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6份试卷合集】太原市名校2018-2019学年高考化学五模考试卷
下列关于该高分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芳纶纤维可用作航天、航空、国防等高科技领域的重要基础材料 B.完全水解产物的单个分子中,含有官能团一COOH或一NH2 C.氢键对该高分子的性能有影响
D.结构简式为
【答案】D 【解析】 【详解】
A.由于芳纶纤的拉伸强度比钢丝还高,分子之间氢键的存在,增加了分子之间的吸引力,使物质更致密,防护功能更高,A正确;
B.根据物质的分子结构可知,该化合物是由生,
的官能团是氨基(-NH2),
、
发生缩聚反应产
的官能团是羧基(-COOH),B正确;
C.氢键的存在增加了分子之间的吸引力,影响了物质的物理性质,如溶解性、物质的熔沸点,C正确; D.根据物质的结构可知其结构简式为故合理选项是D。
7.下列有关仪器的使用方法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洗净的锥形瓶和容量瓶可以放进烘箱中烘干
B.蒸发时将蒸发皿放置在铁架台的铁圈上,并加垫石棉网加热 C.使用CCl4萃取溴水中的溴时,振荡后需打开活塞使漏斗内气体放出 D.酸碱中和滴定过程中,眼睛必须注视滴定管刻度的变化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锥形瓶和容量瓶内有水对实验无影响,不需要烘干,故A错误;
B.蒸发时将蒸发皿放置在铁架台的铁圈上,可以直接加热,不需要加垫石棉网,故B错误;
C.使用CCl4萃取溴水中的溴时,振荡后需打开活塞使漏斗内气体放出,防止分液漏斗内压强过大引起危险,故C正确;
D.酸碱中和滴定过程中,眼睛必须注视锥形瓶中溶液颜色变化,以便及时判断滴定终点,故D错误; 故选C。
,D错误;
8.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化学反应属于阴影3区域的是
A.2HClOB.NH4HCO3
2HCl+O2↑
NH3↑+H2O+CO2↑
C.4Fe(OH)2+O2+2H2O=4Fe(OH)3 D.Fe2O3+3CO【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图得出阴影3为氧化还原反应,但不是置换反应、化合反应、分解反应。 【详解】 A. 2HClOB. NH4HCO3
2HCl+O2↑,有化合价升降,是氧化还原反应,但是分解反应,故A不符合题意; NH3↑+H2O+CO2↑,没有化合价升降,故B不符合题意;
2Fe+3CO2
C. 4Fe(OH)2+O2+2H2O===4Fe(OH)3,有化合价升降,是氧化还原反应,但是化合反应,故C不符合题意; D. Fe2O3+3CO故D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答案为D。
9.X、Y 、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其中Z的最外层电子数与X的核外电子总数相等。X、Z、W形成的一种化合物结构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非金属性:X>Y>Z B.简单离子半径:Y C.工业上常通过电解W与Z形成的化合物制备W单质 D.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X ,该物质常用于制备纳米材料以及工业催化剂。 2Fe+3CO2,有化合价升降,是氧化还原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化合反应、分解反应, 由化合物结构式可知X可以形成四个共价键,所以X为碳或硅,Z的最外层电子数与X的核外电子总数相等,所以Z为氧,X为碳,Y介于碳与氧之间,只能为氮,W显正二价,则W只能为镁。 【详解】 A.同周期元素随原子序数递增,非金属性逐渐增强,所以元素非金属性:O>N>C,即Z>Y>X,故A项错误; B.核外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核外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越小,半径越大,所以简单离子半径N3->O2->Mg2+,故B项错误; C.MgO熔点高,工业上常通过电解氯化镁制得单质镁,故C错误; D.非金属性越强,简单气态氢化物越稳定,所以CH4 10.下列物质的水溶液因水解而呈碱性的是( ) A.NH3 【答案】D 【解析】 【详解】 A.NH3溶于水后电离产生OH-而使溶液呈碱性,与水解无关,选项A错误; B.NH4Cl中NH4+水解溶液呈酸性,选项B错误; C.KOH溶于水后电离产生OH-而使溶液呈碱性,与水解无关,选项C错误; D.由于ClO-水解产生OH-,使NaClO溶液呈碱性,选项D正确。 答案选D。 11.扑热息痛的结构如图所示A.分子式为C8H10NO2 B.扑热息痛易溶于水 C.能与Na2CO3溶液反应,但不能与NaHCO3溶液反应 D.属于芳香烃 【答案】C 【解析】 【详解】 A.分子式为C8H9NO2,故A错误; B.含酚-OH、-CONH-,该有机物不溶于水,故B错误; C.含酚-OH,能与Na2CO3溶液反应,但不能与NaHCO3溶液反应,故C正确; D.含O、N等元素,不是芳香烃,故D错误; ,下列关于扑热息痛的描述正确的是 B.NH4Cl C.KOH D.NaClO 故选C。 12.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A.铝粉投入到NaOH溶液中:2Al+2H2O+2OH-=2AlO2-+3H2↑ B.Al(OH)3溶于NaOH溶液中:Al(OH)3 +OH-=AlO2- +2H2O C.碳酸氢钠水解: HCO3-+H2O OH-+CO2↑+H2O D.FeCl2溶液中通入Cl2:2Fe2++Cl2 =2Fe3++2Cl- 【答案】C 【解析】 【详解】 A.铝粉投入到NaOH溶液中,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l+2H2O+2OH-=2AlO2-+3H2↑,A正确; B.Al(OH)3溶于NaOH溶液中,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OH)3 +OH-=AlO2-+2H2O,B正确; C.碳酸氢钠水解生成碳酸和氢氧根离子,溶液显示碱性,盐水解程度是微弱的,存在水解平衡,正确的水解方程式为:HCO3-+H2O OH-+H2CO3,C错误; D.FeCl2溶液中通入Cl2,离子方程式为: 2Fe2++Cl2 =2Fe3++2Cl,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C。 13.下列实验对应的现象及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实验操作 项 将SO2通入BaCl2溶液,然后滴入氯水 先有白色沉淀,滴加氯水后沉 向鸡蛋清溶液中滴加饱和Na2SO4溶液,然后加入蒸馏水,振荡 向酸性KMnO4和H2C2O4的混合液中加入一小块MnSO4固体 淀不溶解 有白色浑浊出现,加入蒸馏水蛋白质变性是不可逆的 后不溶解 生成气体的速率加快,溶液迅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速褪色 得到黑色蓬松的固体,并产生D 将浓硫酸滴入蔗糖中,并搅拌 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A.A 【答案】C 【解析】 B.B C.C D.D 吸水性和脱水性 该过程中,浓硫酸仅体现了先生成BaSO3沉淀,后被氧化成BaSO4 现象 结论 A B C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