境的什么问题? (2)该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该问题对全球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造成的影响,除材料中显示的内容外,还有哪些方面? 答案 (1)全球气候变暖问题。
(2)人为排放大量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人类大量地毁坏森林植被。
(3)引起积温变化,影响农业生产;引起降水和干湿状况的变化,导致旱涝灾害的频率和强度增加;加剧水资源的不稳定性和供需矛盾;引起海平面上升。
5 / 5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