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3.12ok学前教育研究方法
1
一、判断题1对;0错
判断正误:判断下列假设的性质1-3
1、 外来媳妇家庭的0-3岁幼儿与祖辈的同住率比本地媳妇家庭低(预测性假设) 2、 儿童创造意识与创造能力有关(相关性假设)
“图文夹”式的阅读材料对提高幼儿文本阅读能力起作用(因果性假设)
1、幼儿教师只要做好本职的教育教学工作就可以了,没有必要搞教育研究(错) 2、只要掌握了基本的方法,幼儿教师也能够进行教育研究(对)
3、“怎样帮助雯雯小朋友克服胆怯心理?”是一个很好的研究课题(错)
4、研究假设是研究者期望得出的结论,合理的研究假设可以保证课题研究围绕核心展开。(对) 1. 个案研究的对象是个体,但要能代表某一类个体。1 2. CNKI是我国目前最大的电子图书馆。1
3. 一个人的文章如果被同行广泛引用,那他就是这个领域的重要作者。1 4. 合理的选题是课题研究成功的关键。1
5. 常用的三大搜索引擎中,Google适合搜索英文资料,百度适合搜索中文资.1 6. 撰写研究报告一般不适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1 7. 只要掌握了基本的方法,幼儿教师也能够进行教育研究。1 8. 非参与性观察就是旁观。1
9. “如何培养小班幼儿能用色彩表现的研究”不是一个好的课题研究题目。1 10. 书目、索引属于二级文献。1
11. “农村3岁幼儿入园率比城市低”是相关性假设。0 12. 行动研究是教师的研究方式,也应成为教师的生活方式。1
13. 行动研究如其说是一种研究方法,不如说是一种研究方式。因为好的行动研究要运用多种研究方法。1
14. “节奏乐在主题活动中的实践研究”是一个好的课题研究题目0
15. 行动研究的第一步是明确问题,包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问题结构化。1 16. 教育实验无法完全控制无关变量,只能控制主要变量。1 1.工作中的问题可以转化为科研课题,所以问题与课题是一回事。0 2. “幼儿自理能力发展与家长教养方式有关”是相关性假设。1 3.调查研究中最常用的三种方法为文卷法、访谈法和自然观察法。1
2
17. 参与性观察越多越好。0
18.问卷上的填表说明是给调查人员看的。0 18. 编写问卷题是问卷设计的第一步。0
19.研究方法的选择受制于研究目的,也受研究内容的影响。 二、填空题:
1. 研究假设分为( )和( )两种类型:倾向性假设 非倾向性假设
2. “幼儿探索型主题活动中教师支持行为的研究”这一课题核心概念有两个:( )和( )。:探索型主体活动 教师支持行为
3. 调查研究中抽样的方式包括随即抽样、()和分类抽样等等。等距抽样 4. 访谈结束后要()整理记录。及时
5. 教育实验的类型分为()实验、等组实验、轮组实验和固定组实验。单组 6. 实验设计质量的优劣通常由()来衡量。实验效度
7. 按研究目标分,主要分为( )研究课题、应用性研究课题及( )研究课题三种。基础性理论 开放性研究
8. 二级文献主要形式有()、题录、索引、摘要等。书目 9. 选择个案研究对象,应根据自己的()来决定。研究目的
10. 问卷题有三种类型,即封闭式问题、开放式问题和()半开放半封闭式问题 11. 研究假设的形成有2种思路,即()和归纳。演绎
12. 个案研究要做好记录。个案记录要求只记事实,不加()。评论 13. 调查报告包括题目、()、正文、总结和附录五部分。前言 14. 收集研究个案资料的方法有观察、测验、()、生理检查等。谈话 15. 手工检索文献主要包括查阅()、工具书、报刊和专著。目录索引 16. 定性观察的记录方法有实况祥录法,()和日记描述法。轶事记录法
17. ( )作为一种主要情报源和信息源,是进行教育科学研究的重要部分。文献 18. 频数计数法是在观察记录中对确定的行为发生的( )进行计数的方法。频率
3
19. 研究报告一般包括题目、()、研究背景、研究方法、研究结果、讨论与思考、参考文献、附录等等。摘要
20. 实验计划是研究者对一项教育实验研究的整体设计,包括确定课题,提出假设,()选择样本,确定实验的组织形式和具体方法,分析资料的方法及这个研究的进程和策略。确定变量
1. 按研究方法分,课题主要可分为调查研究课题、()、理论研究(思辨)课题、()及典型的个案研究等几种。 实验研究课题 行动研究课题
21. 调查研究中抽样的方式包括随即抽样、()和分类抽样等等。等距抽样
22. 根据文献资料的性质、内容的加工方式及用途的不同,文献分为()、二级文献和三级文献。一级文献
2. 常用的搜索引擎是Google、( )和Yahoo. 百度
3. 依据抽样的方法,抽样调查分为随机抽样调查和( )。重点调查 23. 依据调查范围大小、事项多寡,调查研究可分为综合调查和()。专题调查 24. 访谈者要详细记录访谈内容,保持访谈对象的原话而不要()。任意诠释 25. 与调查研究相比,教育实验研究具有主动变革性、控制性和()的特点。因果性
