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对建筑设计中思考创意分析
对建筑设计中的思考与创意分析
摘 要:历史上所有的建筑创作原则由于缺乏明确的主体研究,以至于最后演变成后现代的极端个人主义风格,导致整体工程的失衡。新的时代主题呼唤新的建筑创作原则,我们把建筑创作服务主体分为三个层次即设计思考,建筑创意,协同技术,本文着重从建设项目位于北京的某两栋金融综合大楼谈起,论述其整体设计-建筑创作的综合技术,在两项工程设计中建筑师为达到整体设计的优秀,在各阶段设计乃至建筑物建造全过程中都充当了创作者和协作者。
关键词:设计思考,建筑创意,协同技术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abstract: the history of all of the architectural creation principle because of the lack of a clear subject, so that eventually evolved into modern extreme is individualistic style, leading to overall project imbalance. the new theme of the times calls new architectural creation principles, we put the architectural creation service main body is divided into three levels: architecture design thinking, creative, collaborative technology, this paper mainly from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is located in one of beijing’s two financial building is mentioned, the overall design of architectural creation - - integrated technology, in two
engineering design in the overall design of the architect to achieve excellent, in various stages of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buildings in the whole process of acted as the creator and collaborators.
key words: design, construction and creative, collaborative technology
设计思考涉及到多学科多方面的知识,建筑设计师要在满足建筑功能需要的基础上,加强对设计质量的把握,遵循建筑设计的相关原则,设计出舒适实用的建筑,满足人们的居住物质和心理需求。 建筑创意,必须考虑可持续发展,即未来的要求,这就是说, 如何尽可能地节省自然资源, 如何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如何通过高质量的建筑设计和建筑构造,以降低建筑设备的使用数量和减少整个工程的费用。
协同技术是充分发挥各学科技术特长, 创造和运用新技术,并与外部空间、建筑体量、建筑构件之间的全面协同,从而降低设备投资和运行费用。
每项建筑工程建设的成功凝聚着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建筑创作是建筑师付出的智慧和期望;建筑工程设计是建筑、结构、设备专业赋出的艰辛和力量;建筑工程建成是设计、施工、安装、管理付出的辛勤和汗水。 1、设计思考
在做设计之前,或者说无具象设计的状态下的时候,自己有没
有思考过建筑本身的意义是什么?自己对设计又有怎样的追求呢?也就是说如何树立自己的建筑价值取向。这步至关重要,很多人拿了设计题目后就埋头苦干,集中精力在“做”上面,却没有在“想”上深花功夫。这样的设计只能说是没有错误的设计,但深度上有所欠缺,所以先建立自己的建筑价值观,定位一个努力的方向是做设计前应该思考的,有个目标后,自身常常会陷入一种自问自答的状态,伴随着越来越丰富的履历与理论的影响,合理的设计思路越来越清晰。 2、建筑创意
建筑与每个人的生活联系紧密,但是,建筑需要创作才能满足人类的需要。正因为建筑创作如此重要,建立正确的建筑创作原则,使人类的建筑活动遵守正确的方向,不至于危害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健康的社会产生健康的建筑作品,觉悟的年代产生觉悟的建筑师。只有自觉探索正确的建筑创作原则,才能是人类建筑活动实现可持续发展。维特鲁威的“适用、坚固、美观” 则是西方古典建筑理论的代表,“适用、经济、美观”原则大体是现代建筑理论的代表,后现代基本上只是对现代建筑理论的解构,没有代表性的建筑理论。但是,历史上的这些创作原则都没有解决当今时代所面对的生态破坏的环境压力的能力。历史上所有的建筑创作原则由于缺乏明确的主体研究,以至于最后演变成后现代的极端个人主义风格,导致对环境的无限索取,引起生态失衡。几乎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建筑创作原则,分不清主次,建筑理论陷
入混乱、动荡的境地。建筑创作原则只有强化主体研究,分清创作服务主体的各种层次,才能融合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创作精华,正确处理建筑过程中人与社会、自然的关系,实现建筑的可持续发展,为人类的生存和繁衍服务。吸取西方重对立、中国重统一、传统重生态、现代重个性、儒家重社会、道家重自然各方面的优点,取长补短,才能解决当代的问题。
现将两栋金融大楼为例,将这两栋建筑工程的设计概况和建筑创作构思作以阐述。
2.1 某金融综合大楼,综合性大楼,属一类高层建筑,总建筑面积 3.9万平方米,主楼总高度 84 米,22层,裙房 4 层,局部 6 层,地下室 2层。 设计总体思路突破我国银行建筑传统的设计模式-封闭、厚重、森严、功能单一等,创造出一栋多功能型、开放型、与国际商业银行的模式接轨的建筑。建筑造型洒脱、开放, 结合不规则的用地现状,形体是由双曲面组合而成,主楼呈“向南围合的曲面”,裙房呈“向北围合的曲面 ”, 两者围合而成”聚宝”的内涵。 建筑平面和室内空间设计成多功能型和开放型,将营业、洽谈、办公、会议、接待、康乐、观光融为一体。 宽敞明亮的二层营业大厅统一在意大利大理石的浅黄色色调中,加上自动扶梯、喷泉、灯光的衬托,使空间显得非常大气、高雅和朴实。智能型的计算机网络中心,开敞式智能化办公空间及各配套用房合理地分布在各个楼层。顶层圆形观光层,电梯厅各层观光层,可将北侧公园风景尽收眼底,充分享受到大自然的温馨。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