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金属学与热处理填空-选择-判断
7.纯铁在912℃以下的晶格类型是
A.密排六方晶格 B 面心立方晶格 C 体心立方晶格 D.简单立方晶格
8.三次渗碳体是从
A.钢液中析出的 B.铁素体中析出的 C 奥氏体中析出的 D.珠光体中析出的
9.二次渗碳体是从
A.钢液中析出的 B 铁素体中析出的 C 奥氏体中析出的 D.莱氏体中析出的
10.在下述钢铁中,切削性能较好的是
A.工业纯铁 B. 45 C.白口铁 D.T12A
第五章 金属及合金的塑性变形
(一)填空题
1) 硬位向是指 ,其含义是
2) 从刃型位错的结构模型分析,滑移的实质是
3) 由于位错的 性质,所以金属才能产生滑移变形,而使其实际强度值大大的低于理论强度值。
4) 加工硬化现象是指 ,加工硬化的结果使金属对塑性变形的抗力 ,造成加工硬化的根本原因是 。
5) 影响多晶体塑性变形的两个主要因素是 、 。
6) 金属塑性变形的基本方式是 和 ,冷变形后金属的强度 ,塑性 。
7) 常温下使用的金属材料以 晶粒为好,而高温下使用的金属材料以 晶粒为好。
8) 面心立方结构的金属有 滑移系,它们是 。 9) 体心立方结构的金属有 滑移系,它们是 。 10) 密排六方结构的金属有 滑移系,它们是 。
11) 单晶体金属的塑性变形都是 作用下发生的,常沿着晶体中 和 发生。
12) 金属经冷塑性变形后,其组织和性能会发生变化,如 、 、 、 等等。
13) 拉伸变形时,晶体转动的方向是 转到 。 14) 位错密度的定义是 ,单位为 。
15) 晶体的理论屈服强度约为实际屈服强度的 倍。
16) 内应力是指 ,它分为 、 、 、
9
三种。
17) 滑移系是指 ,面心立方晶格的滑移面为 ,滑移系方向为 ,构成 个滑移系。
(二)判断题
1) 金属在均匀塑性变形时,若外力与滑移面相平行,则意味着不可能进行塑性变形。
2) 在体心立方晶格中,滑移面为{111}×6,滑移方向为〈110〉×2,所以其滑移系有12个
3) 滑移变形不会引起晶体结构的变化。
4) 因为体心立方与面心立方晶格具有相同的滑移系数目,所以它们的塑性变形能力也相同。 ( )
5) 在晶体中,原子排列最密集的晶面间的距离最小,所以滑移最困难。 ( )
6) 孪生变形所需要的切应力要比滑移变形所需要的切应力小得多。 ( )
7) 金属的加工硬化是指金属冷塑性变形后强度和塑性提高的现象。 ( )
8) 单晶体主要变形的方式是滑移,其次是孪生。 ( ) 9) 细晶粒金属的强度高,塑性也好。 ( )
10) 反复弯折铁丝,铁丝会越来越硬,最后会断裂。 ( )
11) 喷丸处理及表面辊压能显著提高材料的疲劳强度。 ( ) 12) 晶体滑移所需的临界分切应力实测值比理论值小得多。 ( ) 13) 晶界处滑移的阻力最大。 ( )
14) 滑移变形的同时伴随有晶体的转动,因此,随变形度的增加,不仅晶格位向要发生变化,而且晶格类型也要发生变化。 ( )
15) 滑移变形不会引起晶格位向的改变,而孪生变形则要引起晶格位向的改变。 ( )
16) 面心立方晶格一般不会产生孪生变形;密排六方晶格金属因滑移系少,主要以孪生方式产生变形。 ( )
(三)选择题
1) 能使单晶体产生塑性变形的应力,本质上是 ( ) A.正应力 B.切应力 C. 压应力 D. 拉应力 2) 面心立方晶体受力时的滑移方向为( )
A <111> B <110> C <100> D <112>
3) 体心立方与面心立方晶格具有相同的滑移系,但其塑性变形能力是不同的,
10