26. 确定研究问题包括课题研究题目的( )和题目中所涉及的核( )界定。确切表述 核心概念
27. 三级文献的主要形式有动态综述、年鉴、辞典和()等。手册 1. 个案追踪法要以相同的对象做长期的研究,一般在()以上。一年 2. 专题性个案研究具有()、开掘深、效果好的特点。课题(题目)小 3.依据调查对象选择的范围,调查研究分为()和抽样调查。普遍调查 4.问卷一般包括三个部分,调查说明、()和问卷主体。填表说明 5.()法是以特定的行为或事件的发生为取样标准的方法。事件取样法 6. 实验研究中控制无关变量的方法有消除、平衡和()。抵消 7. 研究报告的题目应简明,反映主要的(),可加副标题。主要问题 8. 教育实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揭示教育现象之间的()关系。因果 9.按访谈时双方的接触方式,分为()和间接访谈。直接访谈
10频数计数法是在观察记录中对确定的行为发生的( )进行计数的方法。频率
4
28. 研究报告是以书面形式呈现研究的(),梳理、总结研究的结果。过程 11. 研究报告的类型有文献综述、()、教育实验报告等等。调查报告 29. 教育实验不是严格的科学实验,往往被称为()。准实验
12.定性研究包括文献研究、()和行动研究等;定量研究包括实验研究、()等。个案研究 调查研究
13.在互联网发达的地区,()是文献检索的首选。网络检索
14.教育研究从一般方法论角度分,可以分为( )和( )两大类。定性研究 定量研究 15.课题研究的题目是课题最集中的表现,应准确、简明和醒目,尽可能体现() 、研究范畴和() ,一般不超过()个字。对象 方法 25
1、设计研究方案就是对课题研究整个程序作具体的规划,其重点是对整个研究活动的(目标)、(内容)、(方法)、(实施程序)和预期效果作出比较详细的计划。
2、科研课题的题目是课题最集中的表现,应(准确)、(简明)和醒目,尽可能体现(研究对象)、研究范畴和(研究方法),一般不超过(25个字)。
3‘研究从一般方法论角度分,可以分为(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两大类 4、研究包括经验总结、(叙事研究)、(个案研究)、(文献研究)等。定量研究包括教育调查、教育
实验等。
5、设计研究方案就是对课题研究整个程序作具体的规划,其重点是对整个研究活动的(目标)、(内容)、(方法)、(实施程序)和预期效果作出比较详细的计划。
1、 教育科研课题的题目是课题最集中的表现,应(准确)、(简明)和醒目,尽可能体现(研究对
象)、研究范畴和(研究方法),一般不超过(25个字)。
2、 教育研究从一般方法论角度分,可以分为(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两大类 3、 定性研究包括经验总结、(叙事研究)、(个案研究)、(文献研究)等。定量研究包括教育调查、
教育实验等。
1、设计研究方案就是对课题研究整个程序作具体的规划,其重点是对整个研究活动的(目标)、(内容)、(方法)、(实施程序)和预期效果作出比较详细的计划。
2、教育研究从一般方法论角度分,可以分为(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两大类
3.定性研究包括经验总结、(叙事研究)、(个案研究)、(文献研究)等
4.按组织方式可以把教育实验分为(单组)实验、(等组)实验(轮组)实验和固定组实验。 1、研究报告的一般结构包括:(题目)、(摘要)、(关键词)、(研究背景-问题的提出)、(研究思路)、(研究结果)、讨论与思考、(参考文献)、附录。
2、研究报告评价的一般方法大体分为(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两种。定性评价主要是按(评定标准)对成果作出评语式的鉴定。
三、名词解释:
1、 教育实验法-教育实验法是我们根据预设的研究目的,运用一定的人为手段,主动控制或者变更
某些条件,然后观测与此相随的教育现象的变化,从而验证条件和现象之间因果联系的一种研究方法。
2、 内在效度-内在效度又称内部效度,是指实验结果是否真实地反映了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关系。 1. 实验研究:是我们根据预设的研究目的,运用一定的人为手段,主动控制或者变更某些条件,然后观测与此相随的教育现象的变化,从而验证条件和现象之间因果联系的一种研究方法。 2. 抽样调查:指从调查对象总体中抽选一部分有代表性的对象作为样本进行调查。
3. 专题调查:指仅就某一地区教育的某一方面问题进行的调查。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