其原因是面心立方晶格的滑移方向较体心立方晶格的滑移方向( ) A.少 B.多 C 相等 D.有时多有时少 4) 冷变形时,随着变形量的增加,金属中的位错密度( )。
A.增加 B 降低 C无变化 D.先增加后降低 5) 钢的晶粒细化以后可以( )。
A.提高强度 B 提高硬度 C 提高韧性 D.既提高强度硬度,又提高韧性
6) 加工硬化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晶粒破碎细化 B 位错密度增加 C 晶粒择优取向 D.形成纤维组织
第六章 回复与再结晶
(一)填空题
1. 金属再结晶概念的前提是 ,它与重结晶的主要区别是 。
2. 金属的最低再结晶温度是指 ,它与熔点的大致关系是 。
3 钢在常温下的变形加工称 ,铅在常温下的变形加工称 。
4.回复是 ,再结晶是 。
5.临界变形量的定义是 ,通常临界变形量约在 范围内。 6 金属板材深冲压时形成制耳是由于 造成的。
(二)判断题
1.金属的预先变形越大,其开始再结晶的温度越高。 ( )
2.变形金属的再结晶退火温度越高,退火后得到的晶粒越粗大。 ( )
3.金属的热加工是指在室温以上的塑性变形过程。 ( ) 4.金属铸件不能通过再结晶退火来细化晶粒。 ( )
5.再结晶过程是形核和核长大过程,所以再结晶过程也是相变过程。 ( );
6.从金属学的观点看,凡是加热以后的变形为热加工,反之不加热的变形为
冷加工。 ( )
7.在一定范围内增加冷变形金属的变形量,会使再结晶温度下降。 ( )
8.凡是重要的结构零件一般都应进行锻造加工。 ( )
11
9.在冷拔钢丝时,如果总变形量很大,中间需安排几次退火工序。 ( ) 10.从本质上讲,热加工变形不产生加工硬化现象,而冷加工变形会产生加工
硬化现象。这是两者的主要区别。 ( )
(三)选择题
1.变形金属在加热时发生的再结晶过程是一个新晶粒代替旧晶粒的过程,这
种新晶粒的晶型( )。 A.与变形前的金属相同 B与变形后的金属相同 C 与再结晶前的金属相同 D.形成新的晶型
2.金属的再结晶温度是( )
A.一个确定的温度值 B.一个温度范围 C 一个临界点 D.一个最高的温度值
3.为了提高大跨距铜导线的强度,可以采取适当的( )。
A.冷塑变形加去应力退火 B 冷塑变形加再结晶退火 C 热处理强化 D.热加工强化
4 下面制造齿轮的方法中,较为理想的方法是( )。 A.用厚钢板切出圆饼再加工成齿轮 B用粗钢棒切下圆饼再加工成齿轮 C 由圆钢棒热锻成圆饼再加工成齿轮 D.由钢液浇注成圆饼再加工成齿轮
5.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冷加工钨在1 000℃发生再结晶 B 钢的再结晶退火温度为450℃ C 冷加工铅在0℃也会发生再结晶 D.冷加工铝的T再≈0.4Tm=0.4X660℃=264℃
6 下列工艺操作正确的是( ) 。
A.用冷拉强化的弹簧丝绳吊装大型零件淬火加热时入炉和出炉 B 用冷拉强化的弹簧钢丝作沙发弹簧
C 室温可以将保险丝拉成细丝而不采取中间退火
D.铅的铸锭在室温多次轧制成为薄板,中间应进行再结晶退火 7 冷加工金属回复时,位错( )。
A.增加 B.大量消失 C.重排 D 不变
8在相同变形量情况下,高纯金属比工业纯度的金属( )。 A.更易发生再结晶 B.更难发生再结晶 C 更易发生回复 D.更难发生回复
9 在室温下经轧制变形50%的高纯铅的显微组织是( ) 。 A.沿轧制方向伸长的晶粒 B.纤维状晶粒 C 等轴晶粒 D.带状晶粒
12